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極致安全遠景AESC遇上NCM 811,挑戰or機遇?

軟包電池,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滲透率不斷提升。特別是遠景將AESC收入麾下,中資軟包電池企業再添一將。

日產Leaf用全球累計48萬輛的銷量坐實軟包電池“不燒車”的好口碑,也讓外界對AESC充滿好奇。

藉著2019中日韓電池大會的契機,NE時代記者對遠景AESC研發中心中國區負責人林玉春博士進行了專訪,一探遠景AESC究竟。

過往,是序章,也是儲備


向前追溯12年,日產與NEC聯手成立合資電池企業AESC,為其混動車和純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的開發和製造做準備。

2010年AESC就開始量產用於hybrid體系的動力電池。2010年12月份日產開始銷售第一輛搭載AESC動力電池的電動汽車——聆風。2012年10月份,AESC美國工廠開始量產,同年12月份英國工廠開始量產。”這是遠景林玉春列出的AESC關鍵節點。

當極致安全遠景AESC遇上NCM 811,挑戰or機遇?


這些節點反映出的是,AESC研、制的動力電池已經接受了九年的市場考驗。市場結果顯示,它是全球鮮有的極致安全的動力電池。

當電動汽車因自燃事故的頻發被消費者質疑、排斥,一款安全的動力電池對於電動汽車發展的意義就突顯了出來。AESC的動力電池由此成為研究的重點對象。為何它在九年的時間裡沒有發生任何一起嚴重事故呢,尤其在日產Leaf是自然風冷的情況下?

結合NE時代查找到的日產Leaf拆解資料和林玉春的解釋,我們認為可以概括為三個原因:1、不易爆炸的軟包電池;2、材料工藝設計和產品出廠測試以安全為目標;3、BMS管控更嚴格。

軟包電池,有別於圓柱和方形電池的硬殼,採用鋁塑膜包裝。這一結構決定了它的高安全性,“軟包只會鼓氣、破裂,不會發生爆炸。”另外,軟包電池普遍採用疊片工藝,發熱量較少,散熱性能較好。即使Leaf採用的電池從30kWh升級到40kWh,再到62kWh,仍然採用的是自然風冷系統。

優點明顯的軟包電池缺陷也比較明顯:一致性差。電池包往往由數百個電芯組成,例如Leaf e+版採用的62kWh電池共由288個電芯組成。若一致性區間變大,對電池包的性能和安全性將帶來考驗。


當極致安全遠景AESC遇上NCM 811,挑戰or機遇?



此時,嚴格的測試驗證體系,是產品開發和下線後確保質量的關鍵。以老化測試為例,遠景AESC測試時間長,“它必然導致庫存壓力,但更有利於識別跟剔除瑕疵品,從而保證出廠產品的一致性區間變小。我們內部評估大概超過1000多項的驗證項目,整個驗證週期大概會在2年左右的產品。”

出廠之後,電池的安全性則由BMS接手。被當做標本反覆提及的Leaf在大量測試結果的支持下,從行車的限制、充電的限制和故障顯示三個方面對故障進行分類。根據監測到的不同情況,它會以不同的形式對電池系統進行防護,如從動力源頭切斷充放電、充電模式下充電停止。

所有的過往,皆成為遠景AESC的儲備。這是它走進中國市場,升級電池技術的根基。

NCM811與AloT


現在的遠景AESC面向的是更加廣闊的市場,以及對能量密度、安全、充電倍率要求更高的動力電池需求。

新一輪電池技術中,遠景AESC將重心放在NCM 811電池上。今年4月份它發佈新一代Gen5-811 AIoT動力電池。遠景AESC規劃,新NCM811電池將於2020年在無錫工廠正式量產,總年產能可達20GWh,預計每年可為全球超過40萬輛新能源汽車供貨。

8系電池是高鎳電池的典型代表。高達80%以上的鎳含量提高著能量密度,但鈷和錳的含量降低,影響電池穩定性。在NCM90或更高鎳含量電池到來之前,NCM811被視為電池穩定性和安全性的一大挑戰。


當極致安全遠景AESC遇上NCM 811,挑戰or機遇?



而遠景AESC是以“極致安全”著稱。如何保證當它遇上811時依舊保持其穩定性,林玉春解釋道,“在Gen5-811體系裡,我們對正負極材料都做了一些加工處理,加強化學結構的穩定性和產氣穩定性。我們是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再提高能量密度。”

遠景AESC的NCM811 散熱系統將於此前不同。它考慮引入液冷熱管理系統,尤其是在大功率充電的未來。

出於成本的考慮,Leaf即使升級到了e+,仍然採用的是風冷系統。風冷是一種被動的冷卻系統,速度慢,效率低,內部均溫性不佳,對電池的壽命有著較大的影響。日產是風冷的堅持愛好者,歷代Leaf一直沿用著這種冷卻系統。

林玉春表示,如果整車設計需要大功率充電,遠景AESC將與整車配合,增加散熱片,實現高效散熱。“除了安全和能量密度,遠景AESC最關注的即是充電倍率。未來,待續航里程的問題解決後,消費者更關心的也是充電速度。

若單單是液冷散熱或者高能量密度,均沒有跳脫出NCM811電池的範疇,遠景AESC自然不必將電池定義為AIoT動力電池。


當極致安全遠景AESC遇上NCM 811,挑戰or機遇?



遠景CEO張雷認為,“今天中國有數百家做電動汽車的公司,不缺一家造電動車的,但是,缺一家真正能夠解決電動汽車行業最大挑戰、尤其是動力電池革命的公司。”

AloT才是AESC加入遠景後被賦予的新屬性,是遠景EnOS™ 物聯操作系統的一部分。

收購AESC前,遠景通過EnOS™將已有的如風力發電、太陽能、儲能和智能樓宇業務打通,以實現智能化控制和協同。AESC是它將該智能系統擴至動力電池端的重要一環。從而它初步搭建起從能源的生產(發電)、能源的載體(動力電池和儲能)、能源的供需分配(通過大數據雲端匹配電網需求的動態平衡)到能源的消費(用戶側)的生態閉環。

它能帶來的最直觀的效應體現在安全和成本上。安全層面,AloT通過實時監控大數據模型判斷電池的狀態,實現電池的主動安全。成本層面,貫穿發電、儲能、能源分配和消費的EnOS可降低物料、運營、人力、研發成本,提高電池良率,最終到2025年將電池成本降到50美元/千瓦時。

至此,遠景AESC不再是一家單純的電池供應商,電池也不止是電池,而是成為能源物聯網的組成部分,發揮用能,儲能,發電的的多元價值屬性,同清潔能源系統有機融合,為碎片化的可再生能源網絡提供動態平衡。

安全和智能加身,它能夠拿下國內多大的市場,正在隨著時間顯現出答案。投產在即的NCM811電池,將率先揭開遠景AESC的神秘面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