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昭通威信縣----取“聲威信譽”,“宣威立信於民”之意得名

雲南昭通威信縣----取“聲威信譽”,“宣威立信於民”之意得名

威信縣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位於雲、貴、川三省結合部,俗有“雞鳴三省”之稱,總面積近1400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縣城扎西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文明縣城和省級衛生縣城。

一、歷史沿革

1、南詔、大理時系芒部領域。元屬芒部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屬芒部府,次年由雲南布政司改隸四川布政司。嘉靖三年(1524年)置威信長官司;五年屬鎮雄軍民府。清屬鎮雄直隸州,置威信州判駐防。

2、民國初年置威信行政區,1913年置威信行政委員(駐舊城),直屬雲南省。1921年遷駐紮西。1931年改威信設治局,1936年改置縣。

3、1950年縣治遷今址,直隸昭通專區。1970年屬昭通地區,2001年屬昭通市。

二、地名來歷

清鎮雄州於威信置州判,治所先於衛靖司(今新街行政村),後遷至長官司(今舊城鎮),“威信一名始此”,即取“聲威信譽”,“宣威立信於民”之意而得名。

三、風景名勝

雲南昭通威信縣----取“聲威信譽”,“宣威立信於民”之意得名

1、扎西紅軍烈士陵園。始建於1984年,總佔地面積4.67公頃,共計投入建設資金220餘萬元,建園之初是縣級陵園,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之一。

雲南昭通威信縣----取“聲威信譽”,“宣威立信於民”之意得名

2、天台山溶洞。離扎西32公里,位於林鳳鄉老鷹巖上,被譽稱為“西南第一洞”。其特點是洞中有山,洞中有泉,洞中有林,洞中有天。洞內有石筍、石柱、石芽、石花造型各異,晶瑩透明。令人驚歎的是,洞內有一酷似偉人毛澤東的鐘乳石傲然屹立,四周圍有十大元帥立像,栩栩如生,神秘莫測,實為天下一絕。

雲南昭通威信縣----取“聲威信譽”,“宣威立信於民”之意得名

3、觀斗山石雕(群)。位於雲南威信縣高田新華村,距縣城約45公里。觀斗山廟宇始建於明代,在清代經過數次的維修、擴建至清末,民國初又遭損壞。於1934年至1937年,再次進行大規模的修建,歷經十四年復原了九座殿堂,佔地十餘畝。

雲南昭通威信縣----取“聲威信譽”,“宣威立信於民”之意得名

4、扎西會議紀念館。位於雲南威信縣扎西鎮北部,紀念館由扎西會議會址、陳列館、紅軍烈士紀念碑三個部分組成,為紀念在1935年2月中央紅軍長征集結於此並召開了著名的“扎西會議”而建。

雲南昭通威信縣----取“聲威信譽”,“宣威立信於民”之意得名

5、天星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昭通市威信縣最北部,離縣城扎西40公里,主要景點在天星、八字山兩個林區內,公園裡擁有活化石植物——樹蕨2000多株,同時又是名符其實的杉木王國,64個杉樹品種雲集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