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無兩旺,早旺不是好現象,怎麼預防?

“麥無兩旺”是什麼意思?“早旺晚不旺”又是咋回事?早旺的危害有哪些?怎麼預防?

農諺說“麥無兩旺,早旺晚不旺”!是說小麥長勢旺盛會在一個時期集中表現出來,對於北方冬小麥種植區來說,通常指小麥冬前旺長和春季返青後的旺長。冬前旺長稱為“早旺”,春季返青後旺長稱作“晚旺”。“早旺晚不旺”就是說小麥播種後如果出現了冬前旺長,那麼到了春季小麥返青期時,小麥長勢就不再旺盛了,這將對於小麥的產量會產生不利影響。也就是說,小麥一定要儘量避免“早旺”,促進“晚旺”。

麥無兩旺,早旺不是好現象,怎麼預防?

近年來,北方“暖冬”氣候頻頻出現,這對於植物生長的影響較為明顯,如媒體報道的桃花、梨花冬季綻放、小麥冬季提前拔節等,這都與氣候變暖有一定關係。小麥出現冬前旺長現象,更主要的原因是與小麥播種期過早引起的。農業專家與氣象專家也建議,農民朋友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及小麥品種特性,適當延遲播種時間,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小麥“早旺”和減輕“倒春寒”的危害。

除暖冬氣候影響和播種過早因素導致小麥“早旺”外,播種量過大、施肥過多、水分充足等原因也會造成小麥出現冬前旺長,因此,一定要在這些方面綜合施策。避免小麥“早旺”。

麥苗出現冬前旺長,如果突然遇到強冷天氣,旺長的麥苗抵禦寒冷的能力下降,極易發生凍害。加之有些小麥品種本身抗凍性就差,如果再因旺長遭受凍害,就會出現麥苗枯死的情況,容易造成減產。

麥無兩旺,早旺不是好現象,怎麼預防?


“麥無兩旺”,冬前旺長的小麥返青較慢,長勢差,苗情弱,後期分櫱少,而且成穗率低,畝穗數減少,後期還易受“倒春寒”天氣危害,也容易出現倒伏,因此產量也提高不了。此外,小麥出現冬前旺長,會造成小麥群體過大,影響通風透光,再遇到暖冬天氣和溼度較大,會導致病蟲害提前高發、重發,對小麥生長不利。

清楚了小麥“早旺”的原因,就要根據原因來採取相應的措施。具體做法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適當晚播。結合當地的氣候、土壤條件,按照當地農業部門推薦的小麥播種時間,適期播種,不要提前過早播種,適當晚播。但也不要晚於農業部門推薦的最晚時間。

二是適量播種。在一些地區,農民喜歡超量播種,這樣做的害處很大。小麥的分櫱能力很強,自身調節力也較強。播種量適中,後期水肥管理跟上,小麥有效分櫱足夠,群體合理,高產就有保證。相反,如果播量過大,再遇上暖冬天氣,水分充足,小麥極易旺長,後患無窮。在適播期內,要嚴格按照小麥品種要求的量播種。

三是合理施肥。有農民認為,小麥要高產,就要多施肥。有些地方小麥底肥喜歡用“雙百斤”,尿素一百斤,磷肥一百斤,這樣施肥過於盲目了,不出問題是僥倖,出此外,小麥出苗後要及時進行鎮壓,如果出現旺長趨勢,可以採用化控措施,避免小麥冬前旺長。總之,農諺說有“麥無兩旺,早旺晚不旺”是有道理的,“早旺”不是好現象,一定要科學管理,使小麥長勢正常,為奪取高產打下良好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