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為什麼大部分人都認定炒股會虧損?

炒股並不是想象的那樣,它只是個市場而已,炒股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人受情緒的影響,因為複雜的困擾。當一個人能做到簡單,你就可以洞測炒股的奧秘;

當一個人想的複雜了,你只能在炒股的大門前彷徊。簡單與複雜是相互關係的,不經過複雜的簡單不是真正的簡單,從複雜中走出來的簡單才是有用的簡單;眾人認知的簡單僅是眾人的簡單,眾人認知的複雜僅是眾人的複雜;炒股市場是少數人的真理!

交易者剛開始時想的簡單,往往有大賺的現象,接下來就不太好了。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想多了就不容易放下,情緒就變的複雜了,情緒的複雜是條死路,很多人都走不出情緒的複雜;後來做交易的時間長了,分析、方法也越來越變的複雜,很多人不斷更換分析方法,這個用用那個用用,相信這個世界有完美的分析方法讓他成功,而不是用心去修行,這種人永遠只能在炒股的大門前找不到進去的門;很多人就這樣迷失在複雜中,彷徊在複雜中。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為什麼大部分人無法控制頻繁交易

多數股民都知道不能頻繁交易,都知道,頻繁交易是大忌,是錯誤的,是應該避免的。但是,我們一次次告訴自己,不能再頻繁交易了,再頻繁交易就剁手,但一次次,我們又繼續著頻繁交易。許多人,都把頻繁交易,歸因到自己貪婪,太貪,是心態不好。真的是這個原因麼?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因為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都有疑問,所以來解釋解釋。

大部分人之所以無法控制頻繁交易,根本原因是沒有明確的交易規則;或有交易規則,但模糊、不夠細化,導致許多看似是自己機會,但也好似不是自己機會的機會,在價格上下波動、人容易情緒化的背景下,就通通當成了自己的交易機會。

實際中,會體現在:人的情緒是極容易受到市場的影響,當市場跌,人容易轉為悲觀,行情漲,人又容易過於樂觀,人情緒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很大,所以容易出現追高殺跌,或者抄高摸頂。這就是所謂的衝動型交易。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他們的世界中,行情只要有漲跌,那就是機會,因為只要有漲跌,就有差價,有差價就是利潤,而市場時刻都在漲跌,所以時刻都有機會,為何不能時刻操作?因此和他們談少動倉,減少做單頻率,本身就是偽命題,因為他們本身沒有規章、規則、系統,如何能讓他們減少?即使減少頻率,也無法提高他們的成功率和風險收益率,頻率低了,成功率仍然很低,盈虧比仍然很低,失敗是必然。

對於許多老手而言,雖然他們多少已經建立起了交易規則,但不夠細,不夠明確,不夠清晰,因為市場也會出現很多很多看似屬於你、又不屬於你的機會,所以站在當時而言,你很難清晰地知道是否是自己的機會,大部分人都害怕錯失機會,天生都有追逐利潤的衝動,在瘋狂的利潤面前,人會忘記風險,選擇利潤,所以會出現過於頻繁的交易,因為擔心錯失行情,例如做了多,行情上漲,結果沒多久行情下跌,觸發止損,此時人心老想著繼續多進去,如果行情繼續上漲,心理特別癢,想怕錯失這波上漲,等等。總之,在交易中,明確、不屬於自己的機會,自己會不去碰,但人總不肯放過模糊、不確定是否屬於自己的機會,總害怕錯失機會。


交易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看清市場;二,看清自己

首先,交易的依據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應該有成熟的系統的。我所說的系統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死板的東西,系統是在邏輯基礎上搭建的一系列規則,而邏輯則是自身對市場認知的總結。動態的市場是千變萬化的,即便是常識中所推崇的“順勢”理念,在實際的市場運行當中也很難保證能“順”到“勢”。因為“勢”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勢”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問題的關鍵就在“時間”上——我們如果問“一個下跌趨勢結束到形成一個肉眼能看清楚的上漲趨勢需要多長時間呢?”這樣的問題肯定是不科學的,我們應該要加上一個週期——“在周線圖表上,一個下跌趨勢結束到形成一個肉眼能看清楚的上漲趨勢需要多長時間呢?”,或者“在日線圖表上……”,週期就是時間的概念。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如果你不問清楚自己:你是屬於什麼性格的人?你想要的那個結果是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可以達成的嗎?那麼你的所有努力都將會是白費力氣,好比你想去南方,卻上了開往北方的列車那麼悲催。

一個能做長週期趨勢風格的交易者心理上抗壓能力必然超強。

我們看,周線圖表上的一根K線代表的是一週的時間,這也意味著用周線圖表做交易的長線交易者可以忽略每一天的價格波動,現在的市場一天的K線波幅都讓人受不了,這要承受一週的波幅,試想想,這需要多麼強大的心臟?長線趨勢交易者對盈利的慾望非常高,所以他們可以忽視價格在幾周內的上下波動而堅持持倉,就是為了要做到一個大的趨勢行情。我經常看到網上有類似這樣的言論:“一年做一到兩次行情就足夠賺了”,“拿住盈利的單子幾個月到一年鐵定能賺大錢”……這些話說說容易,可是,這是任誰都能做得到的嗎?這個市場上能做這種交易的人鳳毛麟角。可是,很多新手不明就裡,自己的個性明明就是不可能做到的,卻偏要強迫自己去做,結果怎麼可能會好呢?或許下定決心要做長線大師,可硬抗了幾天就敗下陣來。

在這個市場上,長線能賺錢,短線也能賺錢,波段能賺錢,日內也能賺錢,高頻能賺錢,隔夜也能賺錢,高拋低吸能賺錢,死抗不動也能賺錢……賺錢的套路很多很多種,但是,一個交易者很少有可能所有套路都通吃。那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套路呢?就是得看清自己,要把自己看的明明白白。什麼樣的套路或者說系統是你能做到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如果你不能承受超過2、3周的反向回撤,那你就不能做周線趨勢;如果你不能承受2、3天的回撤,那你就不能強迫自己使用日線系統;如果你的個性就是謹慎膽小的,隔夜就不行,那就選擇日內……你得先剖析一下自己,你的個性、你現在的經濟承受力、你的盈利慾望、你自己的能力水平……所有的方法從盈利的結果看,當然有優劣之分,就像我之前說的,賺大錢當然是做長線趨勢了,可是,做交易絕不是以哪種風格更能賺錢來決定我們使用哪種系統,而是哪種風格更適合我們才用哪種。因為,如果是不適合你的,理論上再能賺大錢的系統也會讓你虧大錢,你做不到嘛,對吧?

看清自己甚至比看清市場還重要。因為,市場是動態的,它的本質是概率遊戲,既然是玩概率的,看得清看不清的時候都有可能贏;但交易者的性格特點卻是不太容易發生改變的,這也就意味著,你只有把自己看透徹了,才能設計出屬於你自己性格特徵的系統,只有你用起來舒服不彆扭,你才有可能堅持下去。


“換手率”指標,學懂了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什麼是換手率?

換手率,也可以稱作週轉率,是指某隻股票在一定時間內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說人話,從字面上理解,其實是一個買賣或者交換的動作,那麼換手率就可以理解為交易的頻率。

一般來講,股票換手率高的情況分為三種:

1、第一種股票換手率高的情況是高位派發的情況。股票換手率高,成交量大,主力可以在短期內將獲利籌碼全部派發,這是一般是通過一些利好消息引發股票換手率的突增。這種例子是很多的。

相反,象西藏天路這種股票卻是很會騙人的莊股,先急跌然後再強勁反彈,並且超過前期整理平臺,引來跟風盤後再大舉出貨。對於這類個股規避風險的辦法:就是迴避高價股、迴避前期曾大幅炒作過的股票。

2、新股,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上市之初股票換手率高是很自然的事兒,一度也曾上演過新股不敗的神話,然而,隨著市場的變化,新股上市後高開低走成為現實。顯然已得不出換手率高一定能上漲的結論。

雖然上市的新股表現格外搶眼,硬用股票換手率高去得出他們就上漲的結論顯然有失偏頗,但其股票換手率高也是支持他們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3、底部放量,價位不高的強勢股,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其股票換手率高的可信程度較高,表明新資金介入的跡象較為明顯,未來的上漲空間相對較大,越是底部換手充分,上行中的拋壓越輕。


幾種常見的換手率分析

換手率是有一定時間範圍的,例如,周換手率是指在一週的時間裡個股的換手情況,也就是一週內各個單日換手率的累計。換手率的高低不僅能夠表示在特定時間內一隻股票換手的充分程度和交投的活躍狀況,更重要的是它還是判斷和衡量多空雙方分歧大小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由於個股的流通盤的大小不一,僅僅用成交金額的簡單比較意義不大。在考察成交量時,不僅要看成交股數的多少,更要分析換手率的高低、高換手率出現的相對位置、高換手率的持續時間。這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低換手率

表明多空雙方的意見基本一致,股價一般會保持原有的運行趨勢進一步發展,多數情況下是小幅下跌或橫盤運行。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二、高換手率

表明多空雙方的分歧較大,但只要成交活躍的狀況能夠維持,一般股價都會呈現出上揚走勢。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三、過低或過高的換手率

在多數情況下,過低或過高的換手率是股價變盤的先行指標。一般而言,在股價出現長時間調整後,如果連續一週多的時間內換手率都保持在極低的水平(如周換手率在2%以下),則往往預示著多空雙方都處於觀望之中。由於空方的力量已經基本釋放完畢,此時的股價基本已進入底部區域,此後很容易出現上漲行情。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四、低位高換手率

對於高換手率的出現,投資者首先應該區分的是高換手率出現的相對位置。如果個股是在長時間低迷後出現高換手率的,且較高的換手率能夠維持幾個交易日,則一般可以看做是新增資金介入較為明顯的一種跡象,此時高換手的可信度比較大,由於是底部放量,加之換手又充分,因此,該股未來的上漲空間應相對較大,同時成為強勢股的可能性也很大。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五、高位高換手率

個股在相對高位突然出現高換手率而成交量突然放大,一般成為下跌前兆的可能性較大。這種情況多伴隨有個股或大盤的利好出臺,此時,已經獲利的籌碼會藉機出局,順利完成派發,“利好出盡是利空”的情況就是在這種情形下出現的。對於高位高換手率,投資者應謹慎對待。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六、長時間高換手率

多數情況下,部分持倉較大的機構會因無法出局而採取對倒自救的辦法來吸引跟風盤。對於那些換手充分但漲幅有限的品種,應該引起警惕。

但對於剛剛上市的新股而言,如果開盤價與發行價差距不大,且又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較高的換手率,則可考慮適時介入。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七、長時間低換手率

長時間低換手率的個股往往是陷於長期低迷行情中,此時投資者不宜介入,而應等待其放量拉長陽、趨勢徹底轉強後,才能考慮參與投資。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八、巨大漲幅後的高換手率

對待前期累計漲幅過大的個股需要謹慎,從歷史走勢觀察,個股出現巨大漲幅後,當單日換手率超過10%以上時,個股進入短期調整 的概率偏大,尤其是連續數個交易日的換手率超過7%以上,則更要小心。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從換手率變化辨識莊家

要跟莊,就必須摸清莊家的“底細”,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莊家的控盤程度即持倉量以及莊家的成本了。而認真分析和研究換手率,通過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所謂換手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的指標之一。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某一段時間內的成交量/流通股數 ×100%。

1.通過換手率看莊家持倉量

莊家吸籌往往會在籌碼分佈上留下一個低位密集區,一旦時機成熟,莊家從低位密集區的下方首先將股價拉抬到密集區的上方,形成對籌碼密集區的向上穿越,股價上穿密集區而呈現無量狀況,這時我們就可知道該股已由莊家高度持倉了。

從 技術上可以用換手率來精確估計成交量,對“無量”這個市場特徵給出較明確的參考標準。通常不單純使用成交量這個技術參數,因為股票的流通盤有大有小,同樣 的成交量並不能說明這隻股票是換手巨大還是基本上沒有換手。用放量與縮量來監控獲利拋壓也不是一個好方法。而換手率則能從本質上揭示成交量的意義。一般而 言,可以把換手率分成8個級別:①絕對地量:小於1%;②成交低迷:1%~2%;③成交溫和:2%~3%;④成交活躍:3%~5%;⑤帶量:5%~8 %;⑥放量:8%~15%;⑦巨量:15%~25%;⑧成交異常:大於25%。圖2-13所示為大同煤業K線圖,帶量6%換手率。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將小於3%的成交額稱為“無量”的標準得到廣泛認同。更為嚴格的標準是2%。一旦發現籌碼密集區以低迷的成交量向上穿越,被穿越的籌碼大部分是莊家持倉。

2.通過換手率看莊家成本

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我們可認為是莊家的成本區,這有一定的誤差,但偏差不會大於10%。作為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都在50%以上,多數為100%。

通常情況下,一隻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我們把莊家的成本算出以後,在這個價位上乘以100%,即為莊家的最低目標位,不管道路是多麼曲折,股價遲早都會到達這個價位,莊家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


交易到最後,很多人都有一種感覺,明明知道很多大道理,知道很多戰法,也知道很多交易技術,卻仍然做不好交易。

為什麼?假若那些戰法秘籍都有一個標準程序,如龍頭戰法,龍回頭,超跌反彈,平臺突破等。理論上就一定可以成功的。但為什麼事實結果出現了和想象中的天壤之別呢?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使用者在使用的具體條件和細節以及大環境上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要結合具體環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譬如說低吸派的喬幫主在人氣股上的低吸,金田路歡樂海在龍頭上的加倉鎖倉,淮海解放南在人氣股的暴力接力等等。失敗的原因除了經年累月的積累和訓練,更大的原因在於操作時候的形似而不是神似;

如果交易沒有系統沒有模式,那麼你永遠也做不出行雲流水般的交易。但是有了系統和模式,就一定能夠最出漂亮的交易了嗎?答案是不一定。這也是很多人說的,股票交易不是你努力就可以做好的,但不努力是肯定做不好的;

做交易不是困難的事情。無非買入和賣出。每一年進入市場的新人那麼多,可見交易並不是多高操作門檻的事情。交易也是有天分的,有人悟道快,有人悟道慢。有人吃一塹長一智,事不過三。有人在同一個坑裡面不知悔改反覆跳進去無數次。理論上只要給一個人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培養出一個合格的交易員並不是什麼難事。

終於有人把:“換手率”講明白了,一旦掌握,識莊家找黑馬不再難

“四項基本原則”:

第一,不要在乎一時的成敗,關注長期的勝算。利用歷史數據推測一個交易系統的期望收益,然後堅持下去;

第二,血本無歸不是小概率事件,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利用平均真實波幅(ATR)分配資金,最終對每個市場的擔心程度是一樣的;

第三,自己一賠就要改規則的人,永遠開不成賭場。願賭服輸,堅持下去,才能等到期望中的收益變成真金白銀。

第四,所有的等待與堅持,都是為了抓住趨勢。狹路相逢勇者勝,不要擔心漲得太快,會有泡沫;也別擔心跌了兩天,怕要逆轉。嚴格按照最初設定的止損點來決定進退,敢於堅持,敢於亮劍。

如果想學習方法,改變長期虧損現狀的股友,關注筆者的公眾號:股海宏盤(yk79406),掌握系統操作方法,在股市長期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