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貴了我們買不起”,總把這話掛嘴邊的父母,孩子長大難有出息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帶孩子出門,孩子想買東西,但是價格太貴,經濟條件不允許,所以家長們常常會和孩子說:“太貴了,我們買不起。”這樣的話成年人之間交流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家長對孩子說會給孩子造成不小的影響。

“太貴了我們買不起”,總把這話掛嘴邊的父母,孩子長大難有出息

小爽和丈夫都是工薪族,有了二寶之後,家裡的開銷一下子變大了許多,很多時候夫妻倆買東西都要前思後想。

對於小爽而言,最讓她難受的事帶孩子出門逛街,孩子年紀小,還不懂事,到商場裡看見喜歡的東西就不撒手,大寶如此,二寶看到大寶要買東西,二寶也會伸手,這讓小爽很為難。

一開始,小爽總會連哄帶騙地跟兩個孩子說,我們待會回家之前再買。但是時間長了,孩子也發現了媽媽的“套路”,不吃她那一套了。

“太貴了我們買不起”,總把這話掛嘴邊的父母,孩子長大難有出息

無奈,小爽只好跟孩子講道理:“太貴了,我們買不起。”孩子也是懂事,聽到媽媽這麼說,也就不鬧脾氣了。一來二去,小爽也就習慣了跟孩子這麼說。

一天,小爽的閨蜜跟她一起帶孩子出門,見到小爽這麼教育孩子,閨蜜連忙制止,閨蜜和小爽說:“總把這話掛嘴邊的父母,孩子長大難有出息。父母帶孩子逛街,‘太貴了我們買不起’別總是掛在嘴邊,換個表達更合適。”

聽到閨蜜的話,小爽仔細想了想,的確有道理,從那以後再也不和孩子這麼說了。

小爽閨蜜的顧慮是對的,經常和孩子說“買不起,太貴了”這樣的話雖然會讓孩子“懂事”,但是代價就是孩子的內心會產生自卑感,也無法建立正確的金錢觀。

“太貴了我們買不起”,總把這話掛嘴邊的父母,孩子長大難有出息

☞經常和孩子哭窮,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①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父母跟孩子“哭窮”是為了讓孩子“懂事”,體貼父母,知道衡量家裡的條件去做事。但是,總是跟孩子“哭窮”,孩子會對家裡的經濟條件產生自卑的心理,覺得家裡特別窮,總感覺自己低人一等。

在面對消費行為時,孩子會前思後想,總怕給父母造成負擔,在和同學交往的時候也不能自信以對。

特別是小孩相處,你的玩具、我的玩具總會多多少少有些比較,在別人都玩變形金剛、騎自行車的時候,自己家的寶寶只能看著,心裡想著“我們家窮,爸爸媽媽買不起”。

這對孩子是多大的傷害,孩子將會產生多深的自卑感,寶爸寶媽們換位思考,這麼做值得嗎?

“太貴了我們買不起”,總把這話掛嘴邊的父母,孩子長大難有出息

②無法建立正確的金錢觀

經常和孩子哭窮,不僅會給孩子造成自卑的心理,同時還會影響孩子的金錢觀。

孩子的虛榮心很大程度上都是這麼產生的,孩子看到別人有這樣那樣東西,一開始是羨慕,到後來會慢慢演變成嫉妒,心裡會想:“為什麼我不能有?”越是沒有什麼,就越會掩蓋什麼。

所以,在和同學朋友的相處中,孩子為了掩蓋自己的自卑、家境的不足,反而會表現出更強烈的物質觀,面對同學的名牌更加趨之若鶩,過度自卑導致了扭曲的金錢觀,讓孩子無法正確面對物質和金錢。

父母經常對孩子哭窮,不僅不能夠讓孩子“懂事”,反而給孩子埋下了慾望的種子,長出了虛榮的惡果。

教育是一條漫長的路,在育兒路上,父母們也是一路“升級打怪”,很多爸爸媽媽也許都有小爽這樣的經歷,也曾對孩子“哭窮”,這是正常的,沒有誰天生就是完美的父母。但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也要不斷進步,改正自己錯誤的育兒觀念,與孩子一同成長,成就孩子的同時自己也變得更好。

“太貴了我們買不起”,總把這話掛嘴邊的父母,孩子長大難有出息

今日話題:寶爸寶媽們,你們會跟孩子“哭窮”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