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卡扎菲?

風亂語


這話放到2015年,阿薩德確實懸了,那個時候真危險!

隨著美國大軍在10月28日,全面從敘利亞撤軍,俄敘聯軍與庫爾德武裝達成了和解協議,俄敘聯軍10萬大軍全面的進入到敘利亞北部、東北部庫爾德武裝控制區,這意味著敘利亞政府軍在打了8年內戰後,終於最後收復了佔到敘利亞領土30%的庫爾德武裝控制地區。這標誌著敘利亞大規模內戰將徹底結束一段時間。

對於現在的敘利亞政府軍來說,就是兵強馬壯,除了俄羅斯提供大批導彈、坦克等武器,伊朗提供了大批量的輕武器,還有至少3萬名俄羅斯軍隊,10萬人伊朗革命衛隊,什葉派武裝勢力全力支持!也就是說敘利亞政府軍不單單自己擁有50萬大軍,還有俄羅斯和伊朗這兩個強國全力支持,特別是武力支持,這幫助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牢牢坐穩自己俄位置,提供了重大幫助。

現在敘利亞政府軍,包括敘利亞絕不是那個西方國家,包括美國、以色列就敢輕易開火和打擊的,甚至妄想推翻敘利亞這個政權。而在2015年,西方偽造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美國聯合北約要動手之際,確實那個時候,阿薩德總統很危險了,將很可能步卡扎菲的後塵。但是俄羅斯和伊朗緊急聯合出手,幫助了敘利亞政府軍起死回生,不僅消滅了境內所有的武裝分子,還收復了敘利亞大部分領土。

相比敘利亞成功絕不是卡扎菲能比的!卡扎菲最大失敗地方在於拋棄了俄羅斯,拋棄了全世界。而敘利亞堅持在俄羅斯、伊朗的支持下,所以西方要想幹掉敘利亞總統基本不可能了。


出鞘


卡扎菲和巴沙爾,雖然都是本國的威權人物,並被美軍列為了攻擊對象,但是,卡扎菲僅堅持了八個月就成為了美軍的刀下亡魂,而巴沙爾卻歷久彌堅,在堅持了九個年頭的抗美鬥爭之後,不但未倒,甚至還把手伸向了其以前都控制不了庫爾德地盤。這當然是有原因的:較之卡扎菲,巴沙爾佔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因此,他不僅未步卡扎菲的後塵被美軍幹掉,相反還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首先,較之得罪了安理會四大常任理事國的卡扎菲,巴沙爾擁有“人和”的優勢。

1969年9月,卡扎菲發動“九月革命”,推翻的就是親美的伊德里斯王朝。因此,可以說,卡扎菲上臺就得罪了美國。之後,卡扎菲馬上和蘇聯打得火熱,因之也被美國所代表的西方列強所排斥。1988年英國上空的洛克比空難發生之後,倫敦更是直接被英國定義為了支持恐怖行動。也就是說,英國自此也將卡扎菲列為了死敵。此外,卡扎菲通過多年的經營,依靠其境內豐富的石油,積累了足額財富後,進而就把觸角伸向了臨近的非洲國家。眾所周知,非洲很多國家以前都是法國的殖民地,只不過是在二戰後,他們才獲得了獨立資格。然而,獨立後的這些非洲國家,仍和法國在經濟、政治、文化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卡扎菲的強勢介入,無疑是動了法國的奶酪。結果,法國很自然地開始將卡扎菲視為了眼中釘,並因之成為了利比亞戰爭中首先對卡扎菲動手的先鋒。

然而,就在美國、英國、法國先後對卡扎菲懷恨在心的時候,卡扎菲自己卻想向西方敞開胸懷了:不僅自廢了核武功,甚至在2003年還主動承認對洛克比空難負責,賠了27億美元……卡扎菲向西方列強轉向,自然讓繼承了蘇聯衣缽的俄羅斯大為不爽,以至於西方列強大兵壓境利比亞之際,卡扎菲呼籲莫斯科的幫助都未得到切實的回應。

相反,敘利亞的巴沙爾,不僅獲得了聯合國五常之一俄羅斯空天軍的支持,而且還得到了中東地區性軍事強國伊朗地面部隊的大力支持,甚至就連美國的北約盟友土耳其,也在和巴沙爾暗通款曲,從而讓巴沙爾一直堅持到了今天。

當然,巴沙爾之所以有那麼多的朋友,也是因為巴沙爾比卡扎莫抗打的多。卡扎菲治下的利比亞,基本上還是部落社會的原始形態,所以,其所謂的軍隊基本上只是依靠重金聘請來的非洲僱傭軍。因此,在反對派及歐美軍的強大軍事壓力之下,卡扎菲在短短八個月的時間裡,就被打得橫死街頭。而敘利亞的巴沙爾,從其空軍英雄父親手中接過來的軍隊,本就是一支打過多次中東戰爭的現代化軍隊。再加之巴沙爾繼承其父衣缽後,勵精圖治,從而不僅讓國內矛盾得到了一定緩解,甚至經濟有了很大發展——其所推動的改革一度被外界譽為“大馬士革之春”,結果,巴沙爾擁有了很多鐵桿的支持者,奠定了自己長期與美國為敵的堅實基礎。

其次,較之位於北非、石油資源豐富的卡扎菲,位於中東戰略要地、國家石油不多但好鄰居不少的巴沙爾,擁有極大的“地利”優勢。

眾所周知,列強想控制石油資源,一直是中東戰事不斷的根本原因。利比亞國土面積高達176萬平方公里,這巨大的國土面積上,蘊含著豐富的石油資源——相比沙特等產油大國都一點也不遜色 。而敘利亞只是彈丸小國,國土面積僅區區18.5萬平方公里。雖然,其國土東部也有油田,但能讓敘利亞自給自足就相當不錯了,其價值相對利比亞豐富的石油資源,基本屬於可以忽略不計了。 所以,國大油多的卡扎菲懷壁其罪喪了命;國小油貧的巴沙爾則因禍得福——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缺少玩命搶油的動力,最終得以堅持到了今天。

其實,俄羅斯拼死也要幫助敘利亞,也是因為敘利亞擁有另外一個“地利優勢”:敘利亞處於中東重地,是俄羅斯和美國兩個大國角逐的前沿陣地,所以,這裡有俄羅斯在中東的唯一軍港——塔爾圖斯海軍基地(2018年,作為對俄羅斯庇佑的回報,敘利亞政府為俄羅斯免費續簽了50年的基地使用合同)。該基地西臨地中海,扼守聯通地中海和黑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西端,對於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向地中海滲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藉助地利之便,敘利亞擁有了數個支持自己的好鄰居。敘利亞不僅有俄羅斯的支持,在周圍鄰國,也有地區性軍事強國伊朗的支持,鄰國黎巴嫩真主黨更是能舉全體之力給予其幫助,甚至在關鍵時候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都能打擊沙特的油輪來“圍魏救趙”。正是在這些好友的幫助之下,敘利亞政府軍才在堅持了四年之後等來了俄羅斯的空天軍, 並且在此後的戰爭中逐漸取得了優勢。

最後,巴沙爾之所以能夠撐到現在,也是因為俄羅斯及時地意識到自己在利比亞犯了錯誤,因此,在烏克蘭事件之後,莫斯科就果斷地向敘利亞地區派出空天軍幫助巴沙爾穩定住了局勢。而且,利比亞難民對歐洲的影響,也讓歐洲各國對敘利亞難民保持了極高的警惕性——不再願意幫助美國打爛敘利亞。這兩點,都是卡扎菲用生命給巴沙爾帶來的翻盤機會,更是巴沙爾佔了時間在後的 ”天時“之利。

利比亞戰爭,美軍繞過國會的限制打著北約的旗號幹掉卡扎菲,深深地刺痛了俄羅斯人,俄軍開始整軍備戰:2012年,俄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紹伊古出任俄國防部長後,不僅開始抓緊時間對俄軍的裝備進行更新,同時俄軍的指揮體系及作戰方針也進行了重大調整。與此同時,2014年發生的烏克蘭事件,則徹底讓俄羅斯無論是精英還普通民眾全部終於明白: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並不符合西方列強的利益,俄羅斯只有再分裂成十五個小國才會讓西方列強感覺到安全。因此,俄羅斯空天軍果斷在2015年9月底出擊,不僅打出了俄羅斯人自己在中東地區的戰略空間,同時也保住了巴沙爾的地位。

此外,要用女人子宮佔領歐洲的卡扎菲,用事實教育了歐洲各國,同時也在客觀上幫助了巴沙爾。利比亞戰爭期間,由於歐洲對引入難民的後果估計不足,結果導致大批利比亞難民湧入了歐洲,造成了社會動盪等無數的問題。因此,歐洲絕對不希望利比亞難民的故事在敘利亞戰爭爆發後再次上演:現在,300多萬難民已向北湧入土耳其境內,對歐洲安全的威脅絕對是現實的。因此,歐洲各國不僅極力安撫土耳其作為屏障擋住敘利亞的難民,同時還希望美國立即結束敘利亞戰爭,以便敘利亞難民及時返鄉。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大家都在重複著前人的故事。所以,美軍希望能夠在敘利亞再現利比亞戰爭的輝煌。然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吸取了卡扎菲的教訓之後,無論是巴沙爾、俄羅斯、土耳其、伊朗還是其他歐洲國家,都在敘利亞戰爭中採取了不同與利比亞戰爭中的反應措施,於是,較之卡扎菲,擁有了”人和、地利、天時“之優勢的巴沙爾,就走出了完全不相同的一條路,並沒有成為第二個被美軍扳倒的卡扎菲。


郭宣翻譯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和俄羅斯總統普京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肯定不會成為下一個利比亞總統卡扎菲,不但不會成為卡扎菲,而且還有可能成為美國在阿拉伯世界實行顏色革命以來,第一個沒有被打倒的阿拉伯國家總統,主要原因與俄羅斯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

有俄羅斯做靠山,巴沙爾的總統地位穩如泰山,打一個比較恰當的比喻,現在的敘利亞,就好像是俄羅斯的親兄弟,有什麼困難,俄羅斯都會盡力幫助他,比如22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普京在索契舉行的談判一樣,俄羅斯作為敘利亞安全擔保國,所有問題一力承擔。如果不是這樣,老狐狸埃爾多安根本不會老老實實地坐下來簽訂備忘錄。

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的最後一個橋頭堡戰地,境內的赫梅迷姆空軍基地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是俄羅斯必須捍衛的海外領地,因此,任何國家想動巴沙爾政府,就等於和俄羅斯過不去,以北極熊的性格,一定和對方戰鬥到底。

俄軍駐敘利亞赫梅迷姆空軍基地

從2015年受邀進入敘利亞戰場反恐以來,俄羅斯軍隊忠實地履行了大哥的責任,在付出重大傷亡之後,保住了巴沙爾政權,在聯合國旗幟鮮明的揭穿西方國家制造的“白頭盔”化武事件,捍衛敘政府軍的正義。可以說,沒有俄羅斯的付出,美國政府絕不會放過這個少數什葉派執政的總統,現在的巴沙爾早就成為第二個卡扎菲或者是第二個薩達姆,根本不會等到現在。

2018年,敘利亞與俄羅斯又續簽了50年基地使用合同,敘利亞的命運與俄羅斯緊緊綁在一起,換句話說,現在誰與敘利亞過不去,就等於和俄羅斯作對,誰想謀殺巴沙爾-阿薩德,就等於謀殺普京的兄弟,與世界第二個核大國作對,所有國家都要掂掂份量夠不夠,美國政府也會三思而後行,在戰場上,西方所有國家的士兵都不會和俄軍做正面衝突,都怕激怒了北極熊,招來不測之禍。

俄羅斯特種兵在敘利亞戰場執行任務

巴沙爾政府在俄羅斯軍隊幫助下已經收復了75%的國土,雖然土耳其入侵邊境,但是對巴沙爾政權難以構成致命威脅,雖然庫爾德武裝不太服從政府命令,但威脅不到巴沙爾總統執政地位。敘利亞政府現在的處境與2013、2014年相比較有天壤之別,只要與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卡扎菲的遭遇就永遠降臨不到巴沙爾頭上。當然,俄羅斯的付出也有回報,一,主持正義,提高了俄羅斯國際威望;二,經過實戰,證明俄製武器的戰場實用性,賣出了大批俄製武器。

一般來說,在國際上,一個國家只要取得安理會其中一位常任理事國做擔保,做靠山,國家就不會出現大問題,即使出現問題,也不會遭滅國之災。敘利亞和另一個國家(CX)證實了這一點。


夢裡青山1


所謂成為下一個卡扎菲,無非是和卡扎菲的下場一樣,眾叛親離,然後被反對派武裝擊敗,橫屍街頭。從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就有人不斷談論這個話題,但時間已經表明巴沙爾.阿薩德要遠比卡扎菲幸運,他會成為阿拉伯之春騷亂中唯一獲勝的國家元首。
(巴沙爾視察前線)

卡扎菲之所以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眾叛親離。在利比亞國內,卡扎菲家族的貪婪和腐敗已經讓利比亞民眾感到不滿。沒有人願意為卡扎菲家族效力,利比亞曾經引以為豪的免費醫療,住房等公共基礎設施,福利待遇在卡扎菲執政晚期虛有其表。不僅如此,卡扎菲的嚴酷統治引起了不少中產階級,東部人和宗教界人士的不滿,這也難怪利比亞內戰暴發後卡扎菲手下的官員們紛紛倒戈叛變。

卡扎菲本人的性格非常冷酷,翻臉不認人。總參謀長哈夫塔爾在乍得內戰中被俘,他居然說:“我不認識他。”結果哈夫塔爾在2011年成了叛軍重要首領。就連與卡扎菲一起發動九一革命的尤尼斯也背叛了卡扎菲,可見卡扎菲留不住利比亞的人心。

在國際舞臺上,卡扎菲口無遮攔,囂張狂妄。利比亞本來就不是一個大國,卡扎菲卻不顧國情對周邊的鄰居們下手。他打算合併埃及和利比亞,干涉乍得,烏干達,馬裡,尼日爾的戰爭。這導致卡扎菲戰敗之後沒有任何國家敢接納他。而他得罪美國和西方更是不自量力,直接把自己送上了斷頭臺。就連莫斯科方面也覺得卡扎菲這種狂人不適合做自己的盟友。因此,卡扎菲捱打的時候沒有任何國家願意幫他。


(卡扎菲)

相比之下,巴沙爾.阿薩德雖然子承父業,是個二世祖。但他彬彬有禮,做事誠懇,為人低調,絕不會在國際舞臺上大鬧一番。儘管巴沙爾後來也得罪了西方,但巴沙爾的基本盤要比卡扎菲穩固的多。

巴沙爾的父親給他留下了一支共和國衛隊,敘利亞武裝力量的指揮權也在巴沙爾手中。巴沙爾還有一群阿拉維派人的支持,基督教徒,無神論者,遜尼派中產階級也對他忠心耿耿。這就是巴沙爾為什麼能撐到俄羅斯出兵,而卡扎菲卻在不到半年之內兵敗身亡的原因。

此外,阿薩德父子懂得與俄羅斯,伊朗合作的重要性,還在黎巴嫩內戰後大力支持真主黨武裝。阿薩德父子施恩於天下,所以才能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後獲得伊朗,俄羅斯,真主黨的支持,這要比淪為孤家寡人的卡扎菲強得多。
(巴沙爾視察前線)

如果是在2018年之前喊巴沙爾下臺,那麼還可以理解,畢竟當時政府軍還沒有把土地連城一片,局勢還不像現在這麼明朗。但要是在今天,敘利亞政府已經控制全國70%的土地和絕大多數人口的情況下還老調重彈,未免有些可笑。


朱興子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卡扎菲,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不會成為下一個卡扎菲,敘利亞經過八年抗美戰爭,得到了俄羅斯,伊朗各國的支持,獲得了初步的勝利,讓恐怖分子積極敗退,




石緣72602140380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和卡扎菲並非同道中人。

巴沙爾是敘利亞前總統阿薩德的次子,早年在西方接受過高等教育,曾希望自己做一名好的牙科醫生。但世事無常,隨著其長兄的英年早逝,巴沙爾被其父確定為繼承人,並在後來擔任了敘利亞總統。

和卡扎菲不同的是,巴沙爾一身書卷氣,他致力於國內教派和民族和解,並準備和西方在內的很多國家發展友好關係。而卡扎菲呢,由於個性大過張揚,行事風格也飄忽不定,不僅在阿拉伯世界朋友不多,而且還把世界主要大國都得罪光了。


結果,利比亞在西方挑唆下內戰爆發,西方國家趁機落井下石,終致卡扎菲被叛亂分子抓住,並被殘忍的殺害。而敘利亞發生內戰後,其國內始終有很多人在支持巴沙爾,並有一支作風頑強、絕對忠於巴沙爾的武裝部隊。所以,在俄羅斯參與之前,巴沙爾政府雖然很被動,卻堅守了4年多之久。這足以說明巴沙爾相比卡扎菲,支持他的民眾還是非常多的。確實,在敘利亞政府軍中,就有非常多和巴沙爾不是同一教派的人來參加。西方把巴沙爾塑造成暴君,暴君在外部勢力的圍攻下,怎會有如此多的民眾去支持他呢?

俄羅斯和敘利亞一直是傳統盟友,於情於理和為了戰略利益,普京也不能對巴沙爾見死不救。所以,在敘利亞內戰爆發4年半多之後,俄羅斯於2015年9月終於出乎介入敘利亞內戰了。自此以後,敘利亞問題出現重大轉機,巴沙爾政府也轉危為安,並不斷擴大掌控敘利亞的範圍。

如今,巴沙爾政府已掌握了敘利亞大部分領土的控制權。隨著美軍勢力逐步撤出敘利亞,巴沙爾的領導地位也更加穩固。可以說,巴沙爾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真的不容易,這既有俄羅斯、伊朗等國際上的支持,也和他自身不懈的努力分不開的。

現在,阿盟已重新承認了巴沙爾在敘利亞合法的領導地位,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宣佈不在尋求推翻巴沙爾政權。因此,巴沙爾的領導地位自內戰以來,得到了空前的鞏固。應該說,巴沙爾今後面臨的形勢還會更好,他怎麼會成為下一個卡扎菲呢?

性格決定命運。巴沙爾並非西方國家宣傳的是什麼惡魔,他從來沒傷害過敘利亞民眾,他是敘利亞盡職盡責的領導人。如果巴沙爾真遭到了卡扎菲那樣的下場,那這個世界對他就真的太不公平了。


高山流水116820061


巴沙爾是“阿拉伯之春”唯一一個沒有倒下的政權,這其中當然離不開俄羅斯、伊朗的大力支持,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卡扎菲不同,巴沙爾不是一個獨裁者。

巴沙爾受過高等教育,是個開明的領導人。他從父親手裡接過權杖後,馬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政治上實行敘利亞式民主,釋放政治犯,打擊腐敗,允許民眾發聲。

經濟上推行九個五年計劃,吸引外資、改善民生,打破壟斷、大力推進經濟改革。

外交上,巴沙爾積極參與阿拉伯和地區性事務,與伊朗、伊拉克建立了良好同盟關係,並主動修復與西方關係。

更為重要的是巴沙爾娶了一個遜尼派老婆,說明他不是一個宗教主義者,這獲得了很多遜尼派民眾的好感。

雖然在西方制裁下,巴沙爾的改革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效,但他的行為獲得了民眾的認可。

在敘利亞內戰初期,巴沙爾的支持率還是比較高的,除了什葉派外,還有德魯茲派、基督教徒、包括遜尼派的社會精英及富人,都是巴沙爾的堅定支持者。

這也是在俄羅斯、伊朗介入前,巴沙爾能堅持四年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再反觀卡扎菲,從北約轟炸利比亞到反對派攻破蘇爾特,卡扎菲僅堅持了半年時間。並且卡扎菲敗退的黎波里時,追隨者僅百把人。

逃到家鄉蘇爾特,連收留卡扎菲的鄉親都沒有,連家鄉的父老鄉親都不待見,由此可見卡扎菲是多麼的不得人心。

最後說說朋友的事,卡扎菲不僅把五常得罪個遍,與周邊國家也勢同水火。說白了,就算卡扎菲想流亡,都沒有國家會接納,所以他落個慘死的下場並不奇怪。

而巴沙爾的情況則完全不同,除了有俄羅斯、伊朗、伊拉克等盟友外,還有不少其他背後默默支持的“朋友”。

比如五常裡的東方大國,大國過去20年裡只用了5次一票否決權,其實就有4票是為敘利亞而投,由此可見支持力度有多大。

有2常的支持,巴沙爾不僅不會成為卡扎菲,還有可能成為在敘利亞名留青史的偉大人物。

敘利亞大局已定,接下來就是戰後重建,按照“美國毀,大國建”的慣例,剩下到東方大國出手的時候了。

相信憑大國的實力,敘利亞人民會很快恢復正常生活,而這一切的功勞都會記在巴沙爾頭上,敘利亞人民怎能不感激?



花木童說史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不會成為下一個卡扎菲,因為巴沙爾有俄羅斯、伊朗、真主黨等外部勢力的大力支持,而卡扎菲卻沒有。

2011年阿拉伯之春運動席捲中東和北非,利比亞爆發了示威抗議活動,進而演變成武裝衝突,北約國家趁機介入,對利比亞實施軍事打擊。在北約的支持,利比亞反對派奪去了政權,卡扎菲也在衝突中被槍殺,一代梟雄就此殞命。

敘利亞也是在2011年爆發了阿拉伯之春運動,進而演變成內戰,反對派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下一度佔據優勢地位,控制了全國大部分地區。

就在巴沙爾政府面臨生死存亡之際,真主黨、俄羅斯和伊朗出手相助,這給巴沙爾政府強有力的支援。

伊朗作為中東地區什葉派的大本營,對於同時什葉派的巴沙爾政府給予了強有力的經濟和軍事援助。伊朗先後向敘利亞派出了近10萬的軍隊,同時向巴沙爾政府提供大量的經濟援助,這其中就包括敘利亞的能源供應,伊朗可以說為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立下汗馬功勞。

俄羅斯是敘利亞的盟友,而且在敘利亞擁有唯一一個海外海軍基地——塔爾圖斯港海軍基地。如果巴沙爾政府被推翻,那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自然是保不住了,所以在巴沙爾政府危難之際,俄羅斯宣佈出兵敘利亞。俄羅斯先後向敘利亞派出了7萬軍隊,這其中就包括俄羅斯的空天部隊,在俄羅斯空軍火力的支援下,敘利亞政府軍在戰場上才逐步扭轉局面。

黎巴嫩真主黨是1982年黎巴嫩人為了抵抗以色列侵佔該國南部,在伊朗的幫助下成立的什葉派伊斯蘭政治和軍事組織,伊朗長期是真主黨的金主。在敘利亞巴沙爾遭遇危機之時,真主黨響應伊朗的號召,率軍進入敘利亞境內幫助巴沙爾政府打內戰,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巴沙爾政府扭轉了局面。


巴沙爾政府正是因為有了俄羅斯、伊朗、真主黨等國家和武裝力量的大力支持,才沒有重蹈卡扎菲的覆轍。如果巴沙爾政府沒有外部勢力的援助,估計同樣會遭遇卡扎菲的厄運。從卡扎菲和巴沙爾的不同遭遇來看,有幾個可靠的朋友是多麼的重要。


銘蘇先生


巴沙爾與卡扎菲是兩位相似而又不同類型的總統。卡扎菲在孤立無援的背景下受到美國的攻擊而命亡。巴沙爾不會有這種結果,美國有這個野心入侵敘利亞但沒有這個膽子,因為背後有著強大的軍事強國🇷🇺俄羅斯的支持,敘利亞又是正義的一方得到世界道義上的支持。除非俄羅斯放棄敘利亞,但這種假設不能成立,再說了美國現在還沒有能力消滅敘利亞。


用戶2220163090866


如果巴沙爾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卡扎菲,那他就不會一直在敘利亞總統的位置上待到現在。敘利亞內戰爆發的前幾年時間是巴沙爾最危險的時候,但是由於北約國家並沒有對敘利亞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打擊,後來伊朗和俄羅斯的軍隊又進入了敘利亞幫助巴沙爾對抗反對派武裝,所以巴沙爾得以避免跟卡扎菲類似的命運。


(卡扎菲和巴沙爾)

敘利亞內戰的初期,北約國家在和俄羅斯就敘利亞問題展開討論的時候都是說敘利亞停戰的前提條件是巴沙爾必須下臺,北約之所以會提如此強硬的條件,這是因為它一開始認為推翻巴沙爾政權不是什麼大問題。然而隨著敘利亞內戰的持續進行,尤其是在伊朗和俄羅斯的軍隊介入之後,敘利亞反對派逐漸又落入下風,這個時候北約提巴沙爾下臺的事情就越來越少,最後由於敘利亞政府反敗為勝,北約國家乾脆就不再提巴沙爾下臺的事情。

目前的情況是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顛覆巴沙爾政權的目的基本已經失敗,巴沙爾也因此得以避免被趕下臺的命運。敘利亞內戰的結局跟利比亞內戰的結局之所以會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這首先是跟敘利亞和利比亞自身的條件有關係。利比亞位於北非地區,其戰略地位很一般,利比亞境內也沒有外國軍事基地,因為利比亞的戰略價值很低,所以卡扎菲在關鍵時候找不到挽救他的盟友。敘利亞則不一樣,它處於中東地區的心臟位置,俄羅斯在該國還有幾座軍事基地,伊朗也想要把自己的勢力滲透進入敘利亞,所以巴沙爾在關鍵時候能夠拉伊朗軍隊和俄軍過來救命。
(巴沙爾和普京)


另外北約的行動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利比亞內戰爆發之後,以法國軍隊為首的北約迅速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隨後法軍對利比亞重要的軍事設施進行了轟炸,因為北約的介入比較深,所以利比亞反對派武裝能夠有機會戰勝卡扎菲的軍隊。而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雖然北約國家也有給利比亞反對派提供幫助,但是它們並沒有直接出動大規模部隊幫助敘反對派武裝壓制住巴沙爾的軍隊,這就讓敘利亞內戰陷入持久戰的泥潭。後來伊朗和俄羅斯看北約的行動不是很果斷,所以它們也敢介入敘利亞內戰。
(巴沙爾和敘利亞政府軍士兵)


如今巴沙爾至少已經擺脫被武力推翻的危機,而美國也對敘利亞反對派失去了信心,在美軍撤出之後,敘利亞反對派短期內想要東山再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經過這次危機之後,巴沙爾在敘利亞的統治根基被大大弱化,沒了絕對強勢的統治權力,巴沙爾今後對自己統治區的民眾應該也會收斂一點。敘利亞內戰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巴沙爾引起,作為統治者,如果巴沙爾能夠對敘利亞民眾善良一點,那很多事情也不至於走到現在這樣的地步。巴沙爾的命運或許還會掌握在他自己的手裡,希望以後巴沙爾能夠做一個聰明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