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鹏,一个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暖心医生

“患者没有贫富贵贱,来到医院就是向医生寻求帮助的,我们就要像亲人一样看待!”

这是王永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理念。

王永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王永鹏是陕西宝鸡凤县中医医院的外科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处处以患者为中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始终在平凡岗位上,完成着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朴实愿望,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尤其是贫困群众,更是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王永鹏,一个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暖心医生

怎么对待家人就该怎么对待患者

从成为医生那一天起,他便遵守着“大医精诚、大医习业”的职业追求,二十多年来王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他眼里,患者没有富贵贫贱,他们来到医院都是想得到医生最有效的帮助,他们相信医生的医术可以帮自己解除病痛,才把自己的病痛毫无保留地陈述给医生,如果你不精于业,不勸于学,怎么有能力替病人排忧解难,又如何实现医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天职。

王永鹏,一个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暖心医生

在他眼里,患者的生命安全始终应该放在医生工作的第一位。“医者仁心”,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医生应该秉持的职业道德,工作中他时刻把患者的困难记在心间,尤其面对贫困患者,他总是设身处地帮他们解除身体上的病痛,同时也会尽全力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有时遇上生活确实有困难的病人,他会悄悄地拿自己的钱为病人送药买饭。他经常这么讲给科里的年轻医生:“什么样的医生算好医生?我认为把患者看成家人的医生就是好医生。如果是你的家人生病了,你会怎么对待家人,就应该怎样对待病人。”在科室里,他以身作则履行着共产党员的示范作用,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带动大家积极参加健康扶贫工作,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带科室里的年轻医生下乡义诊,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和贫困人群看病。

王永鹏,一个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暖心医生

步行一公里山路把老人背上救护车

这应该是王主任从医二十多年很平凡的一天,早上交接班时间,他接到了贫困户老李打来的电话,说是家中的老人生病,已经三天粒米未进。王主任一听当即联系医院的救护车辆,以最快速度赶到了老李家中。老人看起来身体极度虚弱,王主任通过询问诊察后,初步诊断老人患肠梗阻,需要住院治疗。老李家中除了老伴之外别无他人可以搭手。见此情形,王主任二话没说,背起老人送到了救护车上,在最短时间内把老人送到医院接受治疗,为老人赢得了时间,减轻了病痛。科室的同事听说这事儿,依然是被触动,因为主任在背起老人的那一刻又完全忘了自己也是一名患者,他的血压高得让大家担忧,可惟独他自己却忘了这茬儿。

王永鹏,一个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暖心医生

其实同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就在不久前,医院安排医护人员前往何家坪村去接一名贫困户患者。由于连续降雨,山路湿滑,救护车无法上山,见此情景,王主任又步行到贫困户家中,把生病的老人背着走了1公里多泥泞不堪的山路,才接到了救护车上返回医院。在此后的入户随访中,这位老人不断提起此事儿,拉着王主任的手夸赞他是好好医生,跟自己家人一样是最亲的人。

王永鹏,一个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暖心医生

老人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谢意,可王主任却不好意思起来。他认为医生不仅要做好救死扶伤人民健康守护人,更要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好儿子。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当地贫困户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联系上王主任,有困难总能像家人一样,第一个先想到能关心帮助自己的人就是王主任,熟悉又亲切,毫无距离感。

王永鹏,一个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暖心医生

天冷了,该给老庞送棉衣暖鞋了

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王主任总是冲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他所签约的每一个村民都成了他的家人,尤其是对因病致贫及家中有特殊困难的村民们,他更是关怀备至。就像老李家,在他心里,自己和老李一样,对老人有责无旁贷的守护义务,所以面对病痛中的老人他毫不犹豫的充当起亲人的角色,也正是因为王主任平时对老李一家的关心和牵挂,才会让老李的家人也不把他当外人,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就找王主任。

王主任不光牵挂着贫困群众的身体健康,对他们的衣食冷暖、吃穿用度事事都放在心上。秋风起时天气转凉,王主任忘记自己值了24小时班的辛苦,一大早交接完工作就带着准备好的厚衣服和鞋子来到了贫困户老庞家里,老庞一人独居,随访时王主任发现他过冬缺衣少袜,仅有的几件也太过单薄。他从家里找出厚衣服、棉鞋打包好抓紧给老人家送来过冬御寒。

王永鹏,一个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暖心医生

王主任在健康扶贫工作中不仅对自己的签约对象关怀备至,而且对其他组的贫困群众也是满腔热血的去服务。王主任擅长治疗压疮,当有贫困患者需要这方面的治疗时,他义不容辞的帮助治疗。为此,他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对这类病人进行回访和上门治疗。

500元感谢费辗转的故事

马场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贫困村民,常年卧床不起,家里经常不好意思让签约医生到他的病床旁去查体,感觉自家的人“脏得实在没人样了,怕旁人看了膈应!”但作为签约医生这是职责,每次医生到病床前了解情况,家属都会劝说,但医生查体发现患者有大面积压疮,必须治疗。起初,家属不同意住院治疗,就邀请王主任到家中服务。

王主任上门诊治一次后就主动承担起了这位特殊患者的家庭医生,从此后他定时上马场为患者免费送药治疗。大雪封路车进不去,王主任徒步前行;下大雨了车上不来王主任淋着雨出诊。看着王主任一次次辛苦出诊,其家人实在看不下去,最终同意让病人住院做系统治疗。像这种连家人都想放弃的特殊贫困患者,在王主任看来,他一样应该得到尊重与爱护,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

人生而平等,不分贫富贵贱,样貌美丑。

王永鹏,一个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暖心医生

这位患者入院后,王主任亲自带领科室人员积极为她做精心治疗,患者因精神原因卫生状况极差,每一次换药,王主任都是亲力亲为,在他眼里,这位病人就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小群体。在他的带动下,科里的护士长和护士们也对这位被家人都想放弃的病人给予特殊照,为她清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看着自己长年邋遢的女儿在王主任和同事们的照料下,终于“像个人样”了,家属们也被深深地感动。老实憨厚的村民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非要硬塞给王主任500元钱,让“给科里的同事们买点好吃的”。王主任却有些生气了,他立马推回家属的手。

<strong>

王永鹏,一个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暖心医生

这500块钱对于这一家人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自己只是完成一个医生该完成的工作而已。可固直的家属为了补偿王主任免费送药的情义,又偷偷将500元钱给王主任充成了话费,王主任知道后,只能将500元钱交到了医院办公室,院领导不得不带着慰问品和王主任一起把钱退回到家属手中。看着眼里闪着泪花的患者家属,院领导劝说他们:“情义可以接受,但违规的事大家都不能干!”

王永鹏,一个把贫困群众当亲人的暖心医生

世界上最珍贵的是人的生命,生命的载体首先是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有爱的能力,生命也才有了更多意义。王永鹏用医者的仁心仁术,为他接诊的患者铸起健康的防护墙,更是用医者的大爱温暖了一个个身处弱势的生命,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用一颗真诚的心,在健康扶贫的道路上铺写出新时代的感人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