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存有四大隱憂,真的該緊張了

蔡英文存有四大隱憂,真的該緊張了

臺灣中時電子報刊文說,呂秀蓮以“法律及政治因素未能完成連署”為由,宣佈退選2020“大選”,這也讓期待呂能分掉蔡英文票源的藍營支持者為之惋惜。

然而從民調結構上來看,雖然呂這次連署作業獲得不少“獨派”力量支持,不過由於綠營空前團結、“蔡賴配”成形在望,以及呂長期扮演民進黨的烏鴉,因此並未獲得泛綠的支持。在“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中,呂的主要票源在於中間選民,泛藍支持者甚至還高於泛綠一些。從此來看,呂退選對藍營並非壞事。

不過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可能第5度參與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的消息,則值得藍營警惕。因為根據“美麗島電子報”、“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宋的支持率都有1成左右。而其支持者也以中間選民為主,但卻藍大於綠。一旦宋決定參選,韓營的選情將受到影響。如果以綠營的語境來說,就是在“抗韓保蔡”,幫助民進黨。

2016年“大選”,宋獲得到驚人的157萬票,近13個百分點的得票,雖然這可歸咎於國民黨內爭外鬥,但宋參選,在當時無疑就是讓選戰提前結束,確保蔡英文獲得臺灣地區領導人寶座。從這個角度來看,蔡當局完全執政3年多,讓臺灣走向社會分裂、動盪不安的責任,宋也有份。甚者,宋當年更出任蔡英文的“資政”與“APEC特使”。作為蔣經國傳人的宋,其心自然應是想做事,然而不問黨派是非挺蔡的宋,最後卻在綠營“仇中”的大旗下,被羞辱式地解任“資政”頭銜。

過去30年,宋都是臺灣政壇的風雲要角,如今臺灣又再一次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選擇下架民進黨,撥亂反正,還是成為“綠色威權”的幫手,就是宋省長在2020“大選”的唯二角色。

撇除呂、宋因素,蔡英文的支持率已然將走向下坡。首先,根據“美麗島”10月底的調查,蔡當局執政以來的10項重大政策面向,竟無一項的施政滿意度超過5成,甚至有8項滿意度不到3成。可見蔡的政策包袱相當嚴重。

其次,雖然蔡當局近來大肆宣揚政績,然而根據“臺灣指標民調”最新的調查,竟有高達72.1%的民眾不知道蔡選舉所提的政見。也就是說,蔡目前的民調領先主要建立在“形象”與“對手”身上,並沒有穩固基礎。一旦形象被扭轉,或是對手急起直追,蔡的民調就很可能陷入下滑。

第三,蔡英文的支持者投票率可能不如韓國瑜。因為蔡的優勢族群在20至39歲年輕世代,他們向來有低投票率的傾向,在上次選舉中低於總體投票率1成左右。因此蔡的青年優勢可能無法完全反映在選舉結果上。

最後,橫衝直撞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正在拖垮蔡的選情。隨著選舉接近,蘇的表現明顯有從“行政院長”轉換到選舉總幹事的味道,引發不少社會爭議。就“美麗島”10月底的調查,出現蘇上任後首度不滿意度大於滿意度的現象,連帶讓蔡的施政滿意度下降。更重要的是,蘇流失的族群主要來自青年族群、中間選民與民眾黨支持者。

總體而言,雖然蔡存有四大隱憂,不過目前韓民調只是止跌,尚未有明顯回升,如何在不到70天內追上,是韓營的重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