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林工精神登上《新華日報》頭版頭條

東臺林工精神登上《新華日報》頭版頭條

接力五十載,織就黃海之濱綠飄帶

—— 東臺6.8萬畝鹽鹼地蝶變國家森林公園的背後

這是一個非凡的奇蹟!54年前,一群拓荒者走進草木不生的東臺沿海,在含鹼量2‰的瘠薄之地上種樹造林。半個多世紀以來,十任書記和場長,一代又一代林工,把青春、夢想與希望深植荒灘,繁育出華東平原最大的人工生態林,給黃海之濱繫上了一條美麗的“綠飄帶”。這是一個綠色的夢想!刈草墾荒,逐綠築夢,層林疊翠。在中國的生態版圖上,東臺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也許只是針尖大的一個綠點,但就是這個綠點,防沙控鹼、淨化空氣、蔭庇百姓,成為沿海灘塗上一道堅不可摧的綠色屏障。

這是一座精神的峰巒!荒灘上,與樹一起種下的,是信念。唯有植樹志常在,敢教荒灘變綠洲。進入新時代,林場人守林護綠,百折不回,以實際行動守護著綠水青山,久久為功。

東臺林工精神登上《新華日報》頭版頭條

造林,鹽鹼地上綠樹紮根

“那地方草都不生,能長樹?”1965年,巴益宏接到組織任命赴離家20公里外的海邊組建東臺縣林場時,親友們都搖頭。時任東臺縣鄉鎮負責人才7個月的巴益宏說:黨讓幹啥就幹啥!

和副場長巴益宏一樣堅定的,還有黨支部書記李漢裕:“如果樹好栽,還要我們來?”林場領導班子6人、職工18人,這支拓荒隊橫下心:種樹!

莽莽荒灘,沙塵飛揚,鹽霜泛白,飛鳥不棲,僅有鹽蒿和白茅,要在這裡種活一棵樹,難!“喝溝塘鹹水,睡茅草地鋪,抬腳沒路,只有沒過腳脖子的沙土。”對巴益宏當年那段生活,兒子巴建華至今難忘。

6.8萬畝荒灘怎麼變林場?該種什麼樹?探路者們經過各種嘗試,一度希望渺茫。

1968年,林場迎來畢業自當時南京林學院的首位大學生朱龍山。技術分析、栽種試驗,最終,他們鎖定耐鹽鹼、成活率高的刺槐,將其作為林場的“先鋒”樹種。

時間一長,刺槐生長慢、成材率低、經濟效益不高的弊端愈發顯現。曾任場長的葛元才說:“看著這些長不大的‘小老樹’,心裡急啊。”

探尋還得繼續。從蘭考捎回的泡桐苗立不了根、漆樹苗讓人過敏難耐……他們又盯上了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首批苗栽下去,沒幾天就被鹽鹼‘燒’死。”朱龍山用水杉枝條扦插,林工們小心翼翼澆水漫灌、放水再灌,用柴簾為幼苗遮陽。當羽毛般的新葉萌出,林場沸騰了!

竹子、意楊、銀杏……林場人一路探索、苦幹實幹,讓越來越多適生樹種在鹽鹼地上紮下了根。

造林,不是隻有林工們在奮鬥。東臺市三倉鎮梅壽芝老人,1982年從泰州離休後隻身來到林場,搭草棚、接雨水、開荒地,18年如一日義務植樹15萬株,捐出退休金28萬元。梅老去世後,骨灰就灑在林場,遠在外地的兒子梅紅將每年祭拜父親的日子定在植樹節這天。林場管理員張鐵鎖說,梅老不僅是植樹志願者,更是扛起綠色旗幟的精神傳播者。

每一份付出,終不會被辜負。在如今的黃海森林公園內,水杉林面積佔35%,銀杏大道成為“網紅打卡地”。一代代林工,用篳路藍縷的苦樂年華,成就荒灘上的遼闊綠蔭。

東臺林工精神登上《新華日報》頭版頭條

護綠,守“三保”不丟“林”魂

春來新綠初展,枝頭吐蕊;夏至枝繁葉茂,蒼翠濃郁;秋起紅了水杉,黃了銀杏;冬臨銀裝素裹,以雪為花。坐在林場辦公室,林業科副科長、來自巴蜀的三峽移民馮坤喬推窗就能擁抱四季美景。眼前這片森林,種之不易,守之更難。

上世紀80年代,為改良樹種、疏通水系、鋪設道路,時任場長兼黨總支書記的沈幫勤扛著風險,提出大膽設想——申請貼息貸款100萬元!貸款一到位,新機械開進林場……短短几年,改造低產林兩萬餘畝!

記者找到一組數據,截至1990年,東臺林場累計創造效益775.17萬元,每年向社會提供木材近1000立方米、竹子30萬擔、苗木800萬株……數字是計算出來的,但林場人改造自然、綠化灘塗、改善生態的貢獻卻難以計算。

2002年,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有人把視線瞄向林場,欲借“開發旅遊”之名,行毀林漁利之實。當時的黨總支書記、場長陳存觀頂住壓力,果斷收回新東區已轉讓出去的林地。“陳場長帶著我們以及300名民工‘上前線’,用鋼釺撬開凝成塊的沙土,50萬口土塘、50萬株樹苗,僅用11天,8300畝林地一次性全部栽種結束。”至今仍守在綠林深處的張鐵鎖回憶道。

1993年至2002年,國家全面推行企事業單位改革,林場發展面臨新形勢。東臺林場屬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而因砍伐樹木須嚴格按照核定指標,林場的經營又無法完全市場化。“保國有林地、保林木資源、保職工利益”,經過廣泛徵求群眾意見,沈幫勤提出的“三保”之策得到上級批准。

林地國有,這條紅線不可逾越!“當時不少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實行‘事改企’,將產權賣給個人,或將所有權承包給個人。我們承受住壓力,保住林場,才有了今天的森林公園。”沈幫勤由衷感慨道,“有人說我們‘抱著金飯碗討飯’,但事實證明,那些沒能守得住的林場雖然獲得短期收益,但林被毀了,蓄林量迅速萎縮。”

守正創新,“林”魂不丟。林場人堅守綠色不動搖,賡續傳遞生態文明建設的正能量。

東臺林工精神登上《新華日報》頭版頭條

轉型,不賣樹木賣風景

時代的發展賦予林場人新使命。2004年,東臺林場獲批為省級黃海森林公園。林場與公園,保護和開放,林場人努力的目標,不僅是創牌,更重要的是放大綠色效應。

向著更高目標,林場人不斷攀登。“創建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們的新夢想。”接過接力棒,現任場長徐長柏信心滿懷,可當他走進省林業部門彙報工作時,創建構思卻被否決了。

“為啥?對照國家級森林公園評定標準,黃海森林公園還有兩個‘不夠’,一是歷史人文底蘊不夠,二是沒有森林景觀、唯一性獨特性不夠。”這些話,句句敲打著徐長柏的心。

林場人沒有洩氣,他們圍繞創牌開展規劃,打造景點、完善基礎設施、豐富旅遊產品、塑造文化品牌、開啟生態特色景觀建設。2010年,規劃總面積10.5萬畝的東臺沿海林場建設正式啟動。

不久後,時任國家林業局場圃總站站長、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辦公室主任的楊超前來考察,認為黃海森林公園可以申報國家森林公園:“在鹽鹼地上栽種這麼大的人工生態林不容易,將這麼大面積的森林保護住不容易。”

2010年6月,遊客接待中心建成開放,創建序幕正式拉開。責任、使命、擔當,在創建國家森林公園這條新路上,新一代林場人同樣是“拓荒者”。走進這片6.8萬畝的森林,海林景區4.2萬畝、海濱景區2.6萬畝,森林覆蓋率超90%,活立木蓄積量21萬立方米,負氧離子濃度平均達3800個/立方厘米,這裡擁有652種植物、342種野生鳥類、30餘種獸類……

2015年,黃海國家森林公園創建成功,次年獲批國家4A級景區,2018年獲批省生態旅遊度假區。去年,黃海森林公園遊客量達200萬人次,同比增長30%,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正在鹽城東臺落地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