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找對象靠梳頭,千百年傳承不斷


有個笑話“我國有56個民族,有55個少數民族喝了就以後能歌善舞,只有我們漢族愛吹牛”,雖然看了以後一笑置之,但是側面說明了我國少數民族與生俱來的浪漫情懷。而今天要講的這個地方就是靠梳頭選情人,千百年來未曾變過。

生活在瀾滄江和怒江附近山寨的阿佤族人,無論男女,在十六七歲後就可以談戀愛了,而他們談戀愛的方式讓很多第一次瞭解的人都津津樂道。

他們每年至少有兩次大規模的找情人的聚會,一般都是秋收以後和冬春交界,月光照亮了竹樓,佤族的青年叫上三五好友,換上乾淨的衣服,帶著給姑娘們的禮物,木琴、蘆笙、笛子等樂器,到姑娘們家裡去“串”。

這是佤族“梳頭情話”的開始,也是眾多佤族青年尋找人生伴侶的第一步。

佤族青年的“串”不限制人數。可以幾個小夥同時串幾個姑娘,也可以是一個小夥同時串幾個姑娘。

小夥子吹彈的樂器是一種信號,聽到樂器聲以後,姑娘要開門把他們迎進來,姑娘們的父母也會迴避,讓他們接觸

雙方交談的過程中,如果姑娘動心了,就會把竹凳搬到涼臺上,給小夥子梳頭,小夥子則在姑娘給梳頭的時候,唱情歌表達愛意,千百年來一直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