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在電影《貓鼠遊戲》裡,萊昂納多扮演一位冒充泛美航空飛行員的騙子,片中他帥氣墨鏡、瀟灑制服的樣子讓大家印象深刻,飛行員高富帥的形象也深深烙在觀眾腦海中。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在普通人眼裡,飛行員總那麼帥氣炫酷,每天坐在世界上最美的辦公室,遨遊日月星辰間,他們眼中最平凡普通的景色,多數人一輩子都沒機會看到。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但現實真的這樣嗎?

在飛行員圈子,大家都喜歡自嘲,說自己本質上就是司機,外人眼中的特殊職業,其實除了工作地點特殊點,也就一個普通人。

那種別人想象的年薪百萬、情迷空姐、恣意張揚的生活,都是電影描繪的形象,而這個職業真實的情況是:人前有多酷,背後有多苦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民航界有個辛酸的排行,比較不同民航工作者誰脫髮更厲害,其中飛行員就“光榮”拿到亞軍,位列禿頂老二。

很多飛行員戲謔,不然你認為我們總戴個飛行帽幹嘛?還不是把完美留給乘客,心酸留給自己。

世界上最美辦公室固然令人羨慕,但長期飛行帶來的身體損耗,不是任何人都承受得起,引擎噪音、各種輻射、神經衰弱、聽力衰減、心理問題……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有研究表明,飛行員患黑素瘤的風險是普通人的兩倍,飛行在高空紫外線傷害大,機載雷達輻射、宇宙輻射更無可避免。

以前有個說法:“坐一次飛機受到的輻射,約等於10次X光胸透”,這個未免誇大,但根據澳大利亞輻射防護與核安全機構最新數據,飛行員受到的輻射確實嚴重,世界平均輻射水平2.4 mSv,他們是每年20 mSv,真是高危職業。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除了輻射埋藏的巨大隱患,時差引發的問題,更是直接顯露出來。想想你坐一次洲際航班,就累得又頹又喪,飛行員呢?

穿越多時區是他們的生活常態,白班晚班晝夜顛倒,隨時出勤,身體根本沒時間調整適應。

長期時差混亂,疲勞、失眠、情緒暴躁、精神衰弱各種問題接踵而來,比起這些,脫髮又算什麼呢。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拋開飛行員,經常坐飛機,其實對普通乘客也有一些影響。

機艙對人體來說是個特殊的地方,這裡氣壓等於海拔2400米的山頂,溼度比沙漠低,迫使身體在短時間就要適應。

低壓使血液氧含下降,人更易疲勞,乾燥使皮膚含水下降,皮膚會覺得癢……

還有個人人都有的體驗,就是耳痛耳鳴,特別在飛機起降時,幾乎所有人都感覺耳朵被堵住,什麼也聽不清。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一些敏感的乘客,耳朵還有針扎的刺痛感,噼裡啪啦的響,落地後還要持續疼好幾天。

坐飛機上升到一定高度,機艙氣壓降低,而我們耳內的氣壓還沒調節,就會耳膜外凸;飛機下降時氣壓升高,中耳的低壓又導致鼓膜內陷,讓耳朵漲悶、疼痛。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之前一個同事就是每次坐飛機,耳朵疼的受不了,咽口水、打哈欠都不管用,有次下降時,耳朵像漏氣一樣,過幾天去醫院查居然穿孔了。

不僅壓差給耳朵傷害,機艙噪音也引起聽力受損。

飛機起飛降落時,機艙噪音達到105分貝,巡航噪音85分貝左右,而人能接受的範圍是45分貝,很多人長時間飛行後耳鳴,就是噪音損傷的早期症狀。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有個名詞叫航空性中耳炎,就是指外界壓力變化,對耳朵造成的急性損傷,坐火車也會遇到,這些問題如果不重視,積累久了就是不可逆傷害。

去年川航3U8633航班出事兒,副駕駛耳朵的情況讓人揪心,當時機長就特別提醒,高空中突然的壓力變化,最遭殃的就是耳膜。

對乘客來說,除了人身安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護好耳朵,特別是一些咽鼓管敏感、感冒鼻炎和寶寶乘客。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感冒鼻炎患者,因為鼻咽不通氣,咽鼓管腫脹,耳痛更難調節;而對小孩來說,耳朵沒發育好,耳膜嬌氣,更容易受傷。

所以醫生建議,為了避免耳痛和其它併發症,感冒、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鼻竇炎、寶寶等人群最好避免乘機。

很多人覺得,坐飛機耳朵不適是再常見不過的現象,除非痛到忍無可忍,否則都會打個哈欠解決,不在意這些細節。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但就是這些你無所謂的細節,導致聽力越來越差,一些頻繁飛行的商務乘客,早就發現了自己日漸衰退的聽力問題。

為了避免成為“聾的傳人”,坐飛機戴耳塞已經成為必備步驟。

注意:飛機上這個問題很“要命”

免責聲明: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發佈只限於服務飛行愛好者,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支持輕航之家,關注+點贊+分享+轉發

qinghangwang

(旋翼機、固定翼、直升機相關圖紙、資料)

文章源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