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老照片——童年留在了四合院门墩旁边


在北京老辈最开心的就是孙辈们绕膝嬉戏,在老人眼里隔辈亲绝对的重要无比。但很多老人当年教育儿女很严厉,如今当了爷爷奶奶面对孙辈,隔辈亲就容易变成溺爱了。

小小子儿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要媳妇干嘛?点灯说话,吹灯做伴…这是一首流传在北京的童谣,北京人好多从小就会唱。门墩又称门座,是用于各四合院的大门起支撑作用的。许多胡同的小孩都是在门墩旁一点儿一点儿地长大。这是居住在四合院的儿童在大门前玩耍的写照。

老北京胡同里最常见的一景就是爷爷、奶奶带着孙子或孙女哄着逗着

雪天带娃回娘家

北京人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过去上学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然后回家后自己做作业,没有家长辅导。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任务也越来越重,书包越来越沉,家长辅导孩子的时间越来越长

胡同的女孩过了十五六岁就不再和男孩子一起玩了,过去玩的游戏也不玩了,开始三三两两在一起说一些女孩子的悄悄话

在很多北京家庭中关系最好的就是母女关系了,有句话说:闺女是母亲的小棉袄。母亲对于孩子性格和人格的生成极其重要。母亲既是女儿最可靠的同盟者,又是女儿命运最为关键的制约者和决定者。

胡同里长大的小伙伴们在起,过去的孩子多是几家的孩子凑在一起玩,大家一起上学结伴而行。

过去一个四合院里并不杂,一个院住一家或两家,文化大革命以后,四合院变成了大杂院,人口急速增多,人多了孩子也多,玩的伙伴也多了。一般的一个院的爱和一个院的孩子玩。如果出去ー个受了欺负另一个还要帮战.因为是一个院的,这在北京叫发小。

自制儿童推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