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施肥方式已經淘汰了,看看現在科學建造的桃園如何施肥

雨下透了,桃園秋施基肥時就非常好耕作,建議儘量適耕時選擇機械化開溝或翻耕施肥。但是現在很多老桃園的行株距設計的不好梨,樹形骨架建造的不科學,使樹行之間無法進行機械化操作,只能採用人工挖坑施肥,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力。而新時代桃園採用的栽植模式是寬行密植栽培,非常適宜機械化操作,省時省力,非常簡單。

傳統的施肥方式已經淘汰了,看看現在科學建造的桃園如何施肥

通過翻耕可以使陰土變陽土。把秋剪的內枝內梢葉片和地上的雜草翻入地下,使肥和雜草內梢葉片混合,可以加快腐熟,增強土壤的肥力。可破壞表皮根系促使根系下扎、擴展,防治根系上浮,增強桃樹的抗逆性。使土壤肥力增加,活土層加厚,平衡酸鹼度,進而增加樹的長勢。

傳統的施肥方式已經淘汰了,看看現在科學建造的桃園如何施肥

通過機械耕翻可使全面澆水變為瓦形澆水。肥料撒施後,可用拖拉機從樹根1米處向行裡翻耕,由淺到深直到中間結束。這樣就形成了兩邊樹根部高,行間中部低凹的模式,澆水就會變得又快又好,非常適合桃樹耐旱忌澇對水分的要求,不會像以前的全面澆水那樣使土壤板結不透氣,還不會誘發生理病害或土傳根腐病的發生。

傳統的施肥方式已經淘汰了,看看現在科學建造的桃園如何施肥

通過機械翻耕等於是給桃樹起壟栽培,能起到水肥均衡供給的效果,減少裂果和落果的發生,提高商品率與果實品質,還有利於排水。使我們桃農施肥澆水更加省時省力,也會使我們桃園的施肥澆水更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