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姥姥的“俗”不可耐看曹雪芹的入世精神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自幼生長於王侯貴族之家,即使家道衰落,也是脂硯齋中和名人雅士來往,他寫出大量的宮廷排場,古玩字畫,戲曲園林的內容我們都不驚訝,那麼究竟是怎樣的經歷能讓他傳神的刻畫出劉姥姥這樣的世俗幹練之人?是否劉姥姥進榮國府真有其事呢?還是曹雪芹的內心早已進入雅俗融匯的入世境界?

從劉姥姥的“俗”不可耐看曹雪芹的入世精神

曹雪芹與紅樓夢

從劉姥姥的“俗”不可耐看曹雪芹的入世精神

紅樓遊園

一進榮國府,劉姥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與人搭話,瞬間就能把親戚關係理清,且主題明確,對於鳳姐提出的家業艱難的話,立馬就回應一句俗語“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那意思是:不論多少,錢你肯定是能借給我的。劉姥姥活像一個外交家!

從劉姥姥的“俗”不可耐看曹雪芹的入世精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二進榮國府,劉姥姥和府中族長賈母攀上了關係,隨同遊園,從鄉間雜談到席上逗樂;插花滿頭,妙語連篇。比如行酒令時她就脫口而出:“大火燒了毛毛蟲”、“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押韻合轍,又切合自己的身份,若是沒有對“俗世之人”的瞭解,曹雪芹的這些內容怕是想破腦袋也難寫得出!

從劉姥姥的“俗”不可耐看曹雪芹的入世精神

劉姥姥

宴席之後,劉姥姥突然內急,準備隨地大小便;之後更是闖入賈寶玉房中,酣睡放屁,劉姥姥足讓斯文掃地;以極高雅之環境遭遇極惡俗之人事,如果再說曹雪芹是單純的世家公子,那我們是絕對不能苟同的。

從劉姥姥的“俗”不可耐看曹雪芹的入世精神

劉姥姥插花

如果說曹雪芹真是在做少爺的時候,府上出現過這麼一兩次窮親戚打抽豐的情景,那麼以少爺公子的心理,不應該對此印象這麼深刻,寫出劉姥姥的老練圓滑,質樸可愛,又寫出劉姥姥的牛飲大嚼,俗不可耐,這些內心的變化應該是在他家道衰落之後才產生的。

從劉姥姥的“俗”不可耐看曹雪芹的入世精神

劉姥姥騎驢

曹雪芹既不像亡國帝王李後主一樣到死都吟唱高雅的山河情懷,也不是像李清照那樣晚景淒涼時還始終不忘春愁閨怨,佳節冶遊;寫出劉姥姥這樣的人物,代表他真正走出了自古文人士大夫的單純圈子,關心“糧食蔬菜”和老百姓的家常裡短,也代表他真正和我國古代小說自三言二拍以來的描寫世俗社會的情境接壤,所以《紅樓夢》才是豐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