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縣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永興縣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永興縣碧水小學

永興縣位於湖南省東南部、郴州市北陲,轄11鎮4鄉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工業集中區。縣域總面積1979.9平方公里、總人口71.1萬,是郴州市第二人口大縣,系黃克誠大將的故鄉,享有“中國銀都”美譽。全縣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89所,其中完全中學3所(含民辦1所),初級中學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3所(含民辦3所)、完全小學85所(含民辦1所)、教學點73個,特殊教育學校1所。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82881人,其中初中27422人,小學55459人;共有初中教師1766人,小學教師3017人。近年來,永興縣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以改善辦學條件、強化隊伍建設、提高教育質量、推進教育公平為重點,不斷夯實基礎,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永興縣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永興縣高亭中心小學書吧閱讀課

​強化領導 加大投入 讓每一所學校煥然一新

永興歷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擺上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議事日程。先後出臺《永興縣建設教育強縣規劃綱要(2011-2020年)》《關於加快建設教育強縣的決定》《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決定》《關於進一步加快教育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城區中小學校幼兒園佈局專項規劃(2011-2030年)》《農村學校“十三五”佈局專項規劃》《城區中小學化解“大班額”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優化佈局。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的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每年至少召開2次會議,集中研究解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監督檢查評估機制,督導評估結果直接與相關單位績效考核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掛鉤。落實“三個增長”要求,將義務教育經費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在財政預算中單列,並逐年增加。近八年來,共計投入資金86993.5萬元(其中縣本級38993萬元),新建學校3所,改擴建學校135所,新增校舍面積336092平方米、體育運動場館面積27960.97平方米,新增實驗室、功能室772間,新增教學儀器設備4202.6萬元、圖書52.12萬冊、計算機9074臺,新增學位20635個,化解大班額班級564個。按照“鄉鎮自籌50%、縣財政引導獎補50%”的辦法,將103所村小、教學點全部修繕一新。積極推進湖南省標準化學校建設試點縣項目,投入3.1億元,建成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9所,創建合格學校130所,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113所。投入1.1億元,更新升級教育裝備,成功創建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縣。

永興縣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永興縣黃泥小學音樂現場

創新機制 配強隊伍 讓每一個團隊都有標杆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增員培優”計劃,近八年按編制標準補充新教師2161人(其中音體美科學信息教師326人),小學師生比達1:19.4,初中師生比達1:14.1。編制出臺《永興縣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6-2020)實施細則》,培訓教師5萬餘人次,被列為全省首批“國培計劃”項目縣、全省師德養成教育示範項目縣,成立教師發展中心,被列為郴州市唯一的湖南省2017-2019教師發展中心轉型發展試點單位。加強學校“領頭人”隊伍建設,建立星級校長評選制度,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交流輪崗試點,交流教師校長1696人(其中音體美科學信息教師165人)。加強人文關懷,提高教師待遇,設立鄉鎮教師工作補貼、邊遠山區教師津貼,實施教師安居工程,確保教師待遇不低於公務員標準,激勵引導廣大教師安心從教、潛心育人。

永興縣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永興縣黃泥小學閱讀課

陽光辦學 力促公平 讓每一個孩子平等受教

“讓永興的每一個孩子得到尊嚴和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永興教育工作的目標追求。縣人大出臺《關於加強農村寄宿制小學建設的決定》,全縣每個鄉鎮都至少建有一所農村寄宿制小學,方便農村留守兒童就學,在各鄉鎮創建“留守兒童之家”示範點(校)30個,著力為農村留守兒童打造學習、成長樂園。推進“全納”教育,創辦九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學生生活費全部納入城市低保全額補助,6至14歲三類殘疾適齡兒童入學率各項指標達80%以上。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保障工作的意見》,按照政府投入和公辦校接收為主的原則,把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問題統籌納入政府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體系,義務教育階段每年安排1800名左右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近入學。大力開展“陽光辦學”,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劃片招生制度,從2014年開始,省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將招生計劃的40%分配到各初中學校,今年提高到50%,重點向農村學校傾斜,對一些特殊群體給予特殊關注。

加強管理 提升內涵 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對村小、教學點實行捆綁式一體化管理,村小、教學點的常規管理、課程計劃、質量檢測、檢查評估以及校本教研、區域內師資調配等,一律由各鄉鎮中心校負責組織實施,與全縣同步。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五好小公民”系列主題活動、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先進單位和個人評選等活動,開闢了黃克誠公園、黃克誠故居等德育基地,聘請了法制副校長、校外德育輔導員,2016年被列為全國家長學校建設試驗基地,並通過舉辦心理輔導教師培訓班、邀請家長參加家長學校教師教學比武活動等,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工作網絡。秉持“閱讀立人”目標,與香港“閱讀·夢飛翔”文化關懷慈善基金會、深圳天圖教育基金會等公益組織開展戰略合作,採用“建、培、引、學”四維模式在全縣大力推廣閱讀教育。按小學不低於20冊/人、初中不低於25冊/人的圖書配備標準,在全縣建好並開放校園休閒讀書吧131個,其中義務教育學校116個,並通過“閱讀立人”微信交流平臺和校園閱讀節、千人誦讀、惠民書展、捐贈讀書卡、名家系列講座、閱讀頒獎禮等系列讀書活動,讓閱讀教育成為該縣促進教育均衡、提升教育內涵的重要舉措。2014年,《中國教育報》對該縣閱讀教育經驗予以大力推介,同年,永興縣閱讀教育榮獲全省教育創新獎,為當年郴州市唯一獲此獎項目。(劉志文 曾慶輝 李巧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