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對小孩子說“買不起”這三個字,如果錢不夠請一定這樣說

昨天和閨蜜一起帶著孩子去逛街,兩個孩子一起跑來跑去也都玩的非常開心,我和我閨蜜跟在兩個孩子的身後走了沒多久就發現兩個孩子突然不見了,轉過身找了一會兒,就看到閨蜜家的女兒走到一個玩具前面就不願意繼續往前走了,而我的孩子也陪著小女孩在那站著。

當我和閨蜜走到那裡以後,小女孩就拉著媽媽的說說道:“媽媽,媽媽,我好想要這個玩具”!閨蜜很自然的蹲下來看了看玩具的價格,我的天,得要700多了,臉色也瞬間就暗了下來,說道:玲玲,這個玩具實在是太貴了,我們是買不起的!玲玲聽完也只是嘟囔個嘴巴“哦”了一聲,滿臉都是不高興。慶幸的是玲玲非常的懂事,再也沒有要媽媽一定要買給她。

永遠不要對小孩子說“買不起”這三個字,如果錢不夠請一定這樣說

在生活中有些時候,當孩子提出某些要求的時候,一般父母都會以買不起為藉口拒絕孩子的要求,可父母卻忽略了一點,要是經常這樣說的話,就很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第一、孩子會壓抑自己的正常需求

父母常常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個東西太貴了,我們買不起之類的話,這樣時間一長就會讓孩子在潛意識裡面認為,我家裡真的很缺錢,買不起東西,以至於後面小孩子即便是遇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會更加不敢告訴自己的父母,就怕自己的父母沒錢買不起東西。對於這樣的情況有兩點,一是會使得孩子加劇成熟,使得孩子過早的認識到這個社會的殘酷與現實;第二點會壓抑孩子的正常需求,儘管遇到了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也不敢去擁有。

永遠不要對小孩子說“買不起”這三個字,如果錢不夠請一定這樣說

第二、使孩子變得自卑

對於自卑並不是長大後的一項專利,部分孩子還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種下了自卑的影子在心裡,只是做父母的還沒有清晰的發現並認識它。所以說如若父母長時間的對自己的孩子哭窮,和孩子說自家沒有錢,需要省吃儉用才可以之類的話。這樣就非常容易讓孩子認為,他自己就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從而使內心逐漸變得自卑起來。

第三,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當孩子在想要一些東西的時候,而父母也沒有說買不起的話,這樣也就意味著缺乏力量或者是控制能力的缺失。長期下去就會在孩子的內心產生一種錯覺,就是自己的爸媽已經養不起自己了,這樣就會讓孩子感到焦慮自己的生活就沒有保障了,內心也就會缺乏一種安全感。

永遠不要對小孩子說“買不起”這三個字,如果錢不夠請一定這樣說

我們的語言是博大精深的,而它的真正魅力也在於,一樣的道理可以用不同方法去解釋或是去說明,並且還可以取得相反的效果。所以當父母覺得孩子要求的某一個物品實在是有點貴的時候,千萬不要告訴自己的孩子東西太貴了,我們買不起,一定要換一種方式告訴孩子,我們的錢現在暫時還不夠,現在爸媽也在努力的掙錢,等掙夠了再來買給你,這樣說或許會好很多。對此,各位爸爸媽媽怎麼看待?歡迎留言交流說出你的方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