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科技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传统银行积极探索数字转型

金融科技业务逐渐发展,2018年银行IT投资规模达1121亿

2011年开始,中国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金融科技公司的产品创新撬动着银行传统业务的基础,深刻改变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银行加大了对信息化的投资以保持服务效率,银行业IT投资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根据IDC数据,2018年,我国银行业IT投资规模达到1121亿元,同比增长10.55%。

银行业金融科技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传统银行积极探索数字转型

传统银行积极探索数字转型,招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第一

在我国金融科技业务服务和产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传统银行不约而同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无论是国有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均纷纷开始进行网金业务的积极实践。

从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来看,根据已披露的年报信息,招商银行2018年信息科技方面投入达65.02亿元,同比增长35.17%,位居第一;其次为中信银行,投入为35.8亿元;2018年平安银行IT资本性投入达到25.75亿元,同比增长82%;此外,交通银行金融科技投入规模增长了6.10%(未披露具体数额)。

银行业金融科技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传统银行积极探索数字转型

上市银行整体离柜率高于90%,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交易额最高

在金融科技浪潮的推动下,银行网点轻型化、智能化的程度不断加深。2012-2018年,我国银行平均离柜率从2012年的54.37%一路上升至88.67%。具体来看,各大上市银行的离柜率整体高于90%,其中招商银行离柜率达到98.24%,在披露数据的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一;浦发、光大、工商、兴业、交通和宁波银行均在95%以上。

银行业金融科技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传统银行积极探索数字转型

从电子银行渠道的交易金额来看,国有五大银行工农中建交均公布了电子银行渠道交易金额数据。其中,工商银行在电子银行渠道交易规模上遥遥领先其他四家银行,2018年交易金额为679.82万亿元,已超过其他任意两家银行2018年同类数据相加总和。此外,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交易金额均在200万亿元以上,而交通银行略逊一筹,电子银行渠道交易金额仅在百万亿量级。

银行业金融科技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传统银行积极探索数字转型

个人网银与手机银行用户数均稳定增长,国有行占有优势

在个人网上银行用户规模方面,目前我国个人网银用户渗透率为53%。网银使用习惯逐渐养成,为接下来银行深入开展线上零售客户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披露的上市银行数据来看,建设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用户数量排在前列,为3.05亿户;其次为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这两家国有行,数量分为别2.65亿户和1.66亿户。总体而言,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差异,国有行的个人网银用户数量均破亿,而股份制银行如浦发、民生、兴业等规模则在千万左右,而唯一一家在三年内公布该项数据的中小银行为贵阳银行,2018年用户总数为89.6万户。

银行业金融科技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传统银行积极探索数字转型

随着用户习惯向移动端的转移,手机银行用户规模也逐渐增长起来。2018年,工农中建等国有大行手机银行的用户规模数量持续增长,目前均已经过亿,其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用户规模均在3亿以上,同时A股五大国有上市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量合计已突破10亿户。招商、光大、中信、浦发、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紧随其后,手机银行用户数量均达到千万量级。此外,贵阳和杭州银行作为仅有的两家城商行,在手机银行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8年其用户数量分别是164.42万户和279.95万户,尤其是贵阳银行,其用户数相比2017年增长了137.35%,显示出其在移动金融渠道建设上的巨大突破。

银行业金融科技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传统银行积极探索数字转型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