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擇端應該就是宋徽宗的化身

《清明上河圖》可能是宋徽宗的傑作 ....... 浙江水滸學會會員 劉成 原創文章.........

宋徽宗趙佶有一天將一副畫交給一個叫向子韶的人收藏。畫上有趙佶題寫的清明上河圖五個瘦金體字,但是並沒有署名作者是誰。在北宋滅亡,宋徽宗死了五十年之後,一個叫張著的人,在《清明上河圖》的後面寫上作者的信息: 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藏者宜寶。 )一共71個字。然而,張擇端這個人的生平事蹟在大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檔案館中都沒有任何記錄,誰也不知道他生於何時,死於何日,當過啥官,任過何職。翰林也是和進士一樣只是個學位名稱而已。總之這個人就像謎一樣的存在或者不存在。張著是按《向氏評論圖畫記》中得知張擇端是作者,但是畫又是宋徽宗交給向氏的,所以《清明上河圖》作者的信息極有可能是趙佶告訴向氏的。因此我有理由懷疑這幅畫的作者就是宋徽宗,首先是除了他之外,世上能畫出這幅畫的人為數不多。

那麼趙佶為何不敢在自己畫的畫上署自己的名字呢?這是因為趙佶當初被提名為皇帝候選人時就遭到很多人反對,滿朝文武都知道端王趙佶沉迷於琴棋書畫詩酒花,踢球鬥雞溜犬馬。宰相章惇就很直白的說:”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但是太后黨卻堅持讓端王趙佶登基。端王成了皇帝之後,依舊放不下琴棋書畫,聲色犬馬,作為一國之君,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面,當然會受到國人的非議,所以趙佶雖然畫好了《清明上河圖》,還在上面寫了詩。卻不敢署上自己的名字。因為這《清明上河圖》是一個長軸巨幅的大作,畫這幅畫需要浪費很多時間,如果他署上自己的名字,那等於宣告自己不務正業。但是他又不甘心署上他人之名。所以他把這幅畫交給向子韶保管的時候,杜撰了一些作者的信息暗示向子韶。這張擇端的名字和身份信息肯定都是趙佶自己編的。這端字自然是來源於趙佶原來是端王,他為什麼讓作者姓張呢?這還要從宋遼戰爭說起。

這遼國在大宋建國之初,就和大宋刀來槍往,兵戎相見。公元1004年,遼國蕭太后親自出馬,率領三軍殺到到大宋澶州城下。這澶州距離東京不過200裡地,這讓朝中百官都很恐慌,有人提出學習唐玄宗,遷都益州,趕緊跑步入川。

宰相寇準對皇上說:“當前遼軍進逼澶州,陛下你應當御駕親征。”

皇帝趙恆回答說:“得了吧你,開什麼玩笑?那麼危險的地方,我不去,我又不會衝鋒陷陣。”

寇準說:“臣素知陛下從小就喜歡玩排兵佈陣,還自稱大元帥。現在正好陛下可以御駕親征,大顯神威了。”

趙恆慚愧一笑道:“小時候調皮搗蛋,還玩過家家呢,哪能當真。時過境遷了,我現在喜歡吟詩作賦了。你看我最近寫的一首詩怎麼樣:風來香亦來,花搖影徘徊。雪消寒依舊,月照梳妝檯。”

寇準慨然道:“現在不是風花雪月的時候,況且你一個大男人寫什麼閨怨詩呀?不怕人家說你是偽娘?”

趙恆爭辯道:“曹丕也寫閨怨詩呀,怎麼沒人罵他娘呀?憑什麼罵我呀?”

寇準說:“人家寫的是痛,你寫的是癢。一個男人能體諒女人的痛,是一種仁德,連女人的癢你都能體會,那就是過份意淫了。”

趙恆說:‘總比那些無關痛癢的詩強呀。’

寇準道:“這個話題以後再聊。讓你親征,不是讓你提刀上陣砍人,只是讓你去前線鼓舞士氣,以壯軍威。”

趙恆說:“那麼冒險的事,我可不想玩命。”

寇準說:“江山是你的,你連玩命的架勢都不敢裝,還指望誰玩命?”

趙恆很鬱悶的親臨前線,鼓舞將士為他玩命。宋軍士氣高昂,遼軍疲軟慫了。趙恆見好就收,急令談判專家組織談判。結果簽訂了賠款送禮的澶淵之盟。後來大宋的臣民對皇帝趙恆很鄙視。很多憤青罵他膽小怕事,不配做皇帝。趙恆自知理虧,怕臣民造反作亂,於是他寫了《勵學篇》這首詩腐化、毒害,帶偏有志氣青年。詩文如下: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這首詩的大意就是考取功名之後,就可以錦衣玉食,開豪車,住豪宅,娶美女。

勸憤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要瞎鬧搞事情,讀書才是該乾的事情。

宋真宗趙恆知道憤青裡面有許多人都是不愛讀書的混子,所以光用高官厚祿誘惑還不行,還必須要恐嚇。於是有一天在早朝時,皇帝接到報告,說在承天門上發現了一匹長約2丈的黃帛。

皇帝聽了,立即肅然起敬說:“莫非真是天書不成?”他說去年10月的一個晚上,就有神人告訴他將來有天書要給他。於是他率百官直抵承天門,朝天空拜了又拜。打開帛書時,見上面寫著:“趙受命,興於宋,付與恆,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

這天書的意思是我當皇帝是天命使然,誰敢作亂就是逆天,將來會死的很慘。

趙恆後來還說自己是天帝派來撫育蒼生的,他竟然還封天帝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的名字,簡稱“玉皇大帝”。

,意思是不給我點面子,你們也要給玉皇大帝點面子吧?你們就算能鬥得過我,還能鬥得過玉皇大帝?他是我的後臺。後來宋徽宗也封贈玉帝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加了“昊天”兩個字。他封玉帝,其用意當然也用玉帝為自己撐腰,嚇唬那些對他不服的一幫人。

《水滸傳》中的宋徽宗也是被稱為道君皇帝。這玉皇大帝以前有很多稱呼,有天帝、上帝、上蒼、上天、昊天大帝、天老爺、老天爺等,但是他叫什麼名字呢?有人說是叫張百忍,張堅,張友人,張有仁等,反正都是姓張,所以宋徽宗讓這個虛構的作者姓張。這張擇端的意思就是;張玉皇選擇我端王為萬民之主。聖人云:天下歸於正道,那張擇端就字正道吧。

這名和字都起好了,那他應該是哪裡人呢?朕是堯舜之君,舜是山東東武人,那他也就是東武人吧,只有岀聖君的地方才能配得上虛構的我。......劉成..原創文章.....

張擇端應該就是宋徽宗的化身

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應該就是宋徽宗的化身

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應該就是宋徽宗的化身

英雄本色

張擇端應該就是宋徽宗的化身

作者自拍

張擇端應該就是宋徽宗的化身

浪子燕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