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橋13根鐵鏈一萬多個鐵環40噸,在三百年前的條件下,如何建造?

何昆峰


飛奪瀘定橋是紅軍長征時期非常重要的一次戰役,這次戰役也讓瀘定橋聲名鵲起,成為了著名的紅色旅遊景點。


瀘定橋也叫大渡橋,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統治時期,準噶爾部落首領噶爾丹在西部地區挑起叛亂,準噶爾的勢力曾經一度到達過西藏地區。


由於當時的交通條件有限,從四川入藏的道路非常難走,川藏兩地的普通百姓只能依靠著渡船運輸貨物。

康熙皇帝平定噶爾丹叛亂後,下定決定要修建一條能夠連通川藏兩地的橋樑。


在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下令在大渡河修建一條大橋,以改善川藏地區交通困難的問題。


康熙皇帝修橋的命令下達後,負責修建大橋的官員來到大渡河考察情況,當他們看到湍流不止的大渡河的時候,紛紛露出了為難的表情。因為大渡河的寬度超過兩百米,古代的建築水平有限,根本無法在大渡河上修建傳統的石拱橋。

然而康熙皇帝已經下了命令,官員們肯定也不敢怠慢,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大渡河上修建一條鐵索橋。在定下初步計劃後,修橋人員測量了大渡河的寬度,確定了使用13根鐵鏈作為橋體的主要結構。由於瀘定縣附近沒有鐵礦,修橋人員只能從附近盛產鐵礦的地區打造好鐵鏈,再將鐵鏈運送到大渡河邊。

在鐵鏈建造好之後,如何將鐵鏈固定在橋的兩邊又成為了一個難題。瀘定橋共使用十三根鐵鏈,每根鐵鏈的重量都不低於一噸。大渡河的寬度超過200米,用傳統的方法根本無法將鐵鏈送到河的對岸。修橋人員曾經想要用小船運送鐵鏈,但是在運送的過程中,大渡河的水流過於湍急,修橋人員嘗試了多次都以失敗告終。

在經過多次失敗後,修橋人員想到了索渡的方法。竹索的長度足夠長,韌性也比較好,能夠用小舟運送到對岸。修橋人員先將竹索固定到河兩岸,然後在竹索上面套上竹筒,將鐵鏈綁在竹筒上面。當對岸的人拉動竹索的時候,竹筒就能夠將鐵索帶到對岸。


在第一次嘗試成功後,修橋人員用這種方法將十三根鐵鏈全部傳送過去,瀘定橋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

在鐵鏈傳送到對岸後,修橋人員又用鐵水灌注了臥龍樁和地龍樁,瀘定橋的鐵鏈被穩穩地固定在地龍樁上。


在工程的最後,修橋人員在橋面上鋪設了木板,難度巨大的瀘定橋工程最終圓滿完工。因為大渡河又被稱為“沫水”,康熙皇帝為了紀念平定準噶爾叛亂,為這座橋賜名“瀘定橋”。<strong>(康熙皇帝誤讀為“瀘水”,皇帝金口玉言,大臣們只能將錯就錯)

瀘定橋的修建,對於增強川藏地區人民的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積極作用,在瀘定橋出現之前,川藏地區的物資交流只能依靠著渡船運送,瀘定橋修建之後,川藏兩地之間的經濟往來越來越多,兩地人民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多。


歷史總探長


瀘定橋全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橫貫兩岸,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像這樣一個鐵索橋並非近現代的產物,它修建於300多年的康熙年間,在當時可沒有什麼機械,基本全靠人力。那麼,300多年前的工匠們到底是如何在大渡河上修建的瀘定橋呢?

瀘定橋又稱大渡橋、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大渡河上。據史書記載,瀘定橋建於清康熙44年(1705年),康熙皇帝之所以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這偏遠的地方修建這個鐵索橋,並非是什麼民生建設,而是因為此處是進入西藏的要道,為了方便運兵,平定準噶爾之亂而修建。因此,在修建完成後,康熙皇帝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個大字,橫批為“一統河山”。

瀘定橋的13根鐵鏈,一萬多個鐵環,重達40多噸,在古代修建這樣一個鐵索橋簡直是難於上青天。在當地相傳,在修建鐵索橋的時候,用了很多方法,一直都無法將13根鐵鏈牽到對岸。於是乎,有一位自稱噶達的藏族大力士,兩腋各夾1根鐵鏈乘船渡江安裝,但當他運完13根鐵鏈後,他因為勞累過度而不幸死亡。



據史料記載,上面關於大力士渡江安裝鐵鏈的說法只是一個傳說而已。歷史的真相是300多年前,古代的工匠們在修建鐵索橋的時候,的確是遇到了13根鐵鏈牽鏈渡江的大難題。為此,能工巧匠們召開研討會,最後採用了索渡的原理,就是以粗竹索繫於兩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個短竹筒,再把鐵鏈系在竹筒上,然後從對岸拉動拴好在竹筒上的繩索,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連帶鐵鏈拉到了對岸。解決了這個大難題後,工匠們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將這座40多噸的鐵索橋給修建完成了,堪稱神速。



這座有300多歲高齡的鐵索橋,有太多的故事,它見證了很多歷史事件。1935年5月29日,紅軍長征途經這裡,當時瀘定橋已被敵人拆去了約八十餘米的橋板,為了搶渡大渡河。紅軍以22位勇士為先導的突擊隊,他們身掛衝鋒槍,背插馬刀,腰纏十來顆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索鏈向東橋頭猛撲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一舉消滅橋頭守衛,奪取了瀘定橋。飛奪瀘定橋打開了紅軍長征北上抗日的通道,對於我軍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大渡河上的瀘定橋從修建到現在已經使用了300多年,並且至今服務於當地的百姓,這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代的橋樑質量,不像現在的一些剛修建成的大橋風一吹就倒了,豆腐渣工程,簡直就是在開玩笑呀!


密探零零發


瀘定橋是大渡河上的一座鐵索橋,也叫大渡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一年後建成,即康熙四十五年四月(1706年)通行。這一年康熙52歲,它是連接漢、藏人民之間的紐帶。

瀘定橋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境內,現在這裡成了旅遊觀光景點,有興趣的親們可遊覽一番。

想必大家看過電影《飛奪瀘定橋》吧?紅軍戰士的英勇和大渡河驚濤駭浪的鏡頭讓人震撼。

這座鐵索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13根鐵鏈構成,上面鋪有木板。(如圖)



是不是很有氣派?瀘定橋共有13根鐵鏈,它的分配是這樣的:橋面有9根,兩邊扶手各兩根,扶手兩根由短鐵鏈連接。

從圖上可以看到,每根鐵鏈由近千個鐵環相扣組成,據有關人員統計,13根鐵鏈總共有12164個鐵環。鐵鏈總重量達21噸,平均每根鐵鏈重1.6噸。

假如現代建這樣的橋問題不大,在科學不發達的清朝是如何建造這座橋的呢?

首先在清朝漢藏接壤的地方屬於經濟落後地區,當時瀘定縣就沒有鐵匠和冶鐵的地方,建橋的人們只好到200裡外鐵礦藏量大的滎經縣(今雅安境內)鑄造鐵鎖。



等把鑄造好的鐵鏈運到建橋的地方後,如何把1.6噸一根的鐵鏈架起來成了問題。如果只是把鐵鏈牽到對岸我覺得不是問題,把鐵鏈一頭系在船尾不就拉過去了嗎?關鍵是要架起來還要繃緊。

據說用了許多方法都失敗了。有一天,來了一位自稱噶達的藏族大力士,只見他兩腋各夾1根鐵鏈乘船渡過西岸安裝,當他運完13根鐵鏈後,因過於勞累不幸死去。

當然這只是傳說。

實際情況是,建橋者先在兩岸挖好地錨坑,坑4米長,深數丈,橫、豎放鐵柱,鐵鏈的一端固定在鐵柱上,然後用鐵水澆鑄。

如何把鐵鏈另一端牽到對岸呢?

工匠們集思廣益,最終想出了利用“索渡的原理”(如圖)



說白了就是“溜索”的辦法。即以粗竹索繫於兩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個短竹筒,再把鐵鏈系在竹筒上,然後從對岸拉動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繩索,這樣鐵鏈就到了對岸,最後把鐵鏈端固定在地錨上。

13根鐵索架起來後,上面鋪木板,瀘定橋就此完工。(如圖)




秉燭讀春秋


瀘定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該橋始建於康熙四十四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鐵索橋”。

全橋一共由13根鐵鏈組成,每根重達1.6噸,加上橋兩頭的“地龍樁”等鐵件,一共有40多噸重!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建橋工人是如何把1.6噸重的鐵鏈拉到對面,並且把鐵鏈接直的呢?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瀘定橋的歷史。

關於瀘定橋的神話傳說

瀘定縣一直流傳說這麼一個神話故事:大渡河裡有一種會吃人的怪魚,這種怪魚長著鋒利的牙齒,只要是人或者動物掉到河裡就會被它們吃得乾乾淨淨。當初建瀘定橋就是為了鎮住這種怪魚,不讓它們危害百姓。

民間的傳說有趣,卻不可信。大渡河確實有一種奇怪的魚,當地人叫“石爬子”,可以吸附在石頭表面,靠河底的腐食為生。這種魚不會吃人,但如果有動物掉到河裡腐爛後就會成為它們的食物。

那麼瀘定橋建造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根據瀘定縣縣誌記載,清朝時期,藏族和漢族貿易頻繁,但由於大渡河的阻隔,導致交通非常不便利,於是康熙下旨要求建一座橫跨大渡河的橋樑。

瀘定橋建造的技術難題

如今我們走在瀘定橋上,看到碗口粗的鐵鏈會聯想到,古人在接鐵鏈的時候一定非常困難。確實如此,但瀘定橋建造的難點不僅是拉直這1.6噸的鐵鏈,最難的其實是兩邊的橋墩。

  • 我們先說鐵鏈

一條鐵鏈重太1.6噸,13條加起來有20噸重,當時確實難住了工匠們。他們先是嘗試用羊皮船拖著鐵鏈過河,結果失敗了。大渡河水非常急,根本沒辦法拖動這麼重的鐵鏈。

後來有人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採用“溜索”的方法,先橫著拉一條粗繩子,然後在繩子上套上十幾個竹筒,再把鐵鏈穿到竹筒裡,這樣拉動竹筒鐵鏈就過去了。

我們再說橋墩

俗話說“四兩撥千斤”,但這個前提是“撥”的人要有千斤。橋樑也是一樣,鐵鏈已經有20噸重了,兩邊的橋墩如果達不到這個重量,那整座橋就要跨了。

瀘定橋兩岸的地基比較特別,有一面是基岩,另一面則是鬆軟的沙土沉積物。如果把幾十噸的橋墩建在基岩上是沒問題的,但要建在鬆軟的那一面肯定會下陷。

建橋的工匠們面對這樣的難題,選擇了深挖建橋墩的辦法。他們向下挖出深井,直到地基穩固後,再在井底用生鐵澆鑄出縱橫的地龍樁,然後把鐵鏈纏繞在地龍樁上用鐵水澆鑄在一起。這樣鐵鏈和地底下的地龍樁就連成一體,保證了整座橋的安全和穩固。

結束語

瀘定橋建好後,為大渡河兩岸的人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運輸,也拉近了漢族與藏族之間的距離。現在我們的科技發達了,藉助機械可以建造出比瀘定橋規模更大的橋樑,但在三百年前的清朝,瀘定橋凝聚了匠人們的智慧和心血。


水煮汗青


在四川的大渡河上,存在著這麼一座聞名全國的橋,這座橋非常特殊,主體是由13根鐵索構建而成,鐵索中的鐵環重達40多噸、全橋長達100多米。

在那時而湍急時而平緩的大渡河上,這座橋堅守了200多年的時間,在這200多年的時間中,它一直橫亙在大渡河的河流兩岸,默默地為河流兩岸的川區、藏區人民提供了許多的出行便利。


這座橋就是改變了我們現如今歷史的瀘定橋。

建造瀘定橋的原因

在瀘定橋出現之前,人們只能依靠小小的木船往來於大渡河兩岸之間。

如果是平時河流平緩的時候還好,人們出行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如果河水暴漲的話,那麼是沒有什麼人敢乘坐那些小木船往來於湍急的大渡河兩岸的。

在這個時候,要是河流兩岸有人想要運送什麼保質期不長的貨物,那麼他們絕對會蒙受巨大的損失,畢竟等到水流平緩的時候,他們的貨物早就已經變質得不成樣子了。


在清朝康熙年間的時候,為了解決這大渡河兩岸的交通問題,瀘定橋就出現在了歷史之中。

當時在經過康熙皇帝的同意之後,四川當地的官府著手籌備起了造橋事宜。

造橋的方法

按照那個時候的造橋技術,人們是根本不可能在如此寬廣的大渡河間造一座磚石橋的,於是為了順利完成造橋任務,充滿著智慧的古人們就想出了用鐵索造橋的方法。

想法產生出來後,下一步就是造橋工程的開啟。

為了造這座橋,官府調集了40多噸的鐵料以及眾多匠人來到河流一側,就地鑄造起了製作鐵鎖的鐵環。

那時候,因為造橋事關重大、容不得出半點錯誤,所以在匠人們鑄造每一枚鐵環的時候,他們都必須在鐵環上留下自己的標記,這樣如果將來哪一天出了什麼差錯,也能找得到人負責。

在鐵索製造完成之後,造橋工程又進入了下一步。

在這下一步裡,人們需要把位於河流一端的鐵索拉到另一端,以此連接河流兩端。

但是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如果用船隻運輸的話,因為這些鐵索太過於沉重,那時候的小木船是根本沒有足夠的動力把這些鐵索拉到河流對岸的。

因此為了解決問題,古人們再度發揮了自己的智慧。

接下來,他們想到了一個方法。

在這個方法中,他們需要先準備一些粗大的繩索,將這些繩索的一端固定在河流的一端,繩索的另一端放在船上用船給運輸到河流的另一端,打算先用繩索連接好河流兩岸,再用這些繩索把沉重的鐵索拉到河流的另一端。


為了能在拉鐵索的時候固定好鐵索,他們又找來了一些非常粗壯的竹子掏空製作成竹筒,用這些竹筒穿在繩索上,然後再用鐵索固定在繩索和竹筒之間。

在做好這些準備之後,對面的人就可以用輪盤拉動另一端的繩索把鐵索拉到對岸了。

過大渡河並不只有瀘定橋途徑

在不瞭解實情的情況下,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過大渡河只能走瀘定橋,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果無法通過瀘定橋的話,那麼是可以選擇從一些合適的渡場坐船抵達河流對岸的。

在清朝中後期的時候,太平天國的將領石達開就是打算乘坐船隻帶領軍隊渡過大渡河的。

原本,走瀘定橋比較保險、省力一些,但是由於當時他們的軍隊和瀘定橋之間還隔著一條河流,所以他們放棄了瀘定橋路線,直接就在大渡河旁製造起了木船。


只不過在他們建造好船隻之後,大渡河恰巧河水暴漲、阻斷了他們的去路,因此他們才經歷到了被清軍圍剿的下場。

我軍的情況和石達開的情況有所不同,在我軍度過大渡河的時候,他們和瀘定橋之間並沒有河流的阻隔,直接就能前往瀘定橋方向、抵達對岸。

但是因為瀘定橋的對岸有著軍閥勢力的把守,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我軍就派遣了一支部隊提前坐船抵達河流對岸,讓他們和河流這邊的奪橋部隊互相呼應,在兩面夾擊下,這才奪下了瀘定橋、爭得了一絲生機。


孤客生


八十四年前,瀘定橋上爆發了一場載入史冊的戰役,紅四軍一晝夜奔襲二百四十華里到達瀘定橋西岸,二十三名突擊隊員飛奪瀘定橋成功。打破了蔣介石企圖讓紅軍做石達開第二的願望,瀘定橋從此名揚天下。

瀘定橋的簡單介紹

瀘定橋位於四川甘孜瀘定縣瀘橋鎮,始建於康熙四十四年,距今三百一十四年。瀘定橋全長一百零三米,寬三米,由十三根鐵鏈組成,其中兩側各有兩根,橋面有九根。每根鐵鏈平均由九百三十個鐵環相扣而成。

全橋鐵件總重40餘噸,其中鐵鏈重21噸,平均每根重1.6噸,鐵環共有12164個,平均每個鐵環重1.72千克。兩段橋臺上的一根橫向臥龍樁和七根縱向地龍樁總重20餘噸。瀘定橋是康熙為加強藏漢交流和運兵而建。

瀘定橋是懸掛式鐵索橋,橋身兩端是用於固定鐵樁的橋臺,鐵鏈就固定在橋臺落井的鐵樁上。大渡河地處偏遠山區,終年水流湍急,三百年前的人們是如何讓大渡河天塹變通途的?鐵索又是如何過河與固定的?

瀘定橋鐵鏈的運送

在瀘定橋修建之前,大渡河兩岸的人們只能通過木船或滑索渡河。瀘定橋修建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鐵鏈的鑄造、運輸和固定,當時官府徵集了附近大量的能工巧匠前來建言獻策,共同商討鐵橋的修建方案。

大家初步決定將鐵索的鑄造放在鐵礦石豐富的雅安滎經縣,待鐵鏈鑄造完成後,用羊皮筏子或木船運送到對岸,最後再在兩岸分別固定。鐵索的鑄造非常講究,採用更為安全可靠的箱模澆築鐵水的方法。

首先做好箱模,澆築好一環,然後將第一環置於沙模之中,使用模棍連通第一環,取出模棍,最後再澆鑄第二環,這樣不斷反覆,整條鐵鏈便可做好。這樣澆築出鐵環每個都是完整的個體,既安全又可靠。

而後人們按照預先制定的方案,採用木船運送等方式將鐵鏈送到對岸。但這樣想法很快被證明是行不通的,單條鐵鏈重達三千多斤,想靠木船來穿過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顯然是不可能的完成的事情。

又有人提出在鐵鏈上每隔一段捆綁一個空心竹筒或皮筏子,再由船工將數百米長的繩子送到對岸,繩子另一端系在鐵鏈之上,對岸人利用竹筒浮力將鐵鏈拉至對岸。但此方案很快被否定,原因洶湧的江面無法操作。

最後人們想到了滑索原理,即在水面上拉三根竹索,一根粗兩根細。其中粗的竹索上套有事先準備好的大竹筒,竹筒的間距不能太大,然後將鐵鏈捆綁在竹筒上,對岸用絞盤拉動細的牽引索將鐵鏈運到對岸。

最後再由起始岸邊從細竹索上溜過去一個人,將竹筒上捆綁鐵鏈的繩子割斷,此人完成後再被拉回去。如此反覆,即可完成鐵鏈的運送。竹筒的作用類似於現在的滑輪,粗索上塗有大量油脂,用來減小摩擦力。

粗索的承重一定要遠大於單根鐵鏈的重量,細索是一根用來溜人,一根用作牽引。牽引所的長度必須是粗索長度的兩倍,既能牽引過去,又能拉回來。兩岸都設有絞盤以增加拉力,這種方法與現在的索道一樣,只不過是機械力取代了人力。

瀘定橋鐵鏈的固定

十三根鐵鏈成功送到對岸後,接下來就是如何固定了。瀘定橋兩岸修有高度不一的石質橋頭,外形類似於碉堡。然後在兩端橋頭之內挖深井,井底有生鐵澆鑄的橫向臥龍樁一根,縱向地龍樁七根,用以固定鐵鏈。

首先將西岸的鐵索的一端固定與橋頭深井的臥龍樁上,另一端纏繞在東岸兩個直徑約為五米的大木椽上。木椽上挖了許多交叉的空洞,將木棍插入洞中用力扳,木椽跟著滾動使鐵鏈慢慢拉緊。

一段拉緊後,就用插銷插在重疊的鐵環中,鐵銷插不進時,就改用鐵條插入隙縫,直到拉緊為止。每條鐵鏈的固定大約需要八十個勞工,最後將鐵索錨套在橋臺落井中的地龍樁上。固定工作就算完成。

瀘定橋的維護與維修

據史料記載,瀘定橋鐵鏈曾斷裂過數次,一次發生在道光年間,“鐵索九條忽斷,溺斃多人。”清朝對瀘定橋的維護規定是,三或五年必須要大修一次,而每年要進行維護一次。大修時要將鐵鏈拆卸到東岸,對有裂縫損傷的鐵環進行更換。

鐵環的鑄造直接關係到瀘定橋的維護頻次及安全,當時鐵環鑄造的技術總負責是來自陝西漢中的馬之常師傅,監工則是化林營參將杜汝昆。當時對鐵環的監製非常嚴格,每環必須打上鐵工記號,以備追究事後責任。

這些鐵環均是由生鐵鑄造而成,極易氧化生鏽。因此對瀘定橋的維修,歷來按古訓採取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辦法。鐵環的檢查是由最有經驗的老鐵工用小錘敲打,發現有問題作記號後,由專人更換。目前原裝的鐵環已全部更換完畢。

瀘定橋橫跨在大渡河上已經三百多年的歷史,雖然有過無數次的修補,但還是能在天塹上屹立不倒。我們不得不讚嘆和欽佩古代勞動人民擁有的非凡智慧。


野史也是史


瀘定橋,又名鐵鎖橋,現位於四川省瀘定縣的大渡河上面。它於清康熙四十六年(1706年)建成,全長有103米,寬有3米,13根鐵鏈固定,共12164個鐵環,重有40餘噸。它是古代橋樑建築傑出的作品,也是我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瀘定橋十分的險峻。150多年前,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在這裡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畫面,石達開帶領3萬將士在這裡浴血奮戰,苦苦支撐了一月有餘卻始終沒能渡河,最後遭遇清軍的殘殺,全軍覆沒。當年紅軍在長征途中被困,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天上有飛機轟炸,因此不得不強渡大渡河,這便是著名的飛奪瀘定橋戰役。

大渡河上的這座鐵索瀘定橋修建於康熙晚年。距今已有300餘年。全部採用鐵鏈加鐵鎖環環相扣而成。在當時便是中國最大的鐵索橋。因此瀘定橋修成之日。康熙皇帝曾親筆題寫瀘定橋三個字,可見瀘定橋在當時的地位和影響。當時負責修建這座鐵索橋的四川提督嶽升龍。

當時康熙皇帝剛剛平定了西南的叛亂。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康熙皇帝深深的感覺到了蜀中地區交通不便。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落後,因此便萌生了修建一座橋樑,打通當地的地理隔閡,連接兩岸的百姓。促進當地與其他地區文化經濟的交流。四川提督嶽升龍便召集能工巧匠,根據康熙皇帝的旨意修建了這座鐵索橋。

當時為了將鐵鎖一環一環相扣。並且飛架兩岸。當時的工匠們採用繩索先連接兩岸,然後在繩索上套上許多短的竹筒。將做好的鐵環一節一節的穿進竹筒之中,循循前進。直至將整個鐵鏈連接到對岸。然後在對岸修建了一座橋墩,將鐵鏈穿過橋墩之後,用驢推磨的原理方式拉緊鐵索,一環一環扣緊。直到整個鐵鏈中部下垂的弧度滿足鋪設橋板和通行的要求。

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每個工匠都將自己的名字刻在每一個鐵環上。這便促使每一個工匠在製作和安裝鐵環是不敢有絲毫的差錯。否則等待他的便是性命之憂和牢獄之災。就這樣13根鐵鏈才一一固定在了險峻的大渡河兩岸。然後便是在鐵鏈之間鋪設橫鏈。因此這才構成了一座鐵索橋。在這樣嚴格的監督下,這座鐵橋用了300多年依舊嶄新如初。




原諒帽世界地區總裁


瀘定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於康熙45年,當年康熙皇帝為了促進漢藏交流,進而促進國家統一穩定而下令修建此橋。

瀘定橋橋長103米,寬3米,由13根鐵鏈固定而成,其中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這13根鐵鏈共由12164個鐵環相扣而成,總重量達到21噸,而算上瀘定橋其餘鐵件,那麼該橋總重可達40餘噸,所以今天的我們很難想象如此如此粗重的鐵索(平均一根鐵鏈重1.6噸)在當年是如何被架設起來的。

可能很多人覺得用渡船將鐵索拉到對岸不就解決了嗎?然而事情真的有那麼簡單嗎?古人其實也不傻,當年鐵索被運到河邊後,就曾嘗試過用渡船將鐵索的一端牽引到河對岸,但先後嘗試了幾次都不成功,因為鐵索太重了,渡船幾次還沒到達對岸就被掀翻了,所以這種辦法行不通。

後來有一位僧人提出了利用“索渡”原理將鐵索送到對岸,於是人們便想出了一下辦法:

首先是用一根粗繩連接兩岸,其次再將帶有長繩的短竹筒套在粗繩上,然後將鐵索依次送入短竹筒內並,以上工作做完後,那麼河對面的人便開始拉動長繩使鐵索沿著粗繩滑到對岸。

雖然鐵索被拉到了對岸,但如何將鐵索拉緊固定住成了下一個要解決的難題,用以固定住鐵索的工具是2個直徑5-6米的木輥,這兩個木輥表面上有很多孔,人們就把木棒插入這些孔中然後轉動木輥,當人們將鐵索的這一端繞在木輥上幾圈後便可以開始扳動木棒使木輥滾動了。


隨著木輥的滾動,鐵索就一點一點被拉緊了,雖然看似簡單,但這個工作是需要消耗很大勞動力的,而且具體過程也並非我所說的這麼簡單,這裡我也只講個大概。

當鐵索被拉緊後便可以將其固定住,然後就可以鋪設橋面了。

不得不說,古代雖然沒有如今那麼發達的技術和設備,但古人卻是充滿智慧的。

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當年的一篇課文《飛奪瀘定橋》和毛主席的七律詩裡的“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兩句詩而認識瀘定橋的吧,不管是課文還是詩句說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1935年5月29日,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勇奪瀘定橋的光輝事蹟,當年主攻瀘定橋的是紅一方面軍紅四團2連的包括連長在內的22名戰士。


鹹魚閒聊


瀘定橋是清朝康熙時期建造的,橫跨大渡河的一條懸掛式鐵鎖橋,長103米,共用鐵40噸,建造雖有它的獨特之處,但不要奇怪這麼重的鐵橋是怎麼修建的,因為1000年前的唐朝,我們的祖先已修建了體量更大的,橫跨黃河的蒲津橋,也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黃河鐵牛,僅一隻鐵牛就超過了40噸,整座橋共用鐵800噸,所以瀘定橋對比蒲津橋,是小巫見大巫了,而且瀘定橋的修建只用1年時間就完成,在當時來說,沒有技術難題,完工很快。

瀘定橋,1705年建造,為我國曆史古橋。

自古以來,藏區跟我們經濟交流,以前是由四川上陝西,繞甘肅再進藏,這個路途遙遠,後來開發了從四川雅安直取藏區的路線,走這條捷徑必須過流水湍急的大渡河,當年過大渡河的渡口就設在瀘定縣,可是大渡河經常氾濫,商旅們渡江緩慢,還不能攜帶大件,經常造成翻船事故,如遇到雨水天,只能用溜索,嚴重阻礙了茶馬古道貿易活動。

瀘定橋為康熙御筆所題。

特別是公元1700年,發生了一起軍事暴亂,促使了清廷改變交通要道的決心,這年在大渡河西岸駐守打箭爐的地方武裝,依託險要地勢,劫掠過往商客貨物,公然與清廷對抗,四川提督唐希順馬上率軍平叛,暴亂雖然平息了,為了以防外一,清廷在打箭爐增兵3000人,這麼多人的兵械、糧餉運輸就造成了很大困難,當時的四川巡撫能泰在考察了大渡河沿岸情況後,於1704年請奏康熙皇帝“仿鐵索橋規制建橋,以便行旅”,這個計劃很快得到康熙批准,1705年9月動工,1706年5月竣工,康熙很高興,親自題名“瀘定橋”。

圖為瀘定橋定樁結構。

瀘定橋共13根鐵索,9根是底鏈,4根是扶手,上面鋪木板,橋兩端有巨石修的基臺,鐵索的地龍樁就埋在基臺下,地龍樁造的比較考究,由鐵栓、臥龍樁、羅鍋絆組成,再埋入落井下,巧妙的利用基臺的自重來分擔鐵索的巨大壓力,基臺上修有橋亭,保護鐵鏈不受雨水侵蝕,當年的瀘定不產鐵,交通極為不便,可以想像鐵鏈運來的艱難,安裝的步驟是,先裝好一邊的地樁,再用巨繩溜索把鐵鏈一根根繃在河上,用鐵釺楔於樁內。

圖為瀘定橋康熙御製瀘定橋碑記。

此後瀘定橋成了川藏交通要衢,並設有軍事驛站,乾隆時準噶爾侵入藏區,清軍兵分兩路,一路青海、一路過瀘定橋驅除了噶爾丹,此後的抵抗廓爾喀、大小金川等軍事行動,瀘定橋都發揮了重大作用;兩邊的商業貿易更是達到空前,雍正就在瀘定橋專門設置巡檢一職,因為這座橋形成了一座新興的城市,到了1913年正式取名“瀘定縣”,革命時期我軍也在此上演了可歌可泣的“飛奪瀘定橋”。


圖文繪歷史


對瀘定橋的認識,最早來自毛主席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篇《長征》,大渡橋橫鐵索寒,至於連接兩岸的鐵鎖鏈是怎麼拉上的還真沒想過。


今天看到題主的問題,想了想,突然想到一種小動物——蜘蛛。十幾年前看過一本科普讀物,少兒版的,其中有一篇介紹蜘蛛結網的方法。

大家也都見過,蜘蛛可以在相隔一段距離的樹或房屋之間結網,那麼,第一根蛛絲是如何拉上的呢?書中描述,蜘蛛先吐出一段蛛絲並固定在一邊的樹或房屋上,然後一邊吐絲一邊順著蛛絲下降。達到地面以後,將尾部翹起,並一邊吐絲一邊向對面的樹或房屋爬行,到樹下或牆角再沿著樹或牆向上爬。到適當位置後將蛛絲拉緊固定,第一根蛛絲就拉好啦。


當時讀完,實在驚歎這種小動物的生存能力。今天轉述於此,就想修建瀘定橋的地方雖然兩岸山石陡峭,中間水流湍急,困難確實不小。但在兩岸拉上鐵鎖鏈,對當時的能工巧匠而言,其難度不會比蜘蛛在兩樹之間拉第一根蛛絲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