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商行:堅持特色化經營 持續鞏固服務實體經濟優勢

多年來,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重慶農商行")始終堅守"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縣域經濟"的市場地位,緊緊圍繞"經營特色化、管理精細化、培育良好企業文化"的"三化"戰略,內強經營管理、外樹市場形象,資產規模突破1萬億元,成為全國首家萬億級農商行,各項主要業務指標業務實現穩健發展。

重慶農商行:堅持特色化經營 持續鞏固服務實體經濟優勢

發揮服務網絡優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作為重慶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機構,重慶農商行切實把握自身"網點數量第一、從業人員多、當地情況熟"等優勢,專注服務重慶、服務縣域,不斷加大縣域資源傾斜力度,切實鞏固好其縣域金融"主力軍"的優勢地位。

該行一直以來將縣域作為其"三農"服務的主陣地,積極發揮網點多、人員多的優勢,成功搭建了物理網點、電子渠道、農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務點"、流動銀行服務車、互聯網平臺等"五位一體"的服務網絡,有效構建了"鄉有網點、村有服務、家有手機銀行"的多層次、多渠道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據悉,目前,該行在縣域地區擁有5個分行、26個一級支行、91個二級支行及1340個分理處、2個社區支行、12家村鎮銀行,龐大的金融服務網絡,切實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有效推進了城鄉融合發展。

同時,該行以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脫貧攻堅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瞄準縣域新產業、新業態、新主體發展,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動力。

截至2019年6月30日,該行縣域金融業務貸款餘額1948.0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90.19億元,增幅10.82%。其中:縣域金融業務公司類貸款餘額889.64億元,佔該行公司類貸款餘額的32.68% ,較上年末增加126.68億元,增幅16.60%;縣域金融業務個人類貸款餘額1058.36億元,佔該行個人類貸款餘額的74.07%,較上年末增加63.51億元,增幅6.38%。縣域存款餘額4655.4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28.15億元,增幅10.13%。

服務+產品,竭力破解民營、小微融資難題

與服務"三農"、縣域經濟一樣,服務中小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也是重慶農商行踐行使命與擔當的具體體現。

據該行2019年中期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重慶農商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客戶共12.61萬戶,較年初增加3183戶。

如何切實服務好如此龐大的小微客戶群體,如何有效滿足各類小微客戶的差異化金融需求?

近年來,該行持續加大區域內中小微企業走訪、調研力度,切實找準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不斷探索金融服務的新的切入點和落腳點。針對小微企業的發展特點,該行持續加大特色化、差異化創新力度,打造專業團隊、豐富專屬產品;優化業務辦理流程,開闢專門綠色審批通道;構建銀政、銀擔、銀保、銀企合作等專有服務模式等等。截至2019年6月30日,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615.37億元,較年初增長9.15%,有力支持了全市小微企業成長壯大。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農商行針對科技型企業融資"痛點",創新推出了"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產品,有效地緩解了科技型民營及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該產品通過政府風險補償金增信,建立風險分擔機制,運用"知識產權""研發投入""科技人才""創新產品""創新企業"等五大指標,建立以知識信用價值為基礎、疊加商業信用價值的"X+1"授信體系。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該行科技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餘額8.54億元,當年累計投放7.43億元,投放額佔全市的56.28%。

此外,為了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重慶農商行還先後創新推出了小企業訂單貸、國內發票融資、稅易貸、科技型企業助保貸、增信貸和醫保貸等多款弱擔保產品,不斷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能力,傾力支持民營及小微企業發展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