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民族品牌深陷困境!中國民族品牌該如何突圍?走向世界

中國經濟越發展,人們對本民族的產品自信心也在明顯增強,中國人再也不再迷信國外的產品比中國的好。

關於這一點,應該是社會的進步,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偏執去詆譭國外的商品,畢竟人家曾經是我們的領路人,至今中國的商品也不是樣樣都好於外國商品。

又一民族品牌深陷困境!中國民族品牌該如何突圍?走向世界

也就是說,對國外的商品不卑不亢,對國內的商品不過度自信。當然,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帶著情緒和情感消費的,因為沒有這個非理性因素,我們就不可能有大規模的廣告代言人,各種網紅帶貨,就像最近翻車的知名網紅主播李佳琦,就是一個案例。

不管你怎麼帶情緒和情感消費,最好都不要輕易綁架別人消費的態度和品質。不知道是不是一種習慣,在我國還是比較普遍,不跟自己消費同一款商品或同一品牌,就會試著去詆譭對方,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一樣,偶像的粉絲互相攻擊的也不在少數,被刷到新聞頭條。

熱衷於消費國外的商品,被貼上崇洋媚外和不愛國的標籤,大有人在,就像現在很多人覺得買華為手機就是愛國,買蘋果手機就是漢奸。其實華為手機裡的零配件,絕大部分是日本人生產的,華為公司的頂尖研發人員,不少是國外工程師,就連發明5G的還是土耳其人,他在華為工作;而蘋果手機絕大部分的配件都是在國內生產,大多數的設計工藝是國外的,成套生產封裝幾乎佔到90%以上都是中國造。

又一民族品牌深陷困境!中國民族品牌該如何突圍?走向世界

在滾滾浪潮中,中國最大的浪潮就是改革開放,40年了,至今人們已經有一個共識就是堅持這條道路,才是我國騰飛的關鍵。這也是我國在最近幾年,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同時引進外資,因為這是不可阻擋的潮流,全球化貿易依然是主旋律,只是暫時遇到困難,但並沒有改變,世界各國已經是所有商品產業鏈上的一環,沒個環節都緊密聯繫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自己的民族企業當然要捧,但也要有度,過度了就變成了狹隘的民族主義,不利於走向世界。中國不少民族品牌企業,在近40年裡,騰飛了,但是中國化標籤,太嚴重,太中國特色,也阻礙了其走向國際化征程。導致他們舉步維艱,很難再度擴大規模,提升產品質量。

近些年,中國民族品牌企業倒閉,不在少數,像健力寶、大寶、金立手機、大白兔、富貴鳥等等,現在深陷困境的民族品牌也在不斷增加,像辣醬老乾媽遇到發展瓶頸,西方人吃辣醬的比較少,大部分都是國外的華人喜歡吃,銷量面臨內外交困的狀態。而今天,我們又增加了一個例子,就是金嗓子喉片,這個品牌可能對於很多靠嘴巴吃飯的人比較熟悉。

畢竟,想演員、歌唱家、演講家、播音員、主播等等職業的人,工作離不開嗓子,而工作時間長,是使用嗓子喉片的主力人群,他們使用的頻率比較高。普通人平時用的可能是嗓子太乾,清清嗓子,筆者也曾用過。

遺憾的是,這一家民族品牌企業,最近遇到了很大的麻煩,不知道能否挺過這一關?

今年9月,金嗓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6896.HK,下稱金嗓子控股)、廣西金嗓子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廣西金嗓子)實控人江佩珍的名字出現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上,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發佈了對她的限制消費令,限制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等行為。

又一民族品牌深陷困境!中國民族品牌該如何突圍?走向世界

江佩珍被“限高”的緣由是廣西金嗓子全資子公司廣西金嗓子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金嗓子食品)和上海星空華文國際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星空傳媒)的一宗官司。法院判決金嗓子食品支付拖欠星空傳媒的5100多萬廣告費,前者未執行,因此實控人江佩珍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經營正常的上市公司實控人進失信名單,令市場頗感意外,也讓公司的“健康狀況”受到檢視。要知道,金嗓子的市場絕大部分都是國內市場,幾乎很少走出國門,是100%民族企業,生產是自己人,消費也是自己人,一旦很多同行加入,就必須要花大量的廣告費用,維持品牌形象,如果有新品,廣告費用會大幅攀升,效果還不一定好。

這也許就是金嗓子欠了高達5100萬元廣告費的原因,支柱產品金嗓子喉片增長乏力,新開拓的飲料品類沒在飽和競爭中突出重圍,公司因新品推廣陷入多宗違約糾紛,“一招鮮”類型上市公司轉型困局由此揭開。

中國製造業企業,有不少像金嗓子、老乾媽等民族品牌,都會遭遇到人口紅利的消失,也就是市場天花板。沒有真正意義上走出國門,產品太具中國特色,沒有開發更多符合外國人的產品,只能依靠國內消費人群,勢必壓力越來越大。

又一民族品牌深陷困境!中國民族品牌該如何突圍?走向世界

像這類消費產品的民族品牌,到底是要走多元化路線,還是專一化路線,已經是很多企業必須面對的。商品多元化,市場接受度都要經受住很大的考驗,一方面傳統的支柱產品業績承壓,很難走出國門,形成持續增長的收入,勢必影響到新產品的開發和投入。傳統固有產品,再怎麼深度研發,也不能把辣椒醬、金嗓子生產成別的暢銷商品。在國內市場同類商品越來越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技術含量不高,僅有的配方,慢慢跟不上國內消費者口味的改變,也就意味著市場份額會被新同類商品侵蝕。而開發新商品,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在推廣成本方面,大幅攀升,難度極大,不僅國內消費者接受需要很久,走出國門幾乎就更艱難。

我國不少消費類民族品牌製造企業,從食品、飲料到化妝品等行業,都不得不面臨同樣的問題。我國人口增量越來越少,很難達到再度塑造新一款商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