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華鎣:讓“新兵”成為“干將”

四川新聞網廣安11月4日訊(楊斌 李家祥)“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聽完95後紀檢監察干部李春樂的案例剖析課,從事紀檢監察工作近20年的“老兵”張大全由衷地感嘆道。

近日,李春樂意外 “走紅”,她為全市紀檢監察干部講授的案例剖析課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李老師”。

而促使她主動走上講臺的,正是四川省華鎣市紀委大力推行的“師生變形記”。在“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市紀委主動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讓“新兵”上臺當講師,“老兵”下臺當學生。

在“師生變形記”中,該市紀委通過抱團式學習使“新兵”既有機會講,更讓其講的出彩。在1名紀委班子成員的組織統籌下,1名具有5年以上紀檢工作經驗的“老兵”和8至10名2年以下紀檢工作經驗的“新兵”自主組成一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集體備課、組員輪流講課、聽眾現場點評、成員共同總結四個步驟,使大家“人人都想學,個個有進步”。目前,全市116名紀檢監察干部已自主建立學習小組12支,32名“新兵”主動上臺授課。

為讓“新兵”上好課,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劉伯平雖然不再上臺授課,但作為第三學習小組負責人的他,卻比以前個人授課時更加繁忙,不僅要與“新兵”一起選課題,還要幫“新兵”指點方向、糾正思路、完善教案。“小李確定案例後,‘新兵’大多從客觀行為方面進行解讀,卻忽視了從主觀行為方面進行剖析。於是我在組織大家重溫《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學習問答》及《釋義》後,對違紀事實及主觀心態進行了一一剖析、相互印證,使‘新兵’進一步加深理解‘主客觀一致’原則……”

作為“新兵”中年齡最小的丁富強,原本性格比較內向,但通過“師生變形記”,自己成為了學習小組中的活躍分子。“由於我工作經驗不足,所以很多思路和方法還需要完善,但大家對我很寬容,現在,我不僅越來越敢發言了,很多紀檢工作中的疑難雜症也能獨立解決了!”對選取的每一個課題,學習小組的“新兵”都是先獨立完成,然後組內交流,解決疑難點,對存在爭議或疑惑的部分,組員們再次溝通交流,進行查漏補缺及鞏固提升。

在“師生變形記”下,越來越多的“新兵”患上了“老師癮”。除了主動要求在“紀檢夜校”、“週一早課”、“週五講堂”上開講外;課下,還積極參加研究生、司法或會計專業考試,在系統內形成了比學趕超的風氣。

“‘師生變形記’不僅充分激發了紀檢監察干部的學習自主性,使大家從‘要我學’迅速調整到‘我要學’。” 該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