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多少恨》:愛恨本是一體,恨不休,愛亦不止

張愛玲的小說大多都有著物慾很高的女主和猥瑣且貪心的男主,比如《紅鸞禧》、《連環套》等,他們合起來共同演繹了一部又一部荒誕離奇的人間悲喜劇。

在這樣混沌的環境中,不得不說《多少恨》的男女主角簡直就是一股清流。

女主角虞家茵溫柔、清醒,既沒有把自己當做“女結婚員”四處去攀附權貴,更沒有挖空心思利用女性的魅力去獲得點兒什麼,她思想獨立,努力工作,孝順母親,在那個崩塌的年代獨守著自己的一份初心。

男主角夏宗豫事業有成、風度翩翩,雖然包辦婚姻下算不得一個好丈夫,但卻是個疼愛女兒的好父親,難得的是35歲了還沒油膩,從未想過用錢和特權去收買一個女人的心。

這樣的兩個人機緣巧合下一再相遇,總以為他們會是張愛玲筆下的例外,會有一個世俗的、圓滿的結局,沒想到最後還是落了個“蒼涼”的結局。

張愛玲《多少恨》:愛恨本是一體,恨不休,愛亦不止

1恨相遇太早

這是個物價瘋漲、風雨飄搖的時代,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可人們依然願意在這樣嚴苛的環境下去製造一點浪漫,比如,把電影院修得像王宮一樣。

電影院是假的王宮,電影是假的生活片段,可人們願意沉浸在這樣假的氛圍裡,去獲得片刻真實的安慰和同情。

此刻電影已放映多時,影院的廣告牌下面仍有一個秀氣的身影在徘徊等待,她就是女主虞家茵了。家茵在等她的朋友秀娟,等了許久不見蹤影,她知道“一定是不來了”,想退票,賣票的女郎卻說已經開演了,不能退票。

真是可惜了那為了買票而花掉的鈔票。

這時候,戲院門口停下了一輛汽車,車上走下來一位男子,這男子雖然像是歷經了無數的社會折磨,而蒙上了一重風塵之色,但看起來依然是“漂亮”的。

雖然有客滿牌放在門外,他還是進來了,問:“票子還有沒有?只要一張。”

原來和家茵一樣也是個隻身來看電影的人,不同的是他的“隻身”是事先安排,而她的“隻身”卻是臨時被迫。

售票員便向家茵說道:“那正好,你這張不要的給他好了。”

家茵和那男子對看了一眼,本來是件極其稀鬆平常的事情,兩人卻都被對方的漂亮搞得有點窘迫。

散戲之後從樓上下來,人太多,家茵被擠的站都站不穩,那男子幫她把旁邊的一個人一攔,她才微笑著彷彿有道謝的意思。男子非常紳士地提議開車送家茵回去,但家茵拒絕了,萍水相逢,實在擔不起別人這樣厚重的美意。

推門出去,電影短暫的安慰結束了,外面依然是那個亂糟糟的世界,人心惶惶,像是馬上要天下大亂了。

我們每天都會遇見很多的人,因緣際會也許還會和某些人說說話聊聊天,但是一轉身,我們都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中,“緣分”那是電視劇中才有的情節。

家茵步行回家,她獨自一人住在一個衖堂房子三層樓上的一間房,父母早年離婚,母親一個人住在鄉下,她獨自在上海賺錢奉養母親,雖然辛苦倒也還算自在。

可惜的是最近她失業了,天南地北投了很多份簡歷都沒有回覆,最後只好在秀娟的介紹下,做了夏公館的家庭教師。她的學生是一個可愛的八歲小女孩,名叫小蠻。

夏公館人際簡單,男主人終日忙於工作很少見到蹤影,女主人因為生病長年住在鄉下,偌大的夏公館只有女孩個她的傭人姚媽。

許是因為母親不在身邊,小蠻特別依戀家茵,只上了一天課就央求家茵:“老師!你明天一定要來的啊!”家茵就這樣和小女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一天,家茵去給次日過生日的小蠻買禮物,居然在商店遇見了那天看電影的男子,兩人都頓了一頓,輕輕的同時叫了出來:“咦?真巧!”

男子求她幫忙挑個小孩子喜歡的禮物,家茵非常細心地幫他挑選了一個洋娃娃,因為選禮物耽誤了很多時間,這次男子執意要開車送她,家茵為了能及時趕到夏公館沒有拒絕。

車子開到夏公館的門前,兩人同時下了車,原來這男子竟是小蠻的父親,夏公館的主人——夏宗豫。

這情景多像張愛玲在《愛》中寫到的那樣:

於千萬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好說,唯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那天,兩人切了蛋糕後吃著茶,嘴上雖然說著些關於孩子的話,但其實他們什麼話都不想說,心裡靜靜的。

張愛玲《多少恨》:愛恨本是一體,恨不休,愛亦不止

2恨相知太深

小蠻生病了,迷迷糊糊中喃喃說了一遍又一遍:“老師!老師!唔……老師你別走!”宗豫滿腹的心事像是找到了出口,他連夜跑到家茵家裡,請她搬到夏公館去住幾天照顧小蠻。

家茵的房間小而整潔,東西堆得滿滿的顯得有些侷促,但宗豫看著那些尋常的鍋碗瓢盆,覺得這才像是有人在這裡過日子的,不像他的家,一點人氣也沒有。

因為有了曖昧的氣息,再平常的瑣碎之物也變得有溫度起來,這才是宗豫幻想中家的樣子。

家茵在夏公館照顧小蠻期間,那個不靠譜的父親居然找上了門,看到夏公館的氣派,不禁“豬油蒙了心”異想天開地讓家茵開口向宗豫求個差事,他以為家茵和宗豫在談戀愛。

家茵知道他不是老老實實做事的人,斷然拒絕,沒想到虞老爺子惱羞成怒,狠狠地罵了家茵一頓,揚長而去。

家茵被父親氣的手腳冰涼,回到樓上卻看見姚媽在喂小蠻吃稀飯和皮蛋,因為醫生有過“恐怕會變傷寒,只能吃流質的東西”的囑咐,情急之下動手把盤子端開了。

姚媽卻因為被折了面子,嘀嘀咕咕地諷刺家茵:“我想害她(小蠻)幹嗎?我又不想嫁給老爺做姨太太!”

其實,至此,雖然家茵和宗豫的心頭都起了漣漪,但他們都非常剋制,畢竟宗豫是有太太的人,而家茵又絕對不可能去拆散別人的家庭,畢竟她的家庭就是被別人拆散的。

但姚媽可不這麼認為,她以為家茵和宗豫早就暗度陳倉了,又覺得家茵是新時代女性,不太好相與,趕緊收拾了包裹去鄉下找太太告狀。

一面照顧小蠻,一面應付難纏的父親,家茵管不了這許多,兀自拆了自己的圍巾給小蠻織手套,因為小蠻喜歡她圍巾的顏色。

宗豫有一搭沒一搭地和她聊著天。說到兩個人的年齡,她25歲,他35歲,十年的差距竟讓宗豫覺得自己有些蒼老了。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間的事。

趁著宗豫中途去樓下會客,家茵偷偷地把他壞了的手套補好了,一針一線像是要把自己的心事密密縫死一樣。

小蠻的病漸漸好了,家茵趕緊搬回了自己家,宗豫次日藉著感謝她的藉口上門探望。

家茵正在用洋油爐子煮母親從鄉下捎來的年糕,咕嘟咕嘟的煙火氣一下子就勾起了宗豫的飢餓感,家茵家裡只有一個飯碗,兩人湊合著用一個缺口的藍邊菜碗充當飯碗,竟也吃的心滿意足。

屋子裡香氣四溢,空氣中開始有了曖昧的氛圍,一日兩人三餐四季,原來世人求來求去,不過是想找一個能陪自己吃飯的人。

張愛玲《多少恨》:愛恨本是一體,恨不休,愛亦不止

偏偏這時家茵應徵廈門教員的事情有了回覆,她自己有些猶豫不決。

也許是怕家茵真的走了,宗豫突然大膽起來,先是說給家茵擦過衣服的手絹很香,再不去洗它,要留著做個紀念,這樣一番曖昧至極的話。

緊接著又約家茵同去看電影,家茵本來不想去的,卻被宗豫用了個小計謀騙了去。兩人閒聊的時候,宗豫終於說出了那句“怕你真的是想走。”

日子一天天過,總不會讓你事事順心,虞老爺子自己厚著臉皮求宗豫賞了一份工作,但他不是預支薪水就是張口借錢,在公司裡還處處拿著主人的派頭指手畫腳。

終於在又一次挪用了本應該捐給醫院的善款之後,宗豫忍無可忍,開除了他。

虞老爺子鬼迷心竅,為了永遠抱住宗豫的大腿,居然主動跑到夏公館去找從鄉下歸來的夏太太,和她說只要讓家茵進夏公館的門,家茵可以不要任何名分。

夏太太以為可以不用離婚了,喜出望外,叫了家茵上樓來同她說和,家茵被她的瘋言瘋語嚇到了,“二女侍一夫”這簡直就是對她的侮辱。

她轉身就想走,夏太太卻哭求道:“等我死了,你還不是可以扶正麼?……我也知道我配不上他,你要跟他結婚就結婚得了,不過我求求你等幾年,等我死了——”

家茵分裂成了兩個,一個想:“我希望她死!我希望她快點兒死!”另一個卻黯然微笑著望著她自己,心裡想:“你怎麼能夠這樣的卑鄙!”

最後她想到了小蠻,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和荒唐的父親,也想到了夏太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啊。

她終於下定了決心:“你為他想,你就不能夠讓他的孩子恨他,像你恨你的爸爸一樣。”

她接受了廈門教員工作的邀約。

臨走前她假裝輕描淡寫地跟宗豫告別,她說:“我預備去跟我表哥結婚了。”宗豫本來還想爭取些什麼,卻被家茵冷漠的態度拒之千里,那一刻他才知道原來冷比熱更能灼傷人心。

張愛玲《多少恨》:愛恨本是一體,恨不休,愛亦不止

3恨世無常,總成空

家茵是25歲的時候遇見宗豫的,按理說不算早了,就是現在,25歲也早可以談婚論嫁了。

可惜,遇見他的時候,他的家裡還有個明媒正娶的妻。

一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娶來的妻,一個患著重病、纏綿病榻的妻,一個把“妻”這個頭銜看的比命還重要的妻,一個和自己完全沒有感情、更不懂得自己的妻。

可妻畢竟是妻,只要妻在,再好的感情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的。

所以,恨只恨相遇太早。

其實那個時代娶幾房姨太太也是正常的事情,別說那個時代了,哪怕是現在,只要你有足夠的資本,不是照樣還有太太爭寵,搶生長孫,貴妃被廢這樣的豪門軼事嗎?

可是家茵是絕不肯這樣將就自己的人生的,哪怕那個男人鐘意於她,哪怕總有一天她會坐上“正室”的椅子,但是,

如果開頭的時候便是潦草而不公平的,這樣的開始還有意義嗎?

現實生活中遇到過很多為愛犧牲的女孩,她們會主動為對方找很多借口,比如,他也是迫不得已的,他有他的難處,我再等等吧,遲早有一天他會全身心的愛我。殊不知一開始便不被認真對待的愛,往往也會有個潦草而蒼涼的結局。

宗豫懂家茵的心思,所以他從來沒想過委屈家茵,他一直想給她的是完完整整的愛情和地位。

所以才會在虞老太爺主動提議願意讓女兒為妾的時候異常憤怒,這不僅是對他的侮辱,更是對家茵的侮辱,是對他們之間愛情的侮辱。

家茵也是懂宗豫的,他不願意宗豫成為父親那樣的人。雖然宗豫夫妻二人感情不睦,雖然夏太太長期住在鄉下,可是作為親生女兒小蠻依然很愛自己的母親,她害怕父親與母親爭吵。

如果宗豫成為父親那樣的人,小蠻會是另一個自己,小蠻會像她痛恨父親那樣痛恨宗豫,這是她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她只能離開。

有時候我想如果不那麼堅持,如果沒有那麼懂得彼此,如果一個願意妥協,一個再霸道一點兒,他們是不是就能不用錯過了?

可是如果彼此之間沒有那麼深刻的懂得,應該也就沒有那麼深沉的愛戀了吧?人生多無奈,不允許你有一點點貪心。

所以恨只恨相知太深。

張愛玲《紅樓夢魘》中曾經寫到:

“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恨亦是遺憾。

一場美好的邂逅,只能以遺憾收尾,想來多少讓人有些惆悵,不過再看看張愛玲筆下那些婚姻中的女子,又有幾人真的歡樂呢?這樣一想,又為家茵感到慶幸。她終於不用成為宗豫的“蚊子血”或者“飯粒子”了。

感情真的是很玄妙的東西,需要太多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既然相遇太早,既然無人祝福,那就讓這一場愛慕悄悄落幕吧。

雖然我丟了你,但是幸好我沒有丟掉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