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了?中國人均財富超20萬,93%家庭有房,網友:又拖後腿

中國改革開放超40年,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或許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眾所周知,當年很多人每月拿著幾十元的工資,省吃儉用艱苦打拼,而能夠成為“萬元戶”成為每個人的夢想;時間來到2018年,有媒體報道:中國家庭的人均財富已經達到20.89萬,幾乎家家都是“十萬元戶”!

有錢了?中國人均財富超20萬,93%家庭有房,網友:又拖後腿

2019年10月30日,經濟日報社發佈《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報告顯示,相較於2017年的人均19.43萬元財富,2018年的人均財富同比增長7.49%,達到20.89萬元。要知道我國目前的人均GDP增速為6.1%,人均財富的增長速度明顯高於這一數值,體現出中國老百姓經濟實力的顯著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報告也體現出兩大問題。

有錢了?中國人均財富超20萬,93%家庭有房,網友:又拖後腿

第一、房產淨值佔比較高。根據媒體統計,中國城鎮居民房產淨值佔家庭財富的比例高達71.35%!這就意味著,中國家庭的總財富如果是100萬,那麼其中有超過70萬是房子的價值,實際能夠動用的活現金流只是少數。父母攢錢為孩子買房,等有了孫子,成家立業再掏出一部分——總之大多數時候,房產所佔家庭財富的比重都是大頭。

有錢了?中國人均財富超20萬,93%家庭有房,網友:又拖後腿

第二、中國老百姓的資產配置過於單一。根據報告顯示,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仍然聚焦在現金和銀行存款,其他方面的金融投資僅為一成左右。當然,這並不是因為中國老百姓沒有投資眼光:首先,中國老百姓看中醫療、教育、養老,因此必須進行預防性存款;其次,普通人接觸的金融投資,無非是股市、樓市的等資本市場。然而A股號稱“最難炒的股市”,幾番大起大落之後,恐怕很少有人願意再輕易踏足;至於樓市投資,在國家“房住不炒”的引導之下,樓市政策密集收緊,現在“炒房”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有錢了?中國人均財富超20萬,93%家庭有房,網友:又拖後腿

在本次《財富報告》中,除了顯示出我國家庭人均財富已經超過20萬元之外,還表示“有房家庭的比例達到93.03%”——也就是說,中國家庭超九成都擁有至少一套房。對於這樣的數據,有網友調侃道:“人均20萬,一家三口有60萬,對不起,我又拖後腿了!”;還有網友表示:“人均至少一套房,而我們家父母住一套超30年的待拆遷房,我自己在外打拼不敢想買房——是我不夠努力,我反省!”。

有錢了?中國人均財富超20萬,93%家庭有房,網友:又拖後腿

20萬元的財富,如果在二三線城市,可能就是一年多的工資;如果在一線城市,或許半年就能夠賺到。很多時候,這筆錢只夠買輛車,甚至不夠一套房的首付。然而老百姓坐擁20萬的財富,但有可能手裡沒有20萬元可花——因此這樣的數據知道就好,不必深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