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貨幣”預期有多強?來自重倉券的答案

“寬貨幣”預期有多強?來自重倉券的答案

摘要

發行端的兩大特徵:1)定製型債基再受青睞,配置不再“執念”於利率債,持倉天平有逐步向信用債傾斜的跡象。2)債基存量擴張迅猛,恐難持續。債基存量擴容幅度遠超其他基金類型,但近期新聞指出債基審批或將受限,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有倒逼資金迴歸銀行,便於監管的考慮,二是銀行投債按規定納稅,有利於填補減稅造成的空缺。

全體基金資產配置:股票和現金持有佔比回升,唯獨債券持有比例出現下滑?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是債券存量持倉比例已經較大,公募基金轉配其他資產後,存量佔比在邊際上會出現下滑;二是持倉市值居首的同業存單,持倉佔比稍有下滑,就可能拖累整體持債。

擇券策略的微妙變化,利率與信用的平衡術。1)貨基繼續增持信用債做收益同時,重新配置金融債和存單

,前者的重配與國開國債價差的走闊有一定關係,後者幅度不大,收益率偏低是主要制約。2)非貨基:政策性金融債持倉再創新高,但增量已經有所放緩,這與新債基持有利率債比例下滑相對應,而信用債配置回暖,久期相對適宜的中票成機構青睞的品種。

重倉券的寓意:寬貨幣的預期強烈,提前“佔坑”博收益

1為何波動越大,重倉利率債持倉久期越長?目的在於博弈“寬貨幣”的落地。7月經濟和金融數據聯袂走弱,加之通脹尚未超出預期,貨幣政策再次寬鬆“呼之欲出”。事實上,今年以來,信用債難以下沉資質,又無法通過大幅加槓桿賺錢的背景下,寄希望於“吃資本利得”的投資者不少。7月下旬至8月,基本面演繹的頹勢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抓波段的窗口,待配資金提前佈局在利率債,但又顧忌流動性壓力,所以持倉基本集中在長端利率債,而非超長債品種。

2)信用債:“平平淡淡”是主題。AA等級持倉久期恢復,得益於機構增持“被錯殺”個券;產業債持倉久期亦有拉,但多集中在煤炭、鋼鐵以及AAA等級房企上,前兩者又以地方國企為主

綜上所述,3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利率債規模再次增加,非貨基持有政策性金融債佔比刷新歷史新高。並且,利率債持有久期普遍拉長,主要體現在流動性尚佳的長端國債層面。波動越大,利率債久期越長,存量規模越大的背後,蘊含的是機構博弈“寬貨幣”在3季度落地。而近期債市持續下跌,也是源於降準降息預期落空後,負面因素疊加時,機構浮盈兌現與止損共振的結果。信用債配置有所回暖,但亮點不及利率債多。其中,AA等級城投債持倉久期恢復,與流動性分層的擾動平息,被“錯殺”的個券成為債基爭搶的焦點;產業債雖有增持,且有拉久期行為,風格卻仍然被侷限在鋼鐵、煤炭和AAA等級房企當中,折射的也是機構擔憂終端需求不振,企業業績難以防禦信用風險。

風險提示:監管政策超預期,債基出現大規模拋售

正文

波動加劇的3季度,股票賺錢易於債券。季初,A股迎來反彈窗口,上證綜指一度突破3000點。債市信心同樣有恢復,波動同時加劇。儘管7月經濟讀數差強人意,疊加地產融資端的收緊以及海外降息的聯動,短暫刺激做多情緒,可好景不長的是,降準預期落空與機構止盈之間的交織等負面因素交織,活躍利率個券跌勢不止。信用債方面,高等級利差保護不足,易跟隨利率債波動。並且,擔憂流動性壓力,機構下沉資質意願不強。股票好賺錢,債券難抓波段的區間,公募基金如何配置?擇券是否轉向防禦?以下我們在回顧3季度基金持倉的基礎上對此做回顧。

【發行與業績:

股基/債基,一強一弱

行情上的差異,率先折射在基金產品的發行端。總覽3季度,股基產品發行只數僅較2季度增加5只,發行份額則出現翻倍;債基產品供給只數雖維持在較高水平,但新增份額卻創下2019年單季度新低;貨基發行“破冰”,自2017年4季度審批停滯以來,今年3季度首次出現新增,產品類型均採用淨值法估值。除此之外,發行端還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關注

1 )定製型債基再受青睞,配置不再“執念”於利率債。

3季度以來,債市行情波折,定製化基金募集份額創下年內單季新高,是機構看好後市的表徵嗎?並不一定。一方面,定製化產品的增長衍生自委託人避稅需求。面臨同樣的波動時,購買定製型產品避稅,無異於給資產配置構建一層防禦。以銀行為主的委託人自然願意將資金交給公募基金管理。另一方面,發行量回升,但淨增量並非如此。今年以來,被清盤的定製型債基不在少數,也說明部分委託人難以把握未來債市走勢。因此,定製化產品的增長並不與看多後市形成線性關係。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並且,今年上半年普遍受到定開型產品和指數型債基青睞的利率債,在今年3季度出現下滑。新增債基持有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比例回落至年內新低,側面反映出利率債波動加大,配置天平有逐步向信用債傾斜的跡象。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2債基存量擴張迅猛還能持續多久?2018年以來,“債牛”保駕護航驅動下,債基存量規模已經突破3萬億大關。股基和混基雖有增長,但表現平平;貨基遭受“類貨幣增強型”債基的替代以及新增停滯的雙重夾擊,存量降至7.5萬億。

不過,根據第一財經報道稱,“多家公募收到證監會窗口指導,總體要求限制固收類產品上報數量”。[1]近年來因避稅的緣故,銀行借道公募基金投債,成為債基規模持續擴容的關鍵。此次限制新增債基,一是有倒逼資金迴歸銀行,便於監管的考慮,二是銀行投債按規定納稅,有利於填補減稅造成的空缺。債基高增長的時代會否就此終結,後續仍要繼續觀察審批動向。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3)業績層面,貨基跑輸其他品類;股基逆轉翻盤,基金指數增長幅度遠超其他基金。而債基表現平平,利率債波段難抓,信用債高等級缺乏博弈機會,下沉資質難度又不小,賺取超額收益有一定難度。

整體上,3季度基金髮行呈現出較大的分化,1)定開債基增長與清盤同時出現,2)貨基再次縮水等,都指向債市配置難度的加劇。如此環境下,機構擇券有何特徵?以下具體分析。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配置概覽:金融債持倉再創新高,信用債增配力度改善】

全體基金資產配置:唯獨債券持有比例出現下滑?

相較於2季度股票和債券持倉佔淨值比例同時增長,3季度兩類資產的走勢出現背離。一方面,股市先抑後揚,8月反彈開啟,成為機構增持規模較大區間。另一方面,現金持有比例亦跟隨增長,或是出於防範產品被贖回的可能。

相反的是,唯獨債券持有比例出現下滑,是否與上述債基發行維持在高位相悖?這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是債券存量持倉比例已經較大,公募基金轉配其他資產後,存量佔比在邊際上會出現下滑;二是持倉市值居首的同業存單,持倉佔比稍有下滑,就可能拖累整體持債體量。實際上,經歷5-6月流動性分層的“洗禮”,中小銀行同業存單價差已經出現拉昇,市場認可度不高;而安全邊際較高的存單,收益率又過於“雞肋”,難以吸引公募基金持有到期後增配。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擇券策略的微妙變化,利率與信用的平衡術。

一方面,除同業存單延續減持的趨勢以外,基金3季度持有國債和短融均出現微降。另一方面,金融債增幅依舊高於其他券種,中票與企業債新增比例較2季度改善。信用債配置偏好的回升,原因有二,一是流動性分層的衝擊平息後,部分優質城投債收益率可觀,成為機構搶配的重點,二是信用債估值變動通常遲滯,以其替換存量持倉中的利率債,有利於穩定持倉淨值波動。不過,因流動性層面的差異,貨基和非貨基配置邏輯並不一致,以下區分貨基和非貨基做討論。

1)貨基繼續增持信用債同時,重新配置金融債和存單。面臨“類貨幣增強型”產品和指數型債基的競爭,貨基自去年3季度以來增持以短融為主的信用債,期望適當犧牲流動性提升產品收益率。與此同時,2018年以來,貨基再次迴歸配置金融債,國債持有量反而減少。利率債之間的切換(尤其是短端品種),與國開國債價差的走闊有一定關係,前者配置性價比更高。再者,金融債以外,經歷兩個季度減持,貨基再次配置存單,但幅度不大,收益率偏低是主要制約。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2)非貨基:政策性金融債持倉再創新高,信用債配置回暖。

整體配置上,3季度非貨基繼續增持金融債,環比變動上創下年內新高。其中,政策性金融債持倉佔債券投資市值比,再次創下年內新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增量已經有所放緩,這與新債基持有利率債比例下滑相對應。利率債持有比例的再一次增長,蘊含兩方面信息,一是委託人存在避稅訴求,二是機構對基本面走弱,寬貨幣預期偏強,提前介入搶佔先機,以下會具體討論。

但是,機會並沒有都讓利率債獨佔,增持信用債的比例亦在提升。其中,久期相對適宜的中票成機構青睞的品種,原因與上述論及一致——配置價值已經跌出來+穩定賬戶淨值。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降槓桿成為主流趨勢,雖然3季度央行曾執行過降準,但在此後的公開市場操作上不斷回籠資金,意在避免套利行為的再次產生。資金利率雖穩定,卻難下行。債基在槓桿操作上漸顯謹慎,各類產品的槓桿均出現下滑。

總體上,3季度不在執著於單邊增持利率債的策略,不少機構尋求在利率債和信用債之間的平衡術。政策性金融債創新高同時,久期是否存在拉長?信用債配置更傾向於城投債還是產業債?以下就機構重倉券做進一步討論。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重倉券的寓意:寬貨幣的預期強烈,提前“佔坑”博收益】

1、利率債:預期博弈,佈局長端等“寬貨幣”落地

波動越大,利率債持倉久期出現“異象”。

2018年債市走過波瀾壯闊的行情,公募基金通過加槓桿和加久期的方式賺取超額收益;2019年以來,行情邁入尾段,經濟讀數在時好時壞之間不斷擾動市場,波動加劇同時,機構選擇降久期主動防禦。3季度機構持倉並沒有“按常理出牌”,呈現出兩點怪象:

怪象之一:重倉國債和國開的持有規模雖然佔利率債比例下降(有增配地方債和其他政策性金融債的行為),但久期卻出現不小的攀升,特別是國債,這也是2019年以來,公募基金首次主動加久期。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怪象之二:國債久期拉長,並非來自超長債的貢獻(重倉超長債存量規模增長,但久期已經降至2017年以來低點),而是長端國債增配力度加大所致。

緣何選擇主動拉久期?博弈貨幣寬鬆的落地。7月經濟和金融數據聯袂走弱,加之通脹尚未超出預期,寬貨幣的再一次操作“呼之欲出”。事實上,今年以來,信用債難以做到資質下沉,又無法通過大幅加槓桿

賺錢的背景下,寄希望於“吃資本利得”的投資者不少(這也與我們路演瞭解的情況較為一致)。7月下旬至8月,基本面演繹的頹勢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抓波段的窗口,待配資金提前佈局在利率債,但又顧忌流動性壓力,所以持倉基本集中在長端利率債,而非超長債品種。

從這一角度出發,也不難理解近期市場的下跌的邏輯。降息降準的落空無疑重擊前期price in的機構,疊加目前通脹居高不下、專項債前置發行和債基審批停滯等多方面消息的催化,再伴隨浮盈兌現和止損的共振,對利率債持倉本就偏重的機構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儘管從銀行配置盤來看,增持力度並未明顯弱化(新債認購力度較強,待配資金不少),但交易型機構拋盤不斷,在邊際上拉昇收益率,導致現券市場已經出現近一個多月的下跌。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2信用債:“平平淡淡”是主題

相對而言,信用債持倉變化則寡淡許多,其中雖有可圈可點之處,卻遠不及利率債亮點多,主要呈現出以下特徵:

1)AA等級持倉久期恢復,並非偶然。上半年,利率債降久期的階段,信用債成為公募基金做收益的主要工具。不少機構選擇在AAA及AA+等級中拉長久期,增厚產品收益。不過,2季度包商銀行事件曝光後,結構化發行斷然受阻,AA等級品種迎來一波折價拋售潮,城投債首當其衝。好在央行及時投放流動性,避免流動性結構性收緊。事件平息後,被“錯殺”的AA等級城投債迎來一波估值收益率的修復,同時成為機構爭搶的焦點。3季度AA等級信用債久期的增長主要得益於該等級城投債的貢獻。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2)產業債持倉久期亦有拉長,卻難掩謹慎。增持以及選擇拉長久期的行業多集中在煤炭、鋼鐵以及AAA等級房企上,前兩者又以地方國企為主;其他行業雖有增持,但幅度極為有限。整體上,產業債擇券邏輯本質上是遵循行業基本面的防禦能力強弱。

綜上所述,3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利率債規模再次增加,非貨基持有政策性金融債佔比刷新歷史新高。並且,利率債持有久期普遍拉長,主要體現在流動性尚佳的長端國債層面。波動越大,利率債久期越長,規模越大的背後,蘊含的是機構博弈“寬貨幣”在3季度落地。而近期債市持續下跌,也是源於降準降息預期落空後,負面因素疊加時,機構浮盈兌現與止損共振的結果。信用債配置有所回暖,但亮點不及利率債多。其中,AA等級城投債持倉久期恢復,與流動性分層的擾動平息,被“錯殺”的個券成為債基爭搶的焦點;產業債雖有增持,且有拉久期行為,風格卻仍然被侷限在鋼鐵、煤炭和AAA等級房企當中,折射的也是機構擔憂終端需求不振,企業業績難以防禦信用風險。

“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宽货币”预期有多强?来自重仓券的答案

[1]參考文章《公募窗口指導債基將“批一隻報一隻”,限制固收鼓勵權益產品》,來源:https://www.yicai.com/news/100370600.html

微信號推送內容僅供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招商證券”)客戶參考,其他的任何讀者在訂閱本微信號前,請自行評估接收相關推送內容的適當性,招商證券不會因訂閱本微信號的行為或者收到、閱讀本微信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

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招商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為準。完整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招商證券認為可靠,但招商證券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報告內容亦僅供參考。

在任何情況下,本微信號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在任何情況下招商證券不對因使用本

微信號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做出決策。

微信號推送內容僅反映招商證券研究人員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

微信號及其推送內容的版權歸招商證券所有,招商證券對本微信號及其推送內容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未經招商證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後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者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