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超常教育工作年会在新乡开幕

全国超常教育工作年会在新乡开幕

记者 李虎成 任娜 通讯员 郭宗义

11月1日,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在新乡开幕。来自国内外有关高校、中学及小学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将围绕“新时代超常儿童教育新使命”的主题,通过专题报告和圆桌论坛,就“新时代超常儿童教育的实践与价值”“超常教育未来发展”等议题进行讨论交流。同时,现场对我省唯一的超常教育实验班——新乡一中少儿班观摩问诊把脉支招。

全国超常教育工作年会在新乡开幕

据有关研究,在同龄人群中,客观存在着1%到3%的超常儿童。传统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超常儿童的脱颖而出,而且极易造成“压苗阻长”。超常教育是对超常儿童所进行的现代特殊教育,从教育思想、课业内容、培养方法、学制安排等诸多方面,都同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迥然有别。

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百业待兴,人才奇缺。在这一背景下,邓小平提出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随后,中国科技大学开设了少年实验班;全国不少高中也开设了少儿实验班。新乡市一中也开始探索,如何对有天赋、有潜能、智力超常的孩子,铺设一条缩短学制、快速成才、超常发展的高速路。

全国超常教育工作年会在新乡开幕

1989年,新乡市一中创办了我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超常教育实验班——新乡市第一中学少儿班。在超常儿童的鉴别与选拔上,一贯强调智力与非智力的双重因素,对学生的文化课、体能、心理素质及艺术修养等进行综合考查、全面评价。针对学生特点,少儿班实施“分层教学”“差异化教学”,最大限度地使教学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需求相匹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科目和级别走班上课。学生可以免修已经掌握的相关课程,允许学业超前、单科优异突出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修,学校实验室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支配时间进行动手实验。

新乡市一中还追求对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融为一体的综合素质培养,组建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举办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坚持立德树人,使学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19年,新乡市一中少儿班共培养了20届2569名毕业生。其中有50多人在全国理化生、语文、计算机等竞赛中获得个人一等奖和团体金奖;有60多名学生考取清华、北大,考取全国重点大学的比率达90%以上。少儿班毕业生中有近百人在国内外重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已毕业,多数已经成为党政军精英,生物、医药、电子科技等行业的中流砥柱。

全国超常教育工作年会在新乡开幕

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是由热爱英才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宗旨为在中国人才研究会的领导和支持下,探索英才的成长规律,推进英才教育的实践与立法,为繁荣中国英才教育与研究事业、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做出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