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資質改革是好事還是壞事?

近年來,國家開始對建築資質進行改革。

有改革就會有變化,對於建築市場和建築企業來說,迎來了一場機遇和挑戰。

那麼,這會對建築企業帶來什麼影響呢?

◆◆資質改革對建築企業有什麼影響?

◆◆


我國積極促進非公有制的發展,市場經濟決定了建築市場中小型民營企業發展蓬勃、數量之多。

這些企業還沒在建築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發展還很不穩定。在優勝劣汰的市場中,更要面對種種政策的變化和改革。它們將會面臨什麼呢?

其實,國家為了解決建築行業發展不平衡,已經在走淡化企業資質的改革方向。

比如:

(1)取消了特級資質和一級資質標準中承包下限的限制;

(2)勞務分包資質全國試點,多地取消了勞務資質;

(3)深入推進建設工程企業資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修訂完善企業資質標準,科學設置考核指標,減少資質數量;

(4)大力推進工程總承包。

建築資質改革是好事還是壞事?

對於中小建築企業來說,一方面,總承包資質升級越來越難通過,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

另一方面,沒有業績,就沒有資質;沒有資質,就接不到工程,更談不上業績。



建築資質改革是好事還是壞事?



◆◆建築資質改革是好還是壞呢?

◆◆


總結資質改革的相關政策信息,我們就會發現:國家淡化專業資質的同時,也在側重強化總承包資質。

資質改革雖然淡化了資質,但不等於取消資質。

相反,資質改革相當於抬高了總承包資質的門檻,因為當總承包資質越來越難申報,就會造成物以稀為貴的局面。

建築資質改革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樣,總承包工程在招投標時,光憑資質這一點就能刷下去一大批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在沒有資質接項目的情況下,只能被迫擠出建築市場,屢屢受到衝擊,難以發展。

當然,對還沒有辦理資質即將進入建築行業的一些民營企業來說,淡化資質也意味著進入建築行業的門檻變低,也是企業的一個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