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親戚沒什麼東西可交流,覺得陌生孤獨,怎麼解決親戚間陌生感?

有人天生就是社交高手,三教九流無所不及,五湖四海都成兄弟。有的人卻木訥遲鈍,半天找不到一個話題。如果我們在一個渴望已久的親人場景裡,卻發現因為自己不善交流,成了一個熟悉的陌生人,獨坐一旁冷冷清清,不知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和親戚沒什麼東西可交流,覺得陌生孤獨,怎麼解決親戚間陌生感?

案例故事:

老師。我覺得自己與人交往的能力有點問題。好不容易放假回家,最近幾天家裡親戚人來人往,不知道為什麼反而覺得很孤獨,沒有人可以去交流。好像和他們都隔著一層玻璃。

我要怎樣才能和親戚輕鬆自如的交流呢?

和親戚沒什麼東西可交流,覺得陌生孤獨,怎麼解決親戚間陌生感?

舵主導航:分析及建議。

我們非常理解你的人際交往困境和心情。

家裡過年過節,人來人往,非常熱鬧。但是自己彷彿不屬於這種世界、這個群體。像一個陌生的旁觀者。一切的幸福快樂都不屬於自己。自己就是孤獨的陌生人。

沒有人願意處在這種被排除在外尷尬情景裡。但是,又無能為力,不知道從何處著手,擺脫這種社交困境。很失落,也很疑惑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知道很多人都是盼著放假,盼著回家的。所以才會有春運的擁擠,大家盼著回家,和你是一樣的心情,希望回到熟悉的環境,回到熟悉的人的身邊,這讓人覺得安全又安心。特別是在外工作的年輕一代,春節代表著放鬆和親密,代表著團聚。

但這兩年,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春節確實代表著團聚,和親人的團聚很美好,卻不一定代表著輕鬆,比如過年回家天天都被安排相親的。同樣也是放假回家過年,同樣也是人來人往,但是也感覺不到被理解和親密,同樣覺得孤獨,甚至還會激烈的吵架。

所以好像並不是回家了就一定會不孤獨,一定會很開心。

那麼,人怎麼才會感覺到不孤獨呢?被理解,被支持。

只要你感覺到了被理解,被支持,在外面也可以很開心,很幸福。不被理解,不被支持,即使放假回了家,也一樣會覺得孤獨。

如果想在家也感覺到不孤獨,可以嘗試把你沒有被理解到的想法、感受,比如你的孤獨,或者學習、工作的壓力,或者在外人際關係的困擾,或者你的開心你的困惑都可以,找一個時間,和親戚或者同齡的朋友深聊。不僅僅只是禮貌性的社交性的問候,而是涉及你的想法、你的情感的更深入的聊天。

這樣的互動,才更有可能帶來不孤獨的,親密的感覺。

和親戚沒什麼東西可交流,覺得陌生孤獨,怎麼解決親戚間陌生感?

結論:

我是彼岸舵主。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其實就是心與心的聯繫。需要有共同的知識、信息、評價、觀點等等,只有彼此都知道的東西,才可能形成內心的交集。找到彼此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天南海北的胡吹海侃,這就是心靈的流動。

所以,良好的交流基礎,就是內心的認同與相似。

和親戚沒什麼東西可交流,覺得陌生孤獨,怎麼解決親戚間陌生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