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大山”壓松鼠,“老爹”如何出招挽敗局?

“三座大山”壓松鼠,“老爹”如何出招挽敗局?

距離上市不過半年時間,三隻松鼠就“跌落神壇”,三季度業績大“變臉”,淨利潤下滑超過50%,相比業績“變臉”,更為尷尬的是“變臉”原因。

10月29日晚,三隻松鼠發佈2019年三季報,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淨利潤下滑50.95%,受到市場關注。

1

業績“變臉”的原因

三隻松鼠日前公佈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三隻松鼠2019年第三季度營收為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3.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921萬,較上年同期下降50.95%。

三隻松鼠2019年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234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06%。

三隻松鼠曾發佈預告稱,淨利減少主要是今年較上年同期政府補助減少4403.53萬元。

“三座大山”壓松鼠,“老爹”如何出招挽敗局?

招股書顯示,2014年至2018年間,5年間時間三隻松鼠合計獲得了1.2億元補助。2018年僅“電子商務扶持資金”一項,三隻松鼠就獲得了4265.05萬元,該項目也是過去幾年中的最大一筆政府補助。隨著政府補貼減少,三隻松鼠淨利潤出現斷崖式下跌。

2

過於依靠互聯網電商

除了政府補貼減少,三隻松鼠淨利潤下滑的還來自於自身造血能力的缺失。通過貼牌+第三方代銷模式,三隻松鼠在短時間能迅速崛起,然而隨著互聯網紅利消失,這種模式卻在“反噬”三隻松鼠。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三隻松鼠的銷售費用上漲47.52%,主要是第三方電商平臺的服務費用和物流快遞費用提升。儘管第三方電商平臺的費用支出在攀升,嚴重依賴電商平臺的三隻松鼠對此卻沒有任何議價能力。

2019年半年報顯示,來自第三方電商平臺營業收入為39.98億,佔總營收的88.62%。“渠道單一影響了三隻松鼠的業績,利潤這塊很明顯受到了影響”,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電商渠道的特性是促銷活動特別多,這對三隻松鼠利潤的侵蝕也是非常明顯的。朱丹蓬指出,與洽洽食品、良品鋪子相比,三隻松鼠在渠道多元化方面比較弱,這也是其最明顯的短板。

3

食安危機是模式硬傷

食品安全,這似乎又是三隻松鼠的又一硬傷。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作為食品業的上市公司,食安問題是最敏感的企業紅線。但現實中往往事與願違,三隻松鼠因貼牌+代工模式,引發了不少起食安事件。

依靠著代加工模式,輕資產模式的三隻松鼠得以迅速崛起,但是達到一定規模和體量之後,代加工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最大的問題在於其無法對生產流程進行把控,從而無法確保產品的品質。

2019年5月16日,證監會發審委員會問詢方向也大多集中於此。例如“核心環節自主、非核心環節外包”開展生產經營的模式,要求回答供應商選取標準、管理制度以及追責機制,供應商規模、生產能力與發行人採購數量的匹配性等問題。

此外,發審委還問詢,在原材料採購、食品檢測、生產及添加劑添加、儲存、運輸、保管等各環節的產品質量及食品安全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並得到有效執行。

在某消費投訴平臺中,關於三隻松鼠的投訴量超過一百起,投訴原因基本為食品發黴變質、食物內有異物等食品質量問題。

三隻松鼠頻頻發生的產品問題,實則是模式硬傷。

“三座大山”壓松鼠,“老爹”如何出招挽敗局?

4

三座大山

面對業績、渠道、產品組成的“三座大山”,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的壓力可謂山大。

利空因素交織必然映射到資本端,作為持有大量三隻松鼠股票的既得利益者,無論於人於己,章燎原都應積極謀變,尋求新出路。

從目前看,章燎原首先應反思的是:往期粗放打法,究竟能否適應時代。

看到政策鼓勵,就以政府補助粉飾業績;面對電商紅利,便傾力付之一炬;發現產品多元趨勢,就趨之若鶩;追求規模利潤,就選擇貼牌+代工模式。在執行力方面,章燎原堪稱一流。

問題在於,政府補助遲早會退出;電商紅利被吃盡也只是時間問題;產品專業度不足,出現食安問題也是必然;模式漏洞,更為企業帶來種種隱患。

通過“輕模式”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馬雲選擇了讓阿里巴巴精耕細作,由輕做重。反觀章燎原,三隻松鼠上市後,選擇繼續在輕模式下高歌猛進。從這個角度講,相比“企業家”馬雲,章燎原更像一位“商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決定三隻松鼠命運的,無疑是章燎原這位“松鼠老爹”。

消費升級下,愈發成熟的市場和消費者面前,粗放激進的模式已沒有生存空間。經濟新常態下,伴隨著新經濟的持續發力,巨大的發展張力正在滲透中國產業的每個細胞。具象到企業層面,就是眼下這場轟轟烈烈的新國貨運動。

顯然,三隻松鼠的原有模式、思想、路徑都有待革新,這是其演繹上市價值的關鍵,更是卸下肩上“三座大山”的根基。

“三座大山”壓松鼠,“老爹”如何出招挽敗局?

5

零食企業的三季報

事實上,不只是三隻松鼠,其他小零食企業的三季報也不好看。

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三隻松鼠、鹽津鋪子、好想你、洽洽食品等6家小零食企業已發佈2019年三季報。

今年前三季度,多家小零食企業營收增速放緩,其中包括好想你、洽洽食品、來伊份、鹽津鋪子;有友食品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更是較上年同期出現了12.96%的下滑。

而單就第三季度而言,三隻松鼠淨利潤腰斬,來伊份、好想你的淨利潤也分別下滑24.58%、13.72%。不僅如此,好想你今年第三季度的扣非淨利潤還較上年同期大跌245.11%,為-999萬元。

今年第三季度,百草味收入業績同比增長逾30%,環比提速明顯;好想你本部實現收入2.1億元,同比下降10%,下滑幅度相比上半年有所放緩,業績方面預計仍然虧損,期待後續逐步調整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小零食企業面臨的挑戰正在加劇,一方面是如何跟上行業快速發展的腳步,另一方面則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數據顯示,2006年-2016年,我國零食行業的總產值由4240.36億元增長至2.22萬億元,增長幅度達422.51%,預計到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值將接近3萬億元。面對這樣一塊巨大“蛋糕”,各企業紛紛搶食,競爭加劇。

“零食行業門檻較低,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同質化、食品安全問題等。隨著行業進一步發展,一些中小企業很可能會被淘汰或被吞併,零食行業或將迎來一輪洗牌。”一位食品行業人士分析稱。

而對於三隻松鼠來說,即將到來的“雙十一”又能否讓其打個翻身仗呢?

來自:雲掌財經APP部分素材來自首條財經、中新經緯;首圖來自雲掌財經,其餘圖片除特殊標註外,均來源於攝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