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深山藏道觀,距今已有800年曆史,觀中有91階亞洲最寬古臺階


濟南有兩座山與泰山並稱“三姐妹”,它們分別是馬山和五峰山。而五峰山是道教聖地,有一座始建於金的洞真觀,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並多次被歷朝皇帝赦封,是全真教龍門派發祥地。

洞真觀位於3A級旅遊景區五峰山的西麓,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代泰和年間由全真教道士邱志園、範志明創建,算起來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洞真觀建築佈局主次有序,選址和周圍的自然山水環境相合,講究山形水脈,體現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傳統。現存建築和遺址主要有“元代影牆、午朝門、皇宮門、三清殿遺址、玉皇殿、娘娘廟、真武廟、保國隆壽寺石坊”等。

整個洞真觀被山和茂密的樹木環繞著,濃蔭密佈,上百年的古柏到處可見,而清泠泉畔的銀杏已經有1000多年,需要好幾個人才能合攏。

我來的時候正遇到觀內一場高功法師做法事,觀主燕靜相道長告訴我是在做超度法事。法事在玉皇宮前舉行的,有幸全程目睹。

威儀的高功道長儀相莊重,嫋嫋香火空中迷漫,眾道長高頌清音,仿若把人帶入了一種超脫的境界中。

在道教而言,超度就是通過法師自己內在的內練,連接祖師或者道教神仙,把還沉淪在陰間的亡魂或者還滯留在人間的亡魂救拔出來,然後通過神仙接引,希望亡魂早日登東方青華極樂世。道教超度一般供奉的主神為太乙救苦天尊。

做法事中的洞明觀觀主燕靜相道長。

正在做法事的道長們。

玉皇殿前有泉水彙集而成的水池,名為臥龍池,兩側均有古碑刻,其中東側有崔真人畫像贊碑,崔真人名道演,號真靜,金代道士,拜東海劉長生為師,在此修煉得道。後人為了紀念他而修“崔真人像贊碑”。碑的正面是沈士元刻畫的真人肖像,上有元好問、劉祁、杜仁杰像贊各一,分別用籀笏、隸書寫,書、畫、刻俱佳。

玉皇宮東側有濟南72名泉之一的清泠泉,因清泉激石,泠泠作響而得名。泉上有清泠亭,泉水向下流入下側的清泠泉池。

來自清泠亭的水自巖壁石雕龍頭口中流出,落入邊長0.8米的石砌方池。爾後,一脈經溢水口西流,穿石橋入“玉女盆”;一脈至玉皇殿前石橋下水池。清泠泉周圍還散佈著青龍、白虎等許多歷史名泉,形成各具特色的泉水景觀。

清泠泉畔有千年銀杏一株,需要數人合抱才能合攏,偌大的樹冠讓人感覺非常渺小。

清泠泉邊有一個九蓮聖母院,是為明神宗供奉其母李娘娘所建。萬曆二十二年明神宗朱翊鈞派全真道士周玄真頌發《道藏》金經480函,敕封為“保國隆壽宮”。朱翊鈞為供奉其母李太后,在五峰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九蓮殿,封太后為“九蓮菩薩”,也即是九蓮聖母。

玉皇殿之後有真武廟,從此處可以到達朝陽洞和365禪殿、三元殿。

保國隆壽宮牌坊為明神宗赦建,底座等均為原建築,歷經數百年,依然保持完好。

石坊下有據說是亞洲古石階中路中最寬的石階路,共91級,寓意道教中修煉最高的境界,

山中接近山頂處有巨大的“道”字,彰顯著洞真觀的道教聖地地位和“道法自然”之意。洞真觀在宋代是道教聖地排名第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