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破產:一場大病,回到解放前

中產和破產之間、小康和赤貧之間,只隔一場病。

月薪五萬,面對重疾,依然是個窮人

知乎博主自述:

2011年博士畢業,奔四的年紀,和妻子同時在一所二線城市上學,工作,兩家都屬於三線小城市的富裕家庭。

父母,國有企業雙職工,85年就是萬元戶。岳父岳母,在電力系統工作,岳父80年代武大畢業,總工程師,年薪在2000年前後10W,退二線後,在電廠做廠長。

說這麼多,是想證明“不窮”,但因兩邊老人陸續生病,差點被拖垮。

先是岳父被確診肝癌+膽囊癌+胰腺癌,“沒有任何徵兆,只覺得癌症距離我們好遙遠……沒想到竟發生在自己身邊。”

當時第一想到的就是“錢”。

岳父一上手術檯,立即拿出5W,1個月去觀察、化療1次,每次去醫院,至少拿1W,每個月生活營養費用5千。

壓力下的人生,痛苦並努力著。

中國式破產:一場大病,回到解放前

2012年,學校授課加上拼命做項目,年收入能到四五十萬;妻子挺著大肚子也出去講課、培訓,一年收入10W。

除了給岳父治病,我們還借錢買房,想法很明確,如果岳父病情惡化,需要大錢,房子可以立即賣掉。

然而2013年7月,岳父還是去世了。前前後後治病花了100W左右,大概只報銷了不到35萬。

原本的生活軌跡已亂,所謂的小康之家,也就這麼的破碎了……14年辭去高校工作,一邊做“在職博士後”,一邊擔任新公司執行總經理,心想終於可以慢慢回到正軌。

“但命運的可怕在於,它總在人最得意的時候,不經意給你開個玩笑。”

新公司報到的第2天,父親檢查出血癌,每天治療費用平均1W。只是,父親在醫院僅存活了35天......

我們不知道中國具體有多少窮人,但因病返貧、因貧致死的富裕家庭倒是不少。

其實,苦難的人生距離我們很近,有時候人生是真的苦,很多事情都始料未及。

一場大病,月入3萬的中產變成負債30萬的窮光蛋

經濟學家郎鹹平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場重大疾病往往能摧毀一箇中產家庭。

年紀越大,對這件事越感同身受。

一個許久不聯繫的高中同學突然在群裡發籌款信息,他得了白血病。

最初只是腿疼,他也沒有注意。

後來開始發燒,怎麼檢查都沒有結果,於是決定做骨穿刺,當時他還覺得誇張,可檢查結果出來,全家人都傻眼了。

他工作不錯,月薪算上獎金,差不多有近三萬。

本來打算奮鬥十年八年,然後在一線城市買個房子落腳,可這病一來,馬上耗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

甚至還要東湊西借幾十萬,才夠後面骨髓移植的費用。

人活在世上,最怕的不是沒錢,而是生一場大病。

因為對普通人來說,溫飽是容易解決的,但一旦遭遇一場重疾,拖垮的可能就是一整個家庭。

兒子患病,20年積蓄只剩0.26元

大龍是哈爾濱人,今年40歲。做了20年生意,幾乎沒有好好休息過。

大龍的前半生身體很好,沒吃過藥沒打過點滴,他沒想到,把自己撂倒的竟是他從未瞧得起的“小感冒”。

真是驗證了那句話:“前半生用命掙錢,後半生用錢買命。”

這次得病,不僅錢遭了罪,卡里現在只剩2毛6。

大龍的母親也跟著遭了不少罪,守護在兒子床頭40多天,每一分鐘都是煎熬。

在此期間,醫生甚至擔心到頭來人財兩空,人工肺的費用很高,使用第一天的價格就是10萬,之後每天2-3萬不等。

但做母親的她簽了五六張生死狀。“醫生做什麼我都支持,只要是對大龍好,我願意用我的生命去換我兒子的生命。”

大病,是一場金錢和命運的較量

有機構曾做過調查:若母親重病,你肯花多少錢?

調查共計400個樣本,84.13%的市民表示,他們願意“用盡資產”,來挽救母親。其中還有65.08%的人,不惜傾家蕩產、負債累累。

這是個明知終會“人財兩空”,卻還想做的選擇。

馬末都說過:“當你的親人得了絕症,你所做的選擇都是錯的。”

大病,像懸在家庭頭上的劍。劍落下,便是一場金錢與命運的較量。

中國式破產:一場大病,回到解放前

國家癌症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1810萬例,死亡病例960萬例,也就意味著,每分鐘7人就有一人被確診為癌症,4人因癌症死亡。

據衛生部數據,人一生患癌幾率,高達36%,而罹患重疾的幾率,為72%。

生活如同風浪中飄搖的小舟,我們耗盡全力,或許勉強落個安穩。只是,安穩是假象,人生多無常。

中產和無產之間、小康和赤貧之間,只隔一場病。在那之前,唯一能做的,除了多賺些錢,好好鍛鍊身體之外,還應該最需要做的就是未雨綢繆的為自己和家人準備一份保險,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沒有機會給我們僥倖。

病魔從不跟你有商有量,醫院也從不會你讓你討價還價,因為生命只有一次,家人也只有一世的緣分!

願風浪後的家庭,都有山重水複的柳暗花明。

願谷底中的生命,都有道盡途窮的絕處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