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蘇軾,世稱蘇東坡,北宋文學界第一大V

粉絲下到普通學子,上至皇上太后

每篇作品轉發量閱讀量都非常高

在這位大V的生涯中

淮安可謂是一個重要的地方

在這裡他留下了大量的作品

讓我們跟隨大V蘇軾的腳步

欣賞淮安的大美風景

感受大文豪的意境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北宋,蘇軾在淮安路線概略圖

盱眙第一山

盱眙第一山,古稱南山、都梁山、淮南山等。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第一山

“偶隨樵父採都梁,竹屋松扉試乞漿。”“溪中亂石牆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珍禽聲好猶思越,野橘香清未過淮。”《泗州南山監倉蕭淵東軒二首》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芽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従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正酣適,人語笑,白雲間。”《行香子·與泗守過南山晚歸作》

蘇軾曾多次遊覽第一山,他在第一山品過茶,喝過酒,吃過野菜,吃過冬天的蔬菜,吃過野橘子,正是在有滋有味的盱眙,大美食家蘇軾悟出了“人間有味是清歡”的人生哲理。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第一山玻璃泉

“巉巉、淮浦外,層樓翠壁,古寺空巖。步攜手林間,笑挽纖纖。”《滿庭芳》(餘年十七,始與劉仲達往來於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於泗上。洛水淺凍,久留郡中,晦日同遊南山,話舊感嘆,因作此詞。)
“明日南山春色動,不知誰佩紫微壺。”《章錢二君見和複次韻答之》“未厭冰灘吼新洛,且看松雪媚
南山。”《和王斿二首》“如今尺五城南杜,欲問東坡學種松。君方掃雪收松子,我已開榛得茯苓。”《予少年頗知種鬆手植數萬株皆中樑柱矣都梁山中見杜輿秀才求學其法戲贈二首》

蘇軾筆下的第一山鬱鬱蔥蔥,景色秀美,曾和故人攜手在第一山林間散步,看“層樓翠壁,古寺空巖”;曾接受門生杜輿秀才的邀請去第一山觀賞松樹。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淮山勝境”牌坊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第一山遠眺淮河

盱眙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現為國家4A級景區,山腳下,有座巍峨的牌坊,題有“淮山勝境”。山上有孔廟、東坡草亭、玻璃泉、第一山題刻、第一山碑等諸多景點,風景優美,文化氣息濃郁。

登歷史文化名山第一山,賞盱眙好風光!

龜山

“我生飄蕩去何求,再過龜山歲五週。”“元嘉舊事無人記,故壘摧頹今在不。”《龜山

南北朝時期宋文帝遣將拒魏太武,在龜山築城。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此生念念浮雲改,寄語長淮今好在。故人宴坐虹梁南,
新河巧出龜山背。”“千里孤帆又獨來,五年一夢誰相對。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躬井磑。”《龜山辯才師》

新河,是指1083年北宋開的龜山運河。龜山,雖然是彈丸之地,但地理位置優越,風景獨佳,是北宋運河途經之地。 蘇軾認為龜山是名山,在此他萌生了出家、遠離塵囂的想法。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龜山巫支祁井,孫悟空的原型即巫支祁

龜山村位於洪澤區老子山鎮南部,緊鄰淮河,青山綠水,景色宜人,因其有一坐落在淮河中間的形似臥龜狀小山而得名。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龜山村

龜山村歷史悠久,古蹟遍佈,成功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都梁閣

“城上層樓疊巘,城下清淮古汴。舉手揖吳雲,人與暮天俱遠。魂斷,魂斷,後夜松江月滿。”《如夢令·題淮山樓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都梁閣

高聳的淮山樓像重疊的山峰一樣,城下清澈的淮水和古汴水在此交匯。 淮山樓,即古泗洲城的都梁臺

,已毀。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都梁閣平臺遠眺淮河

在盱眙縣城都梁公園的楊大山山頂,後建的都梁閣,建築造型美觀,層樓疊巘,是個賞盱眙美景的好地方。站在都梁閣上,極目四望,心曠神怡!

盱眙淮河大橋

“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旗腳轉。回頭頃刻失長橋
,卻到龜山未朝飯。”《泗州僧伽塔》
“望長橋上,燈火亂,使君還。”《行香子·與泗守過南山晚歸作》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改造前的淮河大橋,圖源盱眙發佈

蘇軾筆下的長橋,即古泗洲城南門外橫跨淮河、連接泗洲和盱眙的浮橋。

曾經的長橋已不復存在,如今連接盱眙淮河兩岸的是一座現代化的跨河大橋--淮河大橋。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淮河大橋效果圖,圖源盱眙發佈

目前淮河大橋正在改造當中。待通車時,讓我們跟隨蘇軾的足跡,跨淮河,賞淮水兩岸秀美風光!

安淮寺

“木魚呼客振林莽,鐵鳳橫空飛彩繪。忽驚堂宇變雄深,坐覺風雷生謦欬。”《龜山辯才師》

“為奏海照之號......本欲為書海照堂大字,作牌納去,屢寫皆不佳,不可用。”《答龜山長老四首(之二)》

“山門久墮,經始為勞,然龍象所在,淮山已自改觀矣。”《答龜山長老四首(之四)》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佛法無邊入水百年還出水,鐘聲依舊臨淮千里更安淮

宋朝龜山香火鼎盛。安淮寺,原名龜山寺,始建於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原址在龜山,後毀於戰火與水災。清朝復建,取名安淮寺。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洪澤湖海市蜃樓

1994年,安淮寺又復建,並移址到龜山東北的老子山鎮。2019年8月4日下午3時40分左右,洪澤湖上出現海市蜃樓,浮現出來的古代建築就是安淮寺(畫面中間)。

老子山溫泉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揹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如夢令》(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闋。此曲本唐莊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蓋莊宗作此詞,卒章雲:“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因取以為名雲。)
“自淨方能淨彼。我自汗流呀氣。寄語澡浴人,且共肉身遊戲。但洗。但洗。俯為人間一切。”《如夢令(同前)》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雍熙塔即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塔,北宋太宗修僧伽塔,雍熙元年(984年)修成,故名為“雍熙塔”。

有人搞笑的說,大文豪,您能不能嚴肅點,洗澡搓背這樣的事情能作詞嗎?這也正體現了蘇軾這兩首詞很接地氣,極富生活情趣。

正是在淮水畔洗澡,經過被貶黃州的蘇軾,徹底的放鬆下了自我。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蘇軾沐浴的地方雖已沒入水土之下,但在這附近不遠的老子山鎮,卻有著天然的溫泉資源,溫泉中心甚多。

找個時間,來老子山鎮打卡,不去想任何的煩惱,浸泡在溫泉中,滾滾的泉水與撩撩的煙氣,全身細胞都在舒緩,這感覺,很美好!

洪澤湖

“風浪忽如此,吾行欲安歸。掛帆卻西邁,此計未為非。洪澤三十里,安流去如飛。”“何勞弄澎湃,終夜搖窗扉。妻孥莫憂色,更有篋中衣。”《發洪澤中途遇大風復還》

“今日風憐客,平時浪作堆。晚來洪澤口,捍索響如雷。”《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北宋的洪澤湖雖然比現在小的多,但風高浪急。如今的洪澤湖則很溫順,素有“日出鬥金”的美譽,湖面遼闊,資源豐富,也是航運樞紐。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在洪澤湖古堰景區的遊艇碼頭,有多種型號的遊船可以乘坐,飽攬洪澤湖美景。

泗州城

蘇軾關於泗州的作品很多,如《書泗州孫景山西軒》,《泗州僧伽塔》,《泗州除夜雪中黃師是送酥酒二首》,《送程七表弟知泗州》,《祭泗州塔祝文》等等。蘇軾筆下的泗洲雄偉壯麗,風景秀麗,經濟繁榮,淮河和汴河穿城而過......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盱眙,泗洲城遺址碑

泗州城是唐宋時期運河的重要樞紐,在蘇軾生活的北宋,泗州城還是當時著名的佛教聖地,普光王寺及僧伽塔就在泗州城內(詳見《 》一文)。

可惜的是,這樣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康熙年間沒入洪水下。

原創|跟著蘇軾遊淮安(一)

沒想到,蘇軾在淮安留下那麼多詩篇,秋高氣爽,趕緊跟著蘇軾遊淮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