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甄士隱夢幻識通靈”是什麼意思呢?

尊風說


《紅樓夢》中“甄士隱夢幻識通靈”是什麼意思呢?

  《紅樓夢》的產生,或許經歷了嚴格的網篩,能保留至今,是作者的幸運,也是我們讀者的幸運。

  為了保證自己的心血不早早被斃,作者早就在第一回中講明:此回中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其實不但“此回”,更是此本,全都似是而非,在網嚴密的時代,作者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了。他不斷地強調,自己經歷的是夢幻泡影,是通靈的,所說的都是假的,因為是“假語村言”,“真事隱”去,所以第一回裡的“甄士隱夢幻識通靈”,就千萬不要看岔了,畢竟人家已瘋癲,你能如何?

  作者自黑,咱們肯定不能也不會真的相信,那他為什麼要在第一回裡,把甄士隱和日後的賈寶玉放在一起提呢?

  個人覺得,其實甄士隱就是賈寶玉,賈寶玉的未來,就是甄士隱。

  咱們看甄士隱,和賈寶玉實在是太像了——當然了,不是影子,要不然就是甄寶玉了。

  甄士隱住在姑蘇閶門十里街,仁清巷葫蘆廟旁,看看這個地名,勢利街人情巷糊塗廟,和寶玉生活的榮國府實在很像,賈母曾經說過,賈府所有的人,都是富貴心體面眼,天下到處都一樣。甄士隱名費,的確很廢,——寶玉雖聰明,但從來沒有把心思用在讀書上,在正統人士看來,可不就廢得很嗎?天下無能第一了。甄士隱的妻子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這是一對神眷侶。是不是和某人很像?

  甄士隱的生活過得很悠閒,不算太富貴,但也是本地望族,甄士隱生性恬淡,從來不把功名放在心上,每天只是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端得是神仙一流人品——咱們再看看賈寶玉的生活,除了在外的走親訪友,他在大觀園裡的日子,可不就是這樣的嗎?

  甄士隱也很善良,幫人也不講究回報,看看他對窮書生賈雨村的幫助,那叫一個慷慨。賈雨村落魄,甄士隱請酒請飯,知道他有雄心大志趕考,給五十兩銀子並冬衣兩套——據劉姥姥說,莊戶人家過一年,也不過二十兩銀子,甄士隱一出手,就是五十兩——重要的是,他根本沒想著回報,哪怕就是酒醒過後,他還琢磨著要把自己在京中的人脈拿出來給他用,雖然賈雨村早已走了。哪怕是多年後,他知道賈雨村沒救他女兒,也並沒有怪罪於他,他是真的心善。

  賈寶玉也是這麼一個爛好人,自己房裡的東西被人偷,為了丫頭的名聲的,他不計較,賈府出了賊,他也替人背鍋,還說是不能讓人家丟了好名聲,丫頭們有什麼事,都是求他,他都一力應承下來。

  甄士隱是個書呆子,不事生產,也不通俗務,葫蘆廟失了火,燒了他的產業,他變賣田產投奔岳父,岳父半賺半哄,他知道真相卻也無計可施,終於在聽到《好了歌》後,留下一份超強註解出了家。

  賈寶玉呢?大概也是差不多的了。他生長於衣食錦繡之家,生計這樣的東西,是從來不管的,他不認得銀錢數的多少,他也不管以後的生活,只要將來有妹妹在就可以,至於一飯一粥怎麼來的,他從來沒有管過。賈府最終敗落,百年公府轟然倒塌,而寶玉最終出了家,和甄士隱走的,其實是一條路。

  如此,作者寫的第一回,其實是賈寶玉的小傳。

  簡單說幾句吧,拋磚引玉了,期待朋友們的關注。


葉之秋


《紅樓夢》開篇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這句話有很深刻的含意。

《紅樓夢》既然以夢幻來述說故事,那麼就不必以實事去對照,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甄士隱諧音真事隱,賈雨村諧音假語存。開篇就說明本書雖然寫的是夢幻故事,但其隱藏的卻是真實的。如書中所寫:“更於書中間用‘夢,幻’......等字,卻是此書本旨,兼寓提醒閱者之意。”

其二,這句話高度的概括了全書的內函,介紹了通靈寶玉的來龍去脈。以及他在人間的坎坷遭遇,隱喻了作者懷才不遇,鞭笞了社會的不公平,同時也對自己的無所作為而自責。同時也表達對封建統治社會的強烈不滿情緒。

正如書中寫到的;“當此日,欲將己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母敎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篇述一集,以告天下。”這是寫本書的目的。

其三,通過介紹通靈寶玉,揭開了整場悲劇的序幕,把故事引向深入。

所以甄士隱夢幻識通靈,作為開篇笫一句話,就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正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用戶李森


 甄士隱是《紅樓夢》中一人物,姓甄,名費,諧音“廢”,字士隱。“甄士隱”取意為“真事隱”。書中有“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一句。正如賈雨村是“假語村言”一樣。甄士隱是和賈雨村相對照而寫的,作者在開卷第一段裡就明確表示他撰擬這兩個名字的寓意。寫甄士隱是為了寫一個經歷了骨肉分離、家遭火災、下半世坎坷而終於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他可能是作者自身的影子,同時也是提繫著全書主題的一個線索。

  作者把《紅樓夢》由盛至衰最後敗落這一主題,首先從甄士隱的經歷這個雛形故事中預演出來,甄士隱的徹悟也預示著小說的主人公——賈寶玉未來相類似的結局。但原書只到八十回為止,續書讓甄士隱在結束時出現應當是符合曹雪芹原來意圖的,所不同的是甄士隱和賈雨村那一席充滿了庸俗的富貴榮華的議論,只能看作是續書者思想的反映,歪曲了甄士隱在書中所起的作用。

  甄士隱是和賈雨村相對照而寫的,作者在開卷第一段裡就明白表示他撰擬這兩個名字的寓意:真事隱(將真事隱去)、假語村(假語村言)。作者是通過他們兩個人,先從外部介紹四大家族、榮寧二府,是鋪墊的作用,同時也暗示了故事悲慘的結局,給全書定下了一個基調,也埋下了伏筆。寫甄士隱是為了寫一個經歷了骨肉分離、家遭火災、下半世坎坷而終於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他可能是作者自身的影子,同時也是提繫著全書主題的一個線索。


古韻古香


甄士隱賈雨村是書傳述之人。

然與茫茫大士、空空道人、警幻仙子等俱是平空撰出,並非實有其人,不過藉以敘述盛衰,警醒痴迷。

起句劈空落筆,便為它小說所無。

曰將真事隱去,曰借通靈云云。可知此書非竟空中樓閣,不過隱去其真事耳豈當時或有忌諱也。如竟雲憑空結撰吾不信有如許真切,也況明明雲歷過一番耶。

真事隱去而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來故先敘此兩人。

讀此書能時時將夢幻二字提醒便不墮入魔障,一切有為相皆作如是觀也可。

吾謂甄家之由盛而衰即賈家由盛而衰也,即以此回為全部楔子也可。甄士隱向跛足道人說走吧,卻不回家,直伏119回寶玉之一走。

跛足道人"好了歌"及甄士隱註解是一部《紅樓夢》影子。

《紅樓夢》一書,全部最要關鍵是"真假"二字,讀者須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明此數意,則甄寶玉賈寶玉是一是二便心目瞭然。

不為作者冷齒,也知作者匠心。

(或問《紅摟夢》伊誰之作,曰我之作,何以言之,曰字字句句自我心中爬剔而出……)


大豐205065954


可巧這日拄了柺杖掙挫到街前散散心時,忽見那邊來了一個跛足道人,瘋癲落脫,麻屣鶉衣,口內念著幾句言詞,道是: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士隱聽了,便迎上來道:“你滿口說些什麼?只聽見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聽見‘好’‘了’二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我這歌兒,便名《好了歌》。”士隱本是有宿慧的,一聞此言,心中早已徹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將你這《好了歌》解注出來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隱乃說道: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轟轟,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那瘋跛道人聽了,拍掌笑道:“解得切,

從甄士隱悟透道人的好了歌,離家出走求道 ,成仙之道在人間還是最為推崇的,

而補天遺下的石頭卻動了凡心,寧願化成一塊寶玉也要人間走一遭,絳珠仙子的黛玉也要下凡,結果猶如一場夢般,這個作者的本意是要我們知道福在眼前,都要知道自己的天命,不管是做神仙還是做人,都要恪守本分,守規矩,不然就會被諷為蠢貨。豈不悲哉!


人皇宮逍遙宮主楊喜萍


《紅樓夢》中的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也就是給全書定了一個基調!這就像於一個大綱或者是書的目錄一樣,不是簡單羅列,而是用一種更隱晦或者捉迷藏般的方法,讓讀者自己去發現,去比對,去沉思,去冥想………回味

我們在看書的時候,看了第一回後,感覺不知所云,這和後面的故事幾乎沒什麼關聯之處,有多此一舉的感覺!

可是,當我們看完整部小說,會發現,整部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命運,都在這第一回中寫的清清楚楚!那種收尾呼應,切合心中疑惑,有說清楚人生,卻說不盡故事悲歡離愁!

尤其是寫寶玉,黛玉,薛寶釵的幾個詩詞,還有後面的十二釵判詞,讓人讀了有種提醒感覺,這些人物好像要出場了,這些人物的命運會是判詞中的那樣嗎?

我們懷著這個好奇心開始往下讀,越讀越覺得,命運不可思議,一種悲情的吸引力讓我們欲罷不能!

而且作者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劫數難逃,命運安排的清清楚楚了。

這部小說在開篇都被作者運用的爐火純青,登峰造極!


從A到X的溫柔信使


«紅樓夢»開篇就點出了小說的主旨。書中說,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

雖然兩個版本都能體現此主旨,但借"通靈"

說更好。這樣寫銜接自然,故事發展及人物的出場不突兀。

"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要放到一起去理解。即把真事隱去,借用假語村言來講述故事。這樣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文中提到空空道人思忖半晌,'將«石頭記»再翻閱一遍,因見上面雖有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工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逆妄稱,一味淫邀豔約,私定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幹赦時事世,方從頭到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這段話很耐人尋味。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不涉時世,且末莫對號入座。正可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甄事隱,字費,字事隱。這名字,除去將真事隱去,還有一層意思。«中庸.禮記»中說:"君子之道費而隱"。意為君子的道廣大而精微。君子的道,開始於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境界卻昭著於整個天地。因此就知到寫風塵俗世中男女的恩恩怨怨。

"夢幻"二字,是文章的主旨,所有的榮華富貴都是夢幻,終將煙消雲散。

識通靈,意為通靈寶玉是文章的主線。甄事隱住所旁有一座廟,這些安排都是作者有意而為之。甄事隱歷經三劫後出家,妻子首寡,寶玉後來參透紅塵出家,寶釵守寡。這何其相似。

綜上, 甄事隱夢幻識通靈在文中起到了概闊主旨,預示結局,提綱挈領的作用。





風雨小草


甄士隱,諧音“真事隱”,是《紅樓夢》鉅著之開篇第一回裡的一個人物,本是一個鄉宦,殷富。每日酌酒吟詩,稟性恬淡,卻不以功名為念。居住在葫蘆廟旁,後葫蘆廟和尚炸供,不小心燒了半個街面,甄家在隔壁,燒的片瓦不存。甄士隱無奈投靠岳丈,不得意,加之丟失愛女,憂患成疾。一日在街中看見一僧一道,大談因果,上前問訊,言“蠢物”為何?可否一見否,一面之緣識得寶玉。猛然驚醒,原來是一夢耳。


煌欲逐


這句話可不簡單啊。充分說明了作者口氣之大,才情之高。看來作者對全書必將留傳後世,抱有極大的信心泥。

咱們看,全書以神話開篇,夢裡出夢裡入,三繞兩繞,讀者不覺已分不清南北東西,而且不願夢醒時分泥。

作者寫作手法,真是高高手。他是怎麼有此如神之筆夢幻之筆能寫出如此開篇?不是通靈,又是什麼泥!


三月樂雨


關於《紅樓夢》寫作時間是在封建時代的清朝,作者把握人物描寫都有隱喻,開創了現實主義小說的新篇章,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作者開篇第一回寫到"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的"甄士隱",就是把真事掩住,真事情隱去,因而甄士隱這個人物就是作者虛構的角色,正如下句的"賈雨村"就是"假語稱"一樣,作者意為寫的是假的,甄士隱對賈雨村,"滿篇荒唐語"!

作者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為主線描畫賈、王、史、薛四大家族錯綜複雜的故事。關於賈寶玉和林黛玉:寶玉是青更峰的一塊石頭,是被女媧"煉石補天"的一塊散落在地的,而黛玉是一株絳珠仙草,被一僧一道攜著"投胎下凡",寶玉和黛玉的故事就此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