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通报两起“1+1+8”污染防治攻坚战驻区督察典型案例

10月30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通报两起“1+1+8”污染防治攻坚战驻区督察典型案例,涉及聊城和枣庄。

其中,督察组在聊城市开展驻区督察发现,聊城市有关部门、县(市、区)对打击不合格油品工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力,黑加油站点和非法流动加油车普遍存在,不合格油品充斥市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加剧了环境空气污染。

聊城市货运量大,公路运输占比高,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其中柴油货车数量占10%。据了解,柴油货车尾气排放对全市机动车SO2、NOX、PM2.5和VOCs排放总量贡献比例分别达35%、50%、40%和21%。此外,作为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聊城市每日过境车辆高达6万辆,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影响聊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车用油品质量尤为关键。

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黑加油站点、非法流动加油车屡禁不止;成品油监管机制未发挥有效作用;工作推进不力,排查流于形式。

督察组在枣庄市开展驻区督察发现,峄城区峨山镇大量矿山非法开采,有关部门台账不明、监管不力,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峄城区峨山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开采、加工企业众多。2013年以来,根据枣庄市统一要求,峄城区逐步对41处矿产开采企业进行了关停,全区仅保留大明山、莽山2座手续齐全的合法矿山,峨山镇所有矿山都在关停之列。近年来,受建材市场石料价格暴涨影响,峨山镇各类非法开采、加工、储存、运输山石资源现象层出不穷,进一步加剧了山体生态破坏,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

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露天矿山监管排查不清,台账不明;露天矿山非法开采、加工项目关停不力;大量山体遭到破坏,修复治理停滞不前;督察整改敷衍应付,石料运输扬尘问题依然突出。

(大众日报记者 方垒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