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同比下降9.58%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30日電 據中國黃金協會網站30日消息,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為275.35噸,與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4.97%。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768.31噸,與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9.58%。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同比下降9.58%

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為275.35噸,與2018年同期相比,減產14.40噸,同比下降4.97%。另外,進口原料產金77.83噸,若加上這部分進口原料產金,全國共生產黃金353.18噸,同比下降5.27%。

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768.31噸,與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9.58%。其中:黃金首飾523.25噸,同比下降2.90%;金條154.95噸,同比下降26.51%;金幣10.90噸,同比下降39.78%;工業及其他79.21噸,同比下降3.28%。國內黃金首飾、金條、金幣以及工業用金需求均呈下降趨勢。

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礦產金產量排名前五的省(區)為山東、河南、雲南、內蒙古和甘肅,礦產金產量合計98.18噸,同比下降5.87%,礦產金產量佔全國比重為42.65%。雖然受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清退等因素影響,部分省份礦產金產量仍有下滑,但下降速度已趨緩,第三季度全國礦產金產量環比增長7.70%。進入三季度以來,黃金價格持續上漲,黃金礦山普遍加緊生產;同時,雲南、內蒙古和青海等省(區)內重點黃金礦山相繼完成探礦或技改恢復生產,其礦產金產量也實現大幅增長。

進入三季度,國內黃金消費疲軟。其中,黃金首飾消費在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2.05%,未能延續上半年同比增長趨勢。從消費類別來看,普貨品類黃金首飾依然佔據絕大部分比重,而輕克重、高附加值的精品類黃金首飾逐漸得到消費者和經銷商們的青睞。金條消費方面,重點企業及商業銀行仍是金條銷售的主力軍,但三季度價格上漲導致民眾投資者謹慎觀望,重點企業及商業銀行金條銷量也出現下降。此外,黃金價格的上漲也使得工業用金企業需求量減少。

2019年前三季度,上海黃金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5.49萬噸(雙邊),同比增長10.71%,成交額16.91萬億元,同比增長26.40%;上海期貨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7.08萬噸(雙邊),同比增長213.84%,成交額22.65萬億元,同比增長268.36%。

中國黃金協會指出,我國自2018年12月至今已連續10個月增加黃金儲備,合計增儲105.75噸。截至2019年9月底,我國官方黃金儲備為1948.32噸,位列全球第7位。(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