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洛陽人民電影院”

前幾天,有網友想要幾張“洛陽人民電影院”的圖片,這個還真難,不過…我上網搜索還真的找到了幾張。

看圖:上有“國產現代革命題材影片匯演”字樣,這是哪一年的事兒啊?

年少時。我們不知道這裡是明朝三太子的“皇宮”,就知道這裡有人民電影院,有“人民會堂”,西邊還有“洛陽劇院”。五分錢可以看一場電影,是那個時代的票價,翻牆“逃票”也是我們那一代人的“賴跡”,高牆跳下來挫住腳的事兒,幾乎每天都發生。

看見那個大傘了嗎?那是“茶水攤兒”,二分錢一杯的茶水我們也不捨的買,會去電影院對門的醫療所喝自來水。再說了,啥茶水呀,就是涼白開,懟一點茶葉水糊弄人的…

電影院的旁邊是個百貨店,品種不多,香菸、糕點,日用品還是有的。電影院西側是兩個石獅子,大家在這裡購票,拾票(等退票)…那個年代,年輕人談戀愛就是看電影,倆人能一起去電影院,這關係就差不多了。

我記憶中,人民電影院的座椅還是挺高級的,可以折扣,生鐵與膠合板的合成物體,有一點外地人非常不適應,就是座位排序不是單雙號,是從西1號開始,到東的30號結束。

包場電影:這是那個時代的福利,老城區各單位每個月都會給職工包一場電影,學校也有這個活動,集體購票能便宜5分錢吧。

我們在這裡看過: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看過:八大樣板戲。最難忘的是七十年代看過朝鮮電影《賣花姑娘》,早晨5點放映,聽說過嗎?太火爆了,必須這樣安排,晚上12點依然得再放一場。我記得看完電影,天還不是太亮,大家都哭的稀里嘩啦。

大概還是七十年代末吧,人民電影院要整海報欄,挖出了文物,究竟是啥?眾說紛紜…電影院停了好多天不放電影,這是真的…

據說:這是洛陽最早的電影院,是最忙的電影院這個可以定義,最牛最威風莫過騎摩托車的“送片員”,好像是“幸福牌250”摩托車吧,反正我騎過一次,跩透了。

人民電影院的老員工我們都記不住名字,但業餘查票員“群章叔”我卻永遠忘不掉,他小兒麻痺留下來的殘疾,走路一瘸一拐的,每天拿著三節手電筒給人家找座位。他姓任,家住東大街,會玩古箏,也是老城區的鉗工高人,先後在“小五金廠”做過印刷機和牛頭刨床,後到“機針廠”當維修鉗工,也就是哪一年,因修理照明燈,出了事故被電擊死亡…

人民電影院,兒時的回憶,看這幾張照片,很親切也很傷感,新出來的電影都先考慮在此放映,當年那是多麼的牛性啊,可如今呢…電影院拆了,整了廣場,老年人在此跳舞,唱戲、打牌……我去看了總是提不起興趣,總是懷念當年的時光,懷念一瘸一拐的:群章叔叔……

難忘的“洛陽人民電影院”
難忘的“洛陽人民電影院”
難忘的“洛陽人民電影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