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常派三姐妹,傳承母親藝術不遺餘力


豫劇大師常香玉先生和丈夫陳憲章共有兩男三女五個兒女,二人商定給五個孩子取名時三個姓陳,兩個姓常,於是有了長女常小玉,次女陳小香,三女常如玉,常小玉自幼跟隨母親學戲並拜師,陳小香早年跟隨母親學藝,後轉聲樂理論教學,常如玉因不願和母親學戲,早年出了國,後回國傳承常派藝術。

三人通過不同的方式傳承傳播著常派藝術,常小玉,1945年出生,常香玉大師去世後,年過花甲的常小玉,潛心研究整理常派唱腔和表演藝術,花了三年時間,精心籌備排演了常派劇目《花木蘭》、 《拷紅》、《五世請纓》、 《杜十娘》、《桃花庵》、《破洪州》中20多個經典唱段,推出了最新的常派DVD專輯,集中展現了常派藝術的精髓和神韻,了卻了她多年的心願,也給常派藝術保存一份珍貴的資料。

陳小香致力於研究常香玉大師創立的常派聲腔藝術研究的推廣,專門從事常派豫劇教學工作。 31年來,陳小香女士一直嘔心瀝血的教授常派聲腔藝術的特點和藝術風格,系統地傳授常派豫劇精髓,尤其是陳老師帶出的幾大弟子,比如宋淑瑞,連德志等人,都最大限度的還原了常香玉大師原聲。


常如玉因為受文革影響,不願學戲,和父母鬧矛盾出國18年,直到2002年才決定回國重新學習常派藝術,天道助勤,功夫不負有心人,儘管如玉同志已年逾“知天命”,但其音色依然那樣甜媚,扮相依然那樣俊美,有 些地方還真具大師當年的風韻和姿色。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她的吐字行腔,中規中矩,韻純味正,不溫不火,剛柔兼濟,是“真常腔”。

常氏三姐妹長年來在常派聲腔藝術中推行“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師範性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