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珞珈山上的“十八棟”

武漢大學珞珈山上的“十八棟”

武漢大寫

曾經來過武漢大學的胡適先生有句名言:“大學不是大房子,而是大師。”

有大師級的教師的確是大學的財富,但這些大師也不能不住房子,還不能住普通的房子。所以說,一座名牌大學既要有大師,也要有與之相配備的不同尋常的房子。

十八棟就是這種不同尋常的房子。它是武漢大學大師雲集的地方,是珞珈山上智慧的淵藪。

很多人不知道美麗的武漢大學有一個十八棟——它被滿山的綠樹掩蔽著,也被歷史的煙雲湮沒了。

但它與那麼多的學術大師、歷史名人休慼相連,積澱了那麼多有關中國現代史、高等教育史、學術史息息相關的歷史信息,註定要成為後人永遠探尋、追憶的勝地。

一個鳥語花香的春日,我們跟隨十八棟曾經的居住者——著名電化學家查全性院士、資深記者皮公亮先生來到這裡,踏訪已經沉寂、破敗多年的十八棟,回眸它數十年前雲蒸霞蔚的歷史,崇敬之感油然而生。

武漢大學珞珈山上的“十八棟”

武漢大學醫學部

“教授中的教授”——戶主尋蹤

武漢大學建設之初,並不是“先生產,後生活”式的不注重教師的住宅建設,沒有梧桐枝,引不來金鳳凰。師道尊嚴,學校之首要,哪能不精心經營。

上世紀30年代初,矗立在珞珈山南坡的三排西式小洋樓十分打眼——因為那時山上光禿無樹,現仍倒在石階邊的一通光緒年間“皇清誥封宜人故繼妣王母蔡太君之墓”碑可作佐證,當時的“羅家山”是一座墳山。

墳山的好風水輪流轉給了大學的教授樓。它背山臨湖、錯落有序,數字恰好合了個吉利數,人們開始稱它為“十八棟”,也希望它如十八青春般煥發。

於是,一大批名師鴻儒在此入住,他們的事業與新栽的小樹一起生長,既給年輕的武大帶來了莫大的聲望,也為珞珈山滋生了葳蕤的人文綠蔭。

“這第一間就是我家。”在環山南路的拐彎處,八十一歲的皮公亮先生像唐代詩人賀之章筆下“少小離家老大回”中的長者,眼裡充滿激情。

“王星拱是第一任教務長,他升任校長後搬到第18棟,我父親皮宗石接任他,就從第16棟搬過來了。”皮老就這樣講開了十八棟的故事。山上的別墅群,最初總共有8個單棟和十個雙棟,也就是說可住28戶人家;加之後來增建的三單一雙四棟房子,加起來就是30多戶。這是“教授中的教授”所住的,也就是說,只有校長、教務長、文法理工農醫各院的院長及部分系主任,才能住進來。甚至外界傳言的蘇雪林、吳宓等名家,當時還沒有入住十八棟。

同在珞珈山別墅群18棟長大的查全性院士跟皮老一起憑記憶向我們一一介紹了這些樓棟及它們的主人,為歷史存真。

從西向東、從下至上羅列,老十八棟的第4棟住過範壽康、陶因、劉乃誠、鍾心煊等人,第5棟住過郭霖和蔣思道,第六棟住過繆恩釗、高翰,第7棟住過陶延橋、李儒勉,第8棟住過王星拱、皮宗石、劉正經,第9棟住過查謙、餘熾昌、吳維清和席魯思,第10棟人氣最旺,先後住過湯佩松、方重、陳鼎銘、吳於廑以及劉炳麟和查謙,第11棟住過周鯁生、劉秉麟,第12棟住過徐天閔、張有桐、方壯猷,第12棟住過葉雅各,第14棟住過邵逸周,後改為招待所,第16棟住過皮宗石、葛楊煥,第17棟住過楊端六、陳華葵周如松夫婦和外籍老師,第18棟則分別住過三任校長王世傑、王星拱和周鯁生,第19棟和第20棟有湯藻真、黃叔寅、劉永濟、高尚蔭等人先後住過,具體分佈就很難記清了。在第20棟和第21棟之間,原來還有一棟,抗戰中毀了,第21棟則住過許崇嶽。

西邊後蓋起的四棟,第1棟住過楊端六袁昌英夫婦,第2棟住過朱祖晦、劉乃誠、陳源(陳西瀅)凌叔華夫婦和劉永濟,第3棟住過查謙和桂質廷(桂希恩之父),第15棟住過高尚蔭。

這兩位年過八旬的當事人回憶的史實,可算是最具權威的第一手資料了。

十八棟的黃金時代

或許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十八棟,也真不覺得它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但在上世紀30年代,它的環境之雅、門檻之高是有名的,是當時“中國最美麗的大學”的一部分。郭沫若曾譽稱其為“蜂窩水渦”、“物外桃源”,“太平時分在這裡讀書,尤其教書的人,是有福了。”並表示抗戰勝利後要來這裡任教。

據說,受文學院長劉永濟之邀,著名歷史學家吳宓於1946年到達珞珈。“夫宓在武大,既不能與一區仙山樓閣(指18棟,筆者注)之貴家世臣,同處共樂(見《吳宓日記》)”,就因為不能入住十八棟,這位吳大教授怏怏不欲久留,辭別而去了北大。

很多人垂青這片人間樂土,據蘇雪林回憶,當時教學區在老齋舍一帶,從珞珈山南麓到老齋舍,以正常步速計算,至少需30分鐘,且一路翻山越嶺。為了讓住在18棟的名教授們輕鬆上課,學校專門開通了定時往返的交通車。這在當時實屬豪華。須知,解放初期全武漢市總共只有150輛汽車。在上世紀30年代學校有此壯舉,令人震驚!

十八棟的含義,不僅僅是指那風光旖旎依山傍水的小洋樓,可能更重要的是那裡面居住著代表了武漢大學文化、學術和氣質的教授們。能夠住在這裡不光是舒適、氣派,更重要的是名份。這就是為什麼高尚蔭教授第二次回國時要求仍住十八棟的原因所在。

處在海拔110多米的十八棟,因地處珞珈山南麓,避免了冬季呼嘯南下的北風,而太陽由東南升起,由西南降落,剛好一整天跟這排別墅打了個照面。所以,一年的很長時間,這裡總是一派靜謐祥和。

教授們的月薪在400塊光洋左右,相當於普通員工的幾倍,堪稱白領貴族。所以他們就在山頂上開創了一種尋常人難以想象的優雅生活。

武漢大學珞珈山上的“十八棟”

武大美女

皮公亮說,當時小洋樓基本格局相同,真假四層。一樓為廚房、雜物房和廚師房,二樓三間為書房、餐廳、 客廳,三樓為三間臥室,四樓堆放雜物。電話、冰櫃等一應俱全。廚房的爐灶燒白煤,爐膛有盤狀水管,可以為三樓洗浴間提供熱水,這在當時中國是為數不多的。皮公亮記得每家都請有兩個傭人,若設家宴還要打電話到糧道街的魁星樓酒店請廚師,由他們挑擔把菜餚原料送來。至於西式茶點,有漢口合昌西點鋪的夥計每天按時推著自行車來送貨。偶然有汽笛響起,那是定時上下的班車和校長乘坐的福特牌轎車,有個司機姓林,小伢們都面熟。

查全性說,那時武大有自備水廠和電廠供水供電,到晚上10時半準時停電熄燈,加之當時學校禁止打麻將,也就沒有什麼晚間活動了。平時的業餘生活,有的教授愛到磨山打獵,那裡有麂子和野雞,葉雅各就有杆雙管獵槍。看電影稍微麻煩一些,武昌沒有電影院,要到漢口的“上海”、“中央”去看卓別林的《摩登時代》等影片,就得搭車坐船花大半天。

屬於兩位名門之後的兒時記憶有很多,春捉蝌蚪,冬打雪仗,夏粘知了,秋採野果。青梅竹馬中,有的教授結成兒女親家,如葉雅各的兒子葉紹智和鍾心煊的女兒鍾芝明、皮宗石的兒子皮公亮和劉永濟的女兒劉茂舒,都是在十八棟長大,緣定終生。

只是,屬於他們和十八棟的黃金時代十分短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