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母嬰人群現四大主流消費特徵,做他們的生意“變則通,不變則窮

眼下中國零售市場正經歷一輪由消費者變化引發的包括品牌、渠道、營銷在內的零售體系大變革,同時,新生代消費者的消費趨勢而言發生了較多新變化。當被社會稱之為“非主流”的90後逐步步入育兒的大軍,崛起於母嬰消費群體中,通過剖析他們的消費畫像和消費趨勢,弄懂他們的消費偏好,預判整個大母嬰行業中潛在的商機,是母嬰零售企業接下來應該重點做的事。日前,蘇寧金融發佈了《90後人群消費趨勢研究報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90後消費都有哪些新變化?

新母嬰人群現四大主流消費特徵,做他們的生意“變則通,不變則窮

小眾消費盛行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與精神生活的日趨提高,“商品經濟”已經快速向“產品經濟”不斷轉化,“小眾消費”的龐大需求與現象趨勢,已經勢不可擋地在“市場經濟”這個朋友圈中攻城略地。所謂小眾消費,則是將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價值觀、生活情懷的不同維度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以社群為核心的消費群體。小眾消費的成因在於經濟和生活的與時俱進,在於個性化、私人化、定製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90後群體生活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社交工具的興起使得他們不斷地擁抱各種新生事物,他們不再迷戀奢侈品和國際大牌,而是擁有理性的消費觀念,追求個性化,在感知、消費、體驗產品的過程中,能重新找到自己的消費興奮點、找到一種“小眾”的尊崇感。

以上,商品的最終歸屬者是人,最終能贏得消費者的商品,都必須要回到產品和服務本身。面對新一代90後母嬰消費群體,未來的“小眾”產品,應該提供的絕不僅僅是受眾的“小”,而應該是需求場景的“小”,因為用戶越來越扁平,每個人內心都有一萬種“小眾”的需求等待更高逼格的表達與釋放。


懶人經濟崛起

出門不用帶錢包,屏手機就能消費結賬;想要購物不需要上街,點開手機各種購物網站隨意選擇;想給朋友送束花,打個電話找個跑腿小哥,一會兒就能讓朋友收到驚喜;走進商場,娛樂、購物、餐飲、休閒一站搞定……種種跡象都在表明,當下消費者的消費方式正在不斷髮生著改變,懶人經濟新時代正悄然來臨。特別是隨著物流配送以及線上線下融合商業模式的日臻完善,人們的生活愈發便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滿足閾值一再提升,從而衍生出買、住、吃等多元“懶系生態”。


新母嬰人群現四大主流消費特徵,做他們的生意“變則通,不變則窮

據蘇寧金融研究院發佈的《90後:互聯網時代的原生民》報告顯示,在90後人群自我評價中,“宅”佔比超過30%,遙遙領先於其他標籤,可見,“懶”也逐漸成為當今90後消費者跨不過的一道坎。

需求倒逼供給側改革的時代,每一次消費環境的變遷,都是一次新的“物種起源”。在消費升級之下,面對90後這樣一群個性化的消費者,讓消費者越來越方便,是零售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例如:社區O2O,餐飲O2O、零售O2O等等。


產品故事興起

以前的廣告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重複、順口為主的病毒式廣告,如今看來,與其無腦吹捧產品,不如以產品為中心講訴一個好的故事。當下的90後群體大多注重生活品質、追求標新立異,實用性不再是影響其消費決策的唯一因素,相比於價格和功能,他們更青睞於滿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新母嬰人群現四大主流消費特徵,做他們的生意“變則通,不變則窮


“連接情感的最佳方式是講故事。”因為故事開闢了產品與用戶新的溝通方式,一個是講述者一個是傾聽者,當顧客成為故事的主人公,他們會因為情感的共鳴更加容易接受和銘記住你的品牌。因此,有故事、有內容、有情懷的母嬰消費品更能吸引90後的目光,讓產品有更大幾率留存於用戶記憶中,或者實現購買轉化。


超前消費流行

相對經歷過物資匱乏時代的60後和70後來說,90後的成長趕上了中國市場經濟騰飛的好光景,消費品豐富,經濟快速增長。隨著90後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讓越來越多的人見證了年輕人的消費力量。“先消費後付款”的生活方式,讓老一輩“瑟瑟發抖”,但90後們卻早已習以為常。

新母嬰人群現四大主流消費特徵,做他們的生意“變則通,不變則窮

據蘇寧金融研究院發佈的《90後:互聯網時代的原生民》報告顯示,超前消費是90後人群的常態,有超過50%的90後用戶選擇消費金融的原因在於錢不夠、能滿足超前消費的需求。可見,生長在物質大爆發的年代,優質的成長環境最終導致90後儲蓄意識較弱,更加偏好超前消費。

總的來說,開門做生意,誰觸到了消費者的“痛點”與“癢點”,誰就洞悉了消費者的心思與錢包,賺錢,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部分內容來源:《蘇寧金融:90後人群消費趨勢研究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