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可以和莎士比亞比肩的作家,到底想要說啥?

《傲慢與偏見》|這個可以和莎士比亞比肩的作家,到底想要說啥?

成為簡·奧斯汀劇照

文 | 情感與透視

01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這段時間,英國文壇到底發生了什麼?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一經出版就引領了英國現實主義的文學高潮,並受世人廣泛追捧。

人們甚至評價簡·奧斯汀是一個“可以和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

她的迷弟很多,就連當時的攝政王喬治四世都痴迷她的作品。英國作家毛姆認為她是影響世界的十大作家之一,並這樣說道:“大多數小說家的狀態都有起落,而奧斯汀小姐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例外,她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可見奧斯汀在毛姆心中的地位。

作品的優秀只是她出色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從當時的英國文壇風氣說起。18世紀70年代到19世紀初,是英國文壇沉寂的40年,到處充斥著“傷感小說”和“哥特式小說”。

傷感小說不難理解,哥特式小說說白了就是恐怖小說,包含著恐怖、神秘、超自然、厄運、死亡、頹廢等元素。

當時的英國文壇到處被這樣的低質量的、毫無文學性的小說充斥著。

而奧斯汀破舊立新的現實主義文學小說一經出世,便一掃風行一時的假浪漫主義潮流。不得不說,筆者認為奧斯汀不僅有敢於跟現實叫板的勇氣,又有廣袤深邃的文學情懷。

《傲慢與偏見》|這個可以和莎士比亞比肩的作家,到底想要說啥?

電影《傲慢與偏見》劇照

02 《傲慢與偏見》的“前世”和簡·奧斯汀的“傷”

想要了解《傲慢與偏見》這部作品,就不能迴避奧斯汀的情感經歷。

1796年,21歲的奧斯汀遇到了一個年輕的律師——勒弗羅伊,情竇初開的奧斯汀很快就對這個聰明英俊的愛爾蘭青年一見鍾情。

奧斯汀的出身是一個牧師家庭,勒弗羅伊當時不止是個窮小子,而且還有五個兄弟姐妹。奧斯汀的父親不同意這樁婚事,希望她能嫁給一個擁有經濟實力的人家。

而勒弗羅伊的家庭也不同意他們在一起,並要求勒弗羅伊儘快返回愛爾蘭。從此兩個人便再也沒有相見。

當年奧斯汀在寫給姐姐的一封信中表達了對這段感情的傷心無奈:“終於,這一天還是到來了,我將於湯姆·勒弗羅伊告別。而當你收到這封信時,一切都已結束。一想到這裡,我就不禁流淚。”

後來,勒弗羅伊娶了一個大家閨秀,還成為了愛爾蘭最高人民法院首席法官。直到晚年,勒弗羅伊才向自己的侄子透露,曾與一位作家有一段“少年之戀”。

而奧斯汀在與初戀分手後,選擇了終身不嫁,將所有的情感傾注於文學創作。

《傲慢與偏見》|這個可以和莎士比亞比肩的作家,到底想要說啥?

電影《傲慢與偏見》劇照

03 《傲慢與偏見》的“今生”和簡·奧斯汀的“感”

基於這段感情經歷,奧斯汀在當年便寫成了她的第一部小說《最初的印象》,寫成之後她與出版社聯繫出版,可惜遭到拒絕。

一直到1813年,她對《最初的印象》進行修改,並換名為《傲慢與偏見》,歷經十多年的時間,這部英國文壇的扛鼎之作,才和世人見面。

可以說《傲慢與偏見》這部著作是建立在奧斯汀親身的感情經歷之上的,她筆下的人物雖然都是虛構的,但確都體現了奧斯汀的“婚戀觀”。

奧斯汀生活的時代,社會、經濟和政治的變化已經影響了各個階層,當時的鄉村貴族、地主青年在婚戀問題上也反映了文藝復興運動以後,資產階級關於人性和道德的思想觀。

書中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富有的單身男子肯定想娶一位太太,這是舉世公認的真理。

正是因為這條深入人心的真理,每當有這樣的男子搬到一個什麼地方,新鄰居們儘管對他熱情、內心的想法毫不瞭解,還是會把他當成自己某個女兒應得的一筆財產。

可見在當時的英國,人們追逐名利的心理已經深入人心,婚姻一旦到基於財產的基礎,那麼還有愛情嗎?當愛情以交換作為前提,這樣的婚姻還會幸福嗎?當人們的思想都達到趨炎附勢的程度時,道德和情操還會堅守嗎?

《傲慢與偏見》|這個可以和莎士比亞比肩的作家,到底想要說啥?

電影《傲慢與偏見》劇照

04 如果愛情只是想象,那麼婚姻便是虛無

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列舉了四段婚姻裡青年男女的情感糾葛,來闡述她的婚戀觀點。伊麗莎白和達西、簡和賓利、夏洛特和科林斯、莉迪亞和維克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後兩對兒,它更趨近現實,伊麗莎白和簡基本屬於美好的想象。

夏洛特的性格有點類似於今天的大齡愁嫁女青年,科林斯有點像處於虛職上的一個國企工作人員,吃不飽也餓不死的那種,但因為身份特殊,免不了有點自我優越感。

患有自我優越感症的人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滿嘴跑火車,而滿嘴跑火車的人又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虛偽。

科林斯就是這方面的鼻祖,見人就吹他認識上流社會的誰誰誰,關係如何鐵,至於生活上的細節讓他吹的更是淋漓盡致,用的東西是如何的考究,就差沒告訴你他上廁所用的是哪個牌子的手紙了。

夏洛特和科林斯婚姻的結果不難想象,一個愁嫁的大齡女青年,和一個虛偽的人在一起,結果就是夏洛特也變成了一個捧臭腳的高手。

莉迪亞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個大傻妞,水性楊花還夠不上,算是一個花痴吧,特別對當兵的情有獨鍾。嚮往詩和遠方,骨子裡卻又是沒教養、沒文化的那種。

維克姆是個十足的渣男,風流成性,多處欠下賭債,為了躲債不得不像過街老鼠一樣四處搬家。可奈何他有一副英俊的面孔,和巧舌如簧的泡妞口才。這樣的渣男天生就是花痴的殺手,他的劣跡在他三寸不爛之舌的詭辯下,竟都值得同情,倒打一耙反而是別人的不對。

到最後莉迪亞差點和他私奔,被人賣了還替他數錢,跟維克姆過著顛沛流離的拮据生活。

《傲慢與偏見》|這個可以和莎士比亞比肩的作家,到底想要說啥?

電影《傲慢與偏見》劇照

這兩段感情是奧斯汀抨擊的,首先她反對虛假的阿諛奉承,她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不能因為階級的不同就在人格上劃分三六九等。

其次她反對資產階級完全以經濟為基礎的婚姻,這種風氣一旦形成趨勢,人性也隨之變得扭曲。

奧斯汀對伊麗莎白和簡的婚姻是贊同的,因為她們的婚姻是以愛情為基礎的,而且她們嫁的人都是上流社會的貴族。這樣的婚姻結局也是很多人的嚮往:又有愛情又有錢。如果沒有那兩段反面結果的襯托,如此童話般的結果不免會落入俗套,畢竟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很大。

《傲慢與偏見》|這個可以和莎士比亞比肩的作家,到底想要說啥?

電影《傲慢與偏見》劇照

05 婚姻中不能平等,即使存在也終將走向毀滅

伊麗莎白和達西終於走到了一起,開始了彼此的幸福。達西的妹妹看到伊麗莎白在家裡和達西自由的打趣、調侃,完全不顧及丈夫尊貴的身份時,她這樣感慨:

一直以來,她對哥哥的敬重超過了哥哥對她的感情,但在她心中如神明一般的哥哥卻成了別人打趣額的對象,這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她現在終於明白了,妻子可以在丈夫面前無所顧忌,想怎樣就怎樣。正是因為這樣,家才有了煙火氣。

奧斯汀在書中通過伊麗莎白和達西的婚戀模式,向世人委婉的傳達了男女平等的原則,摒棄了男尊女卑的的觀點,並且認為高尚的情感才是人們正常的情感需要。

《傲慢與偏見》這部作品的語調很是幽默風趣,書中描寫了大量英國鄉村的家庭生活,人物個性刻畫的極其鮮明,很多章節都讓人會心一笑,文風雖然幽默,但我認為奧斯汀在揮筆的時候,心情定是低落的。

筆者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已經介紹了奧斯汀的個人情感,無論關於這本書中的嚮往還是抨擊,都是作者奧斯汀的泣血而歌。因為她本身就是等級觀念的受害者,這部作品既有她的影子,又有她的追求,更多的是她的想象。

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告訴我們:理想婚姻除了平等、尊重以外,還有自由和理解,她希望以此來幫助人們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從而找到自我、實現自我。

(全文完)

文 | 情感與透視

對本文有什麼看法,歡迎點贊、轉發、評論,如果喜歡,記得+關注。


作者簡介:我不是個畫家,但擷取美的片刻,是我的心願。我不是個作家,但記錄每一次感動,是我的習慣。專注情感領域,喜歡深度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