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桃源一中校長出席教育部新聞發佈會 常德經驗亮相全國

厲害了!桃源一中校長出席教育部新聞發佈會 常德經驗亮相全國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厉害了!桃源一中校长出席教育部新闻发布会 常德经验亮相全国

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校長燕立國介紹桃源縣第一中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直播鏈接:教育部新聞發佈會

紅網時刻常德10月30日訊(記者 鄭江暉)10月29日10點,教育部召開發佈會,介紹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副司長馬如林,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朱超華,江西省教育廳巡視員何建洋,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校長燕立國出席發佈會。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主持發佈會。

作為唯一地方學校代表,燕立國從學校視角介紹桃源一中食品安全工作的有關情況。具體如下:

厉害了!桃源一中校长出席教育部新闻发布会 常德经验亮相全国

桃源一中。

一、後勤即感情,食堂即課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育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我校致力於推行素質教育,將身體素質發展作為學生綜合素質之首,食品安全工作更是重於泰山。

食堂是學校立德樹人的隱性課堂,不但為學生健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而且為學生豐潤情感、豐沛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給予了積極的引領與塑造。

我們學校的新生第一課就在食堂。新生入學,讓新生和家長先在食堂吃一頓飯,感受桃源一中食堂的伙食質量和服務意識。

為了照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我們開設了“特殊窗口”“特色窗口”。“5元餐”十多年來不曾調整價格,因為最困難的孩子,我們也要讓他吃飽、吃好。為了引導學生少吃路邊攤垃圾食品,學校經常舉辦食品健康知識講座。現在,校門口流動攤擔生意蕭條,數量明顯減少。為了選出一種最好吃的大米,學校校長帶領紀委、工會、學生代表、家長代表、老師代表、後勤負責人等組成評審團,把參與投標大米標上序號,蒸熟了,一種一種嘗。米粉行業裡,有些商家會為了增重而摻水,口感會變差。為了讓孩子們吃到最好吃的米粉,食堂工友每天半夜去米粉廠守候,米粉出廠後第一時間運回學校。桃源一中的每一頓飯都透露出對學生滿滿的關愛。

去年,因食材價格下調,意外產生了40餘萬元利潤,學校堅守食堂“保本不盈利”的承諾,及時返還給學生。這一不經意間的動作,引起了媒體關注,《光明日報》特地來我校採訪、報道,拍攝的視頻經廣泛傳播後,引得大量畢業生跟帖、轉發,全網點擊量突破4億人次,中央主流媒體紛紛報道,我校意外成為“網紅”,學生們也受到“誠勤”校訓的洗禮。

二、強化基礎建設,搭建平臺支撐

為了給學生提供安全、優質、貼心的餐飲服務,學校一直捨得花錢,捨得用人,從不將就湊合。

食堂配備全自動一體化洗碗機,確保餐具衛生。採用“藥好食安”“手機APP充值”微信互動平臺,及時主動接受職能部門對學校食品安全的監管,回應家長和社會的關注。“明廚亮灶”工程,真正做到了“食品安全看得見”。

厉害了!桃源一中校长出席教育部新闻发布会 常德经验亮相全国

桃源一中學生在食堂裡“跑飯”。

三、嚴格制度管理,築牢堤壩防護

為了確保食品安全與健康平價,我校食堂一直沒有向社會甩手承包,而是學校統抓統管,校長負總責,分管副校長負主責,總務科下設膳食組專管食堂商店,做到層次清晰,條塊分明,職責到位,運轉高效。

嚴格規範供貨渠道,對入圍資格企業的生產現場、加工設施、倉儲條件、產品檢驗設施、質量安全檢測指標等進行嚴格考察,商店輔食一律到一級批發商採購,減掉中間環節,杜絕了“關係戶”“劣質品”的出現。

為了提升服務能力,提升飯菜品質,學校食堂主動聘請市縣食安辦、藥監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專業人員到我校督查、指導,並對員工進行培訓。定期開展“員工技能大賽”,激勵員工們苦練內力。精心編制每週食譜,努力做到食物結構合理,營養均衡。商店裡方便麵最好賣,利潤也高,但是不營養,我們擔心孩子用它代替主餐,堅決下架。

桃源一中一直把食品安全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從未發生食品安全責任事故,被評為全市食品衛生A級單位、湖南省學校餐飲服務示範食堂、湖南省食品安全示範學校。2018年、2019年,湖南省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培訓活動連續兩年在我校進行。

我們更欣喜地看到,每到畢業季,總有學生給食堂師傅寫感謝信,不少學生畢業多年還留念學校食堂,回訪母校不忘去嘗一嘗食堂的味道。

獎牌就是品牌,讚譽勝過榮譽。我們將繼續深入實踐,不斷探索創新,為履行立德樹人的神聖使命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