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擴容是利好還是利空?

二十二點九度


有不少投資者說,股市的擴容是件好事,因為擴容,可以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可以使得更多的科技公司上市得到上市融資的機會。但是對於股市擴容的這件事情的看法,市場上也有另一半對立的投資者認為:股市擴容,會使得股市產生一定的抽血效應,要是在市場上沒有增量資本干預,市場上對於股市的抽血效應就會更加明顯了,同時也會加速股價的下跌?



我們回望一下A股的歷史,可以發現股市場的擴容步伐真的很快,尤其是近年來的擴張速度更為驚人。股市自從成立之後,短短30年裡,到目前為止,兩市已發展到3700多家上市公司,而且擴容的速度好像並沒有慢下來。我們再看先美國股市,美國股市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在經歷這麼長時間之後,美國股市才發展到8000只左右股票,相對而言,美國的股市擴容速度還是非常緩慢的。對此,有很多投資者就會覺得,以A股的擴容速度來看,到最後會造成欲速則不達的效果,股市未來的發展將會變得越來越疲倦。


對此,筆者的觀點是:股市的擴容在一定程度上,對公司的大股東是有利的,未上市公司的價值只有1個億的情況先,一旦可以上市成功,該公司的價值將會從1個億上升到10個億,100個億,甚至更多。而公司上市之後,僅僅是用兩到三年的禁售期,公司的股份將會全部解禁,一旦解禁成功,又將會誕生無數的千萬富翁。僅僅是這麼簡單的解禁,就可以看得出:公司擴容是對公司大股東是出奇的利好,他們才是市場上真正的受益群體。

而擴容對於廣大投資者而言,肯定是不好的。因為市場上會隨著上市企業數量的增加,市場上可供選股的股票數量也會越來越多,而整個市場上的資金總量會不會因為擴容而增加呢?答案是不確定性,市場上的資金不一定會隨著上升公司的擴容而增加,因為市場經濟不一定可以跟得上社會的發展,所以在一定程度可以把市場總量資金在一段時間內看作是固定的,換句話來說,上市企業可能越來越多,但是他們能夠籌集的資金有可能會越來越少,因為市場的擴容會對市場資金產生了較大的稀釋作用。當然,假如要是在牛市中出現市場擴容的情況,有外部資金的不斷注入,市場的價格可能會被不斷抬高,資本市場忽視和淡化,投資者對於擴容的態度也可能會被淡化。



而目前市場由於資金力度的不足,導致大的行情處於是震盪下行階段,加上在今年6月末推出的科創板試點,科創板基金千億資金早已提前預售,在一定程度上,也給A股總量資金造成一部分的分流,而現在如果A股再搞大擴容,想必對股市抽血影響會更大。市場上,盲目快速擴容,真正的危害不僅僅是中小股東的利益,對市場信心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當然,如果想要市場健康穩健的發展,除了放緩IPO的速度,提高IPO的質量外,還要求增加再融資、定向增發的通過的難度,使市場有個喘息的機會。


雲鋒招財魚


從前你爸媽只有你一個兒子,不但你爸媽痛愛你,還有你爺爺奶奶也痛愛你,你童年過得很幸福。後來,你爸媽又生了一個弟弟,你爸媽為了更好照顧你弟弟,對你關愛沒以前那麼用心了。過了一年,你爸媽又造孽生了一個弟弟 ,你爸媽更要辛苦賺養家了,基本上都不怎關愛你了。

過了二年,你爺爺奶奶生病了,你們家庭更加困難了,最可恨的是,你爸媽越窮越見鬼,竟不加制約又給你生了個妹妹,這個妹妹不但愛哭,還經常生病。

你爸媽身心疲倦,根本沒精力照顧你們4個孩子,你長大了,漸漸不服家庭約束了。你學會偷東西了,還經常打架,學會撒謊。你二弟也跟著你學壞了。後來你們膽子越來越大,竟搶劫殺人了,你被判死刑,你弟被判死緩。

這就是股屎,你不小心被退市,你二弟ST罷了……


大廣東金水哥


最近證券市場的一大熱點新聞就是,證監會換帥,但是上一任證監會主席在任期間,讓新股IPO變成發行的常態化,在任期間發行了700多隻新股,給兩市增加4萬億左右的市值,股市的擴容也是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但是股市發行新股擴容到底是利空還是利好呢,下面我說說我的觀點。


針對市場結構

如果市場較為弱勢,本身市場缺少資金,沒有願意參與這個市場,如果這個時候再不斷擴容發行新股,肯定對於市場而言是構成利空的,由於新股上市後會出現連續漲停的現象,會有大量資金參與申購,即使目前申購新股可以先不用繳納資金參與申購,但是一旦中籤後,需要繳納資金獲得股份份額,發現一兩隻可能對於市場而言並無影響,但是長時間的一直髮現,會吸引到大量資金的買入。

市場的上漲本身就需要資金推動,如果市場資金大量去買入新股,自然對於弱勢股市而言是構成利空。

這是新股上市對於資金的影響,然後上市後連續漲停結束後,新股開始正常交易後,也會吸引資金的參與買入,打個比方原來1億買10只股票,現在要1億買13只股票,自然前面拉昇個股比後面拉昇起來容易。

所以市場擴新股擴容在市場較弱時候,本身市場是存量資金博弈的情況下,肯定對於市場構成利空的。

如果市場較為強勢,不斷有新增資金開始入場的情況下,市場擴容對於資金的失血來說可以起到一定彌補作用,由於市場好,賺錢效應極佳的情況下,反覆不斷有資金入場,短時間也很難對市場造成營銷部,並且這個時候發行新股可以完成雨露均霑的局面,資金的分散投資,對於市場的衝擊也相對較小。

所以市場擴容基本上以利空為主,如果市場處於強勢狀態很難對公司造成利空,但是要說對市場能夠構成利好很難解釋。

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評。


道破天際


股市大擴容絕對是利空。尤其在制度不健全的中國股市,大擴容就是行情走熊的重量級殺手。

首先,從18年看,市場為什麼熊了一年實際和上半年搞獨角獸大擴容有關。外部因素有但資金不濟和預期不明朗是市場走熊的主因。

其次,19年這波修復性行情為什麼進行不下去實際上和市場大擴容預期有直接關係。科創板分流資金不說,就是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發新股較18年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過會率連續100%。說句實話就是在全市場搞變相的註冊制。

第三,沒有制度約束。上市的公司作假欺詐又會捲土重來。現在一些新三板的公司都在紛紛轉板,想在主板登陸。如此以來,新股堰塞湖將無窮無盡。而且,人為把關不嚴又必將造成垃圾公司大量充斥市場。這個市場不跌反倒不正常了。

第四,管理視角和管理藝術缺乏。管理層一邊大發新股一邊給市場打氣。可市場不是三歲小孩,沒有實質利好,即使官話喊了千遍又誰人相信。管理視角漠視投資人的合法利益,這個市場沒有投資功能,行情怎麼能長期走好走牛。

最後,科創板推出也要結合中國股市的實際。比如規模和質量,制度建設和賠償等。一方面要考慮擴容後市場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制度創新。如還是按照原來的老思路,只注重融資功能而不注重投資功能。那科創板註定難以成功。


歷史正義審判


5月30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本週的兩家擬上市公司全部順利過會,擬在主板市場上市,這是自證監會第十八屆發審委上任以來,連續7週上演的IPO過會100%率。面對A股如此快速擴容,坊間褒貶不一。

有人說,股市大擴容是件好事,這會增加市場的流動性,讓更多的科技企業上市。還有人則認為: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股市大擴容,這會對股市產生抽血效應,如果沒有增量資金的介入,一下子又要來圈這麼多錢,股市能不下跌嗎?

實際上,A股市場這幾年擴容速度實在驚人,A股從建立到現在短短的三十年時間己經發展到三千七百多家上市公司,縱觀美國股市在二百多年時間才發展到八千多家,雙方相比A股的擴容速度已經夠快的了。為此,很多投資者認為,以A股這樣的擴容速度,會欲速則不達,股市未來趨勢反而會越來越疲弱。

對此,我們認為,股市大擴容對於公司的大股東有利,本來公司上市前價值只有1個億,一旦成功上市後價值從1個億變成10個億,100個億。而一旦成功上市後,只要通過二三年的禁售期,新股解禁之後將會誕生無數千萬富豪,所以股市大擴容對於上市的大股東是特大利好,真正的受益者。

而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肯定是利空。因為上市企業數量增加後,股票多了,而全社會的資金總量就這麼多,也就是說上市企業越來越多,本身就能融到的資金也會越來越少,對資金起到了較大的稀釋作用。當然,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牛市當中,股市大擴容這樣的利空可能會因為有源源不斷的外圍資金入市,而被不斷上漲的資本市場所忽視和淡化。

目前A股是震盪下行,之前科創板也要在今年6月末推出,科創板基金千億資金早已提前預售,必定會給A股造成資金分流影響,而現在如果A股再搞大擴容,由會對股市產生極大的抽血作用。盲目的快速擴容,真正傷害的不僅是中小股民,也會對市場的信心造成極大衝擊。當然,我們除了要監管層放緩IPO的速度,提高IPO的質量外,還要求增加再融資、定向增發的通過的難度,使A股市場有個喘息的機會。


不執著財經


股市大擴容對於某些人是特大利好,對於二級市場投資者是特大利空,所以股市大擴容站在不同角色來看是利好還是利空看法就不一樣了。

股市大擴容對誰是特大利好呢?

股市大擴容也就是拼命的IPO發行,大家都知道IPO最為收益的自然就是準上市公司變成真正的上市公司,一旦準上市公司成功上市後公司的價值就是真正的變現了。公司上市錢價值只有1個億,一旦成功上市後價值從1個億變成10個億,100個億的價值。從而可以知道對誰最收益了,自然就是對於公司大股東,一旦成功上市將會誕生多少千萬富豪,所以股市大擴容對於上市的大股東就是特大利好,真正的受益者。

股市大擴容對誰是特大利空呢?

股市大擴容對於股票市場是好事,增加市場的流動性,讓更多的公司上市;但對於中小股民投資者卻是特大利空消息;股市大擴容就是抽血,那這個血液就是中小投資者口袋的錢,中小投資者的錢都被IPO抽掉換成了垃圾股市,從而中小投資者換成了垃圾股份到賬市場缺錢,股市缺錢沒有資金推動股價,股市出現持續的殺跌,股市持續的殺跌造成股民投資者虧損累累;股市大擴容對於投資者是特大利空。

股市大擴容對於那些準上市公司,對於準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是特大利好,唯獨對於股民投資者屬於特大利空,股市大擴容抽血導致股市缺資金,從而出現跌跌不休的行情,讓股民投資者血本無歸;近幾年的A股就是由於大擴容導致A股人均虧損50%以上。


老金財經


5月30日,證監會發布公告;本週的兩家志在主板上會的企業全部順利過會。這是自證監會第十八屆發審委上任以來,連續7週上演的IPO過會100%率。面對A股如此快速擴容,坊間褒貶不一,有人說;股市大擴容對於股票市場是好事,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讓更多的科技企業上市。還有人說;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股市大擴容,這會對股市產生“抽血”效應,沒有增量資金的介入,一下子又來了這麼多圈錢的,能不下跌嗎?那麼到底市場是如何對待A股的快速擴容,小編認為;A股從建立到現在短短的三十年時間己經發展到三千七百多家上市公司,縱觀美國股市在二百多年時間才發展到八千多家,雙方相比A股已經夠大的了。欲速則不達大家都懂,但有多少人真正能體會到它的精髓。特別是目前A股震盪下行且科創板開板在即,這個時間窗口IPO過會率一再高企。使得整個市場熊長牛短形象,抽血效應更為明顯。盲目的快速擴容,傷害的不僅是中小股民,也會對市場的信心造成打擊。A股目前還有許多急需完善的地方,但絕不是為某些企業大股東圈錢而去急速擴容。過快的擴容不僅是中小股民投資者的利空,更是我大A股市場的大利空。



梁安樵夫


當然大利好啊!太利好了。首先,利好上市的公司老闆,圈到錢了,變富翁了,可以移民、高消費了;其次嘛,利好當地啊!公司上市圈到錢了,工人工資可多發一點了,擴大點生產也可多招點工人了,何況老闆最受益,怎麼也要高消費些(雖然很多老移民,但總有不少時間呆公司的。)對當地發展不是很好?!再就是對交易所、國家利好啊,稅收怎麼也多收些了吧!解決點工人用工也不錯啊。

當然,對股民來說,可就“大利好”得嚇人了,不斷圈錢上市,很多為上市業績做假!高價發行,上市變臉長期下跌等等!雖可選公司多了,但一不注意可能就選到長生生物、新城控股這樣的公司,那可就跳樓也沒地方去!所以新股大發行上市,對別人都是利好,唯對股民利空當頭,遠遠大於利好的。


星光90035601


這要看你怎麼擴容,如何擴容了!如果是有條理並且適當的擴容, 那麼市場是可以接受,並且利好市場繼續發展的。可是你如果是漫無目的,瘋狂的擴容,那一定是利空市場,對於投資者有打擊的!!


1990年12月19日,隨著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市的第一槌響起,新中國的證券市場悄然開啟。當天,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8只,從“老八股”開始,到第一個千股,市場耗時十載;到第二個千股,又走了10年,第三個千股卻只用了6年。而2017年就有438家公司完成IPO並登陸A股,數量創歷史新高!!但是我們卻發現這幾年的A股市值跌了40%多,所以2018年大肆放緩IPO,僅僅登錄不到100家上市企業,真的是冰火兩重天!

股市的擴容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是好事,只要一旦上市,那麼圈錢,融資,抽血就是大概率的事件!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就是極大的利空!特別是對比美國花了200多年的歷史才創造了8000多家上市公司,完善了優勝劣汰的系統。而A股僅僅花了28年的時間,就製造出了3600多家上市公司!但結果就是欲速則不達,使得整個市場熊長牛短!!


所以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A股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就比如註冊制和退市制的實行和試點就是一個勢在必行的舉措。決不能漫無目的的擴容,卻沒有有效的退市呼應!!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股市大擴容對上市企業是利好,對廣大投資者可能是利空 。

因為大擴容,會讓更多的企業通過審核制和註冊制上市融資,使資本市場上市的企業多了,股票也多了。雖然股票多了可給投資者更多的選擇股票的機會,但股票價值卻低了,讓投資者對股票可能的點望而生畏。

尤其是上市企業增加之後,股票多了,而全社會的資金問題只有這麼多,也就是上市企業越多,本身能夠融到的資金就會越少,對資金起到較大的稀釋作用,還有可能將股市其他資金瓜分走的可能,影響所有資本市場股票的價值的上升,更會影響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信心。

很明顯,資本市場是一口大水塘,水量(資金)是一定的,當魚(股票)少的時候,活動範圍寬,魚生長得也快,而如果放很多的魚,而水量不增加,則可能很多魚就難以成活,甚至會缺氧而死。資本市場大擴容就如同這種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