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郭敬明大概是讓很多人看不太順眼的一個人,於是有他在的地方就有爭論,《演員請就位》上李誠儒懟郭敬明懟的特別狠,狠到我都忍不住替郭敬明尷尬。

郭俊辰和董力演完《悲傷逆流成河》的片段以後,李誠儒就問身邊的王迅,你聽清他們的臺詞了嗎?然後直接開麥說《悲傷逆流成河》是普通的情情愛愛,這種故事成了暢銷書,新的一代簡直無法好好成長!如坐針氈!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李誠儒是什麼人呢?資深演員,《東邊日出西邊雨》、《重案六組》、《清網行動》都是他參演的作品,是個十分老派但演技實力絕對夠格發表評論的演員。

郭敬明在節目裡也算是做出了“得體”回覆,表示《悲傷逆流成河》的小說和電影都是第一部認真討論校園暴力的作品,不是簡單的情情愛愛,可以不喜歡,但要允許它存在。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之後李誠儒在採訪中表示,不希望廉價的筆觸引發廣泛的共鳴。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好的,這句話李誠儒算是說到點兒上,直接戳到郭敬明痛點。沒給郭敬明還擊的空間。郭敬明說自己當年寫《悲傷逆流成河》是第一部關注校園暴力的小說,但事實上,隨便一搜我就搜到2006年有一篇痛斥校園暴力的長篇小說,叫《泣血青春祭》。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悲傷逆流成河》是2007年出版。

而且《悲傷逆流成河》雖然披著講述校園暴力的外殼,但內核仍然是矯揉造作的“廉價筆觸”。如果說我十四五歲的時候會被郭敬明的華麗詞藻騙,那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黑暗裡的芬芳,像溫柔的詩篇,在無人知曉的靜謐中,一字一句地融化。”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句子,特矯情。

《悲傷逆流成河》講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存在?少女意外懷孕得了病被校園暴力,當然存在,但在郭敬明的小說裡一切都是被放大的,好壞都被推向極致,戲劇化也誇張到不真實,甚至到最後大家一起去死。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戲劇化是郭敬明的本事,但他受到的詬病也大多來自於此。別的不說就說《演員請就位》郭敬明和沙溢合作的片子,郭敬明頭頭是道要表達真實,但爛香蕉旁邊兒擺著新鮮蛋糕,淌著湯的柿子用手抓著吃,丈夫在後面兒叭叭罵了半天妻子站廚房一動不動,這跟真實甚至連邊兒都沾不上。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也一個毛病,校園暴力的部分隔靴搔癢,倒是頂著校園霸凌的旗號講了一個狗血四角戀的故事,再配上青春偶像劇的柔光濾鏡。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為啥有高中學校旁邊兒就能有個河。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李誠儒直接批評《悲傷逆流成河》是情情愛愛確實欠考慮,但如果李誠儒把話說全,說《悲傷逆流成河》是打著校園暴力幌子的狗血愛情劇,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的。

郭敬明很聰明,他知道《悲傷逆流成河》的問題在哪裡,但他光挑好的說,說這個電影的立意有多偉大,談存在即合理。看起來像回應,其實根本是對自己的二次推銷。

回想郭敬明的幾次吵架,其實他都是這個邏輯——精準迅速的抓到對自己有利的點,然後放大。

郭敬明和魏坤琳的爭吵算是很出名的一戰,倆人在《最強大腦》舞臺上因為觀點不一爭論起來,因為郭敬明和魏坤琳之前也有多次意見不一,所以郭敬明表示,魏坤琳在類似的幾個項目中沒有按照同一標準打分。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魏坤琳幾次表示幾個項目不一樣所以打分不同,並試圖用高大上的術語解釋,但郭敬明並沒有理會他。於是最後一次爭吵時魏坤琳直接表示,我感覺自己像在和女人吵架,然後郭敬明馬上回擊說,你不要用這種帶有性別歧視意味的話來侮辱我。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其實在魏坤琳性別歧視之前,倆人的爭論算是正常,互相看不上的倆人一直在以不同的頻道對話而已,郭敬明不見得很佔理。雖然魏坤琳一直以來都有些自大,但郭敬明確實也沒有給魏坤琳足夠的尊重,魏坤琳說話的時候郭敬明甚至不看他。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性別歧視論”一拋出來,魏坤琳成了絕對過錯方,反而沒有人追究郭敬明之前也不夠尊重魏坤琳的事兒了。

《小時代》上映的時候郭敬明的回應也讓人有種拳打棉花的感覺,《小時代》評分不高,郭敬明表示很多人因為郭敬明和楊冪的名字打低分,為黑而黑沒意思,還表示中國電影需要理性環境。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但更多的人不喜歡《小時代》是因為沒有情節、PPT拍法、臺詞矯情、演員演技堪憂,這些硬性問題郭敬明選擇完全忽略。

同樣的毒舌電影之前撰文表示《爵跡2》是爛片的時候,郭敬明也發文反駁,用的也是一樣的路數。毒舌電影表示《爵跡2》特效雖然比第一部好了,但還是很爛,同時質疑了人物面部CG技術的合理性。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郭敬明反擊說,毒舌電影雖然刻意表明只針對預告片,不代表全片質量,但字裡行間都是對電影的通篇嘲諷,一直在抖機靈,甚至覺得在他們眼裡連《爵跡2》的存在都是錯誤的。但其實《爵跡2》進步了很多。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郭敬明真的太聰明瞭,那麼多大號說《爵跡》不好,為什麼專挑毒舌電影?因為這個號最刻薄,最“抖機靈”。

毒舌電影大概不想把針對預告片的評價做的太嚴肅,於是調侃了幾句,反倒讓郭敬明抓了把柄,那就是單純嘲諷,有失專業和客觀。

毒舌電影的文章其實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人物面部CG用的不合理,這也是之前我們質疑過的。如果說從這個大問題出發,郭敬明大約是不會反擊的。

郭敬明大概是全中國最會吵架的人

但說實話電影院不是給《爵跡》這種不成熟的電影試錯和成長的,所有的失敗和重來都請留在剪輯室。拍到第二部才改進了技術,觀眾做錯什麼了?

和郭敬明吵架大概是全天下最憋屈的事兒,你和他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但郭敬明永遠顧左右而言他,你以為你幾句話就能把他的問題講清楚,但他永遠等著抓你的破綻轉移吵架重點。並且郭敬明也特別會挑吵架對象,能跟他產生對話的,都是自身破綻極其明顯的,這樣一來郭敬明贏面就很大。

在吵架這一方面,郭敬明是一個很合格的名人,他太知道娛樂圈法則了——沒有人在乎對錯,但人們想聽你說點什麼。

郭敬明這個人,經常給我一種精明的感覺,但這種精明不討喜。當然了,郭敬明也不需要討喜,聰明的商人的身份足夠讓他在這個世界橫著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