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報表現“中庸”股價卻反勢走高,為何投資者這麼偏愛蘋果?

今年,在眾多美股科技股當中,蘋果的股價表現尤為突出。截至目前為止,蘋果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好的一隻個股。對於蘋果新一季度的財報,外界對它的關注度也是頗高。

10月31日,手機廠商巨頭蘋果對外發布了新一季度的財報。根據財報來看,蘋果營收同比增長2%高於分析師預期,但淨利潤同比下滑3%。受財報發佈之後的影響,蘋果的盤後股價一度漲超3%。

一直以來,外界對蘋果的印象最主要還是停留在iPhone產品,這種固化思維在前幾年iPhone佔總營收比重超70%的時候還是合適。根據這次的財報來看,蘋果來自服務營收跟可穿戴設備的營收增速都很不錯,這也說明蘋果在多元化的營收道路上已經走得較為平穩。

目前iPhone對蘋果的營收影響還是很大,在二季度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還是不理想,這也成為蘋果的一大隱患。在這個季度,iPhone貢獻的營收同比增長還是有放緩,但其他業務的增長還是可圈可點。美股研究社通過解讀它的這份新財報,也許能夠讓外界瞭解它在下個季度的財報業績的表現。

營收同比增長2%淨利潤同比下滑3% 可穿戴設備銷量增長仍然很強勢

新財報表現“中庸”股價卻反勢走高,為何投資者這麼偏愛蘋果?

在發佈新財報之前,不少知名分析師還是有點"唱衰"蘋果在這個季度的財報表現。不少分析師平均預期蘋果公司第四財季營收將達630億美元,幾乎與一年以前的629億美元持平。蘋果在第三財季財報中預測,該公司第四財季營收將在610億美元至640億美元之間,毛利率在37.5%至38.5%之間。蘋果還預計,第四財季的運營費用可能在87億美元至88億美元之間。

根據這次的財報來看,營收為640.4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29.00億美元增長2%,淨利潤為136.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41.25億美元下降3%。受財報發佈後的影響,截止文章發稿,蘋果的盤後股價為248.19美元,盤後漲幅為2.03%,市值為1.10萬億美元。

新財報表現“中庸”股價卻反勢走高,為何投資者這麼偏愛蘋果?

在具體業務營收方面,蘋果公司第四財季來自於iPhone的營收為333.62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67.55億美元;來自於Mac的營收為69.91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73.40億美元;來自於iPad的營收為46.56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39.83億美元;

此外,蘋果來自於可穿戴設備、家用產品及配件的營收為65.20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42.23億美元;而來自於服務的營收為125.11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05.9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對比上個季度的財報業績來看,蘋果在環比數據上的增長還是可以。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第二財季淨營收為580.1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11.37億美元下滑5%;淨利潤為115.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8.22億美元下降16%。

根據蘋果的這份財報來看,除開iPhone跟Mac之外,其它產品跟業務的營收增長情況還是不錯,這說明蘋果逐漸降低對於硬件產品的依賴,其它軟服務的營收還是給它帶來了增長潛力。只是外界仍然還是在高度關注iPhone的營收,美股研究社也將著重分析下在這個季度,蘋果的營收跟淨利潤為何沒有表現出高增長。

蘋果iPhone銷量雖有改善但仍輕微下滑 軟件服務增速亮眼但面臨勁敵頗多

新財報表現“中庸”股價卻反勢走高,為何投資者這麼偏愛蘋果?

今年對於蘋果來說,它在股價上的表現還算是不錯,獲得投資者的偏愛讓它的股價上漲不少。但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根據蘋果今年發佈的三個季度的財報來看,並沒有讓外界覺得有很高的期待,當然一定程度上還是受iPhone的銷量的影響。美股研究社認為,蘋果在這個季度的財報不亮眼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蘋果iPhone中國市場份額仍下滑,但與勁敵廝殺銷量增長仍然不易

在這個季度,蘋果公司第四財季來自於iPhone的營收為333.62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67.55億美元。在美股研究社看來,蘋果的iPhone的營收同比下滑估計還是因為在二季度它中國市場的銷量仍然不是很理想。

由於蘋果現在不對外公佈iPhone的銷量,美股研究下通過權威機構發佈的數據來大概猜測。根據Gartner發佈的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來看,三星推出了7500萬部手機,二季度的全球市場份額提升至20.4%;華為推出5805萬部手機,市場份額為15.8%;蘋果在二季度推出的手機為3852萬部,市場份額為10.5%。在全球市場,蘋果的市場份額相對於2018年還是有稍微減少。

在中國市場,根據Canalys發佈二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報告來看,蘋果的iPhone銷量仍然是進一步下滑。在2018年二季度市場份額為6.4%,到2019年只有5.8%。蘋果的iPhone銷量在中國市場下滑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為國產手機品牌的實力跟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在性能跟技術上,國產手機華為、小米、OPPO、vivo等品牌在彰顯他們手機的競爭力,一定程度上刺激到了消費者購買國產手機的動力。

新財報表現“中庸”股價卻反勢走高,為何投資者這麼偏愛蘋果?

雖說iPhone 11在中國推出後,市場反響還不錯,但它業績數據只會包含一週多的iPhone 11銷量,因此還是難以改變蘋果的iPhone在二季度銷量不好的狀況。針對這個季度iPhone營收雖然有所改善但仍然輕微下滑的問題,庫克表示:目前iPhone 11 和 iPhone 11 Pro/Max的銷量表現十分喜人。目前無法對未來的營收作出長期的預測,但是大家可以從公司財務展望中看到,在未來我們將迎來一個強勁的增長。

2、蘋果服務營收增速雖亮眼,但流媒體服務與各路巨頭展開激戰

在這個季度,蘋果來自於服務的淨營收為125.11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05.99億美元。從業務層面看,說明蘋果降低對硬件產品的依賴,提升服務營收目的在逐步實現。在服務營收這方面,蘋果也加大了成本力度去發展流媒體,這也成為蘋果寄予厚望的業務。

今年9月,蘋果公司正式推出了其流媒體服務Apple TV+,現在其上線了Apple TV + Press,這又將是對其Apple TV +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助力。雖說目前這項業務的營收還難以在財報中看到,但對於蘋果來說它在這個業務上還需投入不少的成本,尤其是內容成本製作。

在財報會議中,針對為何會免費贈送一年TV+的使用權給購買新設備的消費者,庫克表示: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使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可以在一開始就提升訂閱用戶的數量。其它用戶採取每月4.99美元的訂閱價格提供服務,這將意味著蘋果需要推遲計入大約57美元/部的iPhone銷售收入,成本上的支出將增加。

同時在這個領域,它與Netflix、Hulu、亞馬遜Prime Video和其他流媒體平臺展開直接競爭,這些科技巨頭都加大了成本投入內容製作,這也意味著蘋果在這個領域上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

3、 蘋果雖明年有推出5G手機計劃,但時機上還是落後友商

在發佈財報前,據外媒報道,蘋果公司正在動員他手中的供應商在明年生產第一批的5G手機。這個報道指出,蘋果明年將推出三款5G iPhone手機。雖說蘋果5G手機的計劃有些苗頭了,但是在時機點上它還是處於下風。

在智能手機領域,被認為帶動手機銷量的最大動力非5G手機莫屬了。根據全球知名市場研究與諮詢機構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至2024年,全球88國智能手機銷量預測按技術劃分》預測,5年內5G手機將佔所有手機銷量的近一半,到2025年,5G手機的銷量預計將會超過10億。

目前,三星、華為、小米、OPPO等都已經在5G領域已經有推出新手機,在時機點上蘋果還是落後友商。其它友商的5G手機既能早一點在市場上刷臉,在另外一個角度,根據市場反饋的需求,也有利於他們調整5G產品線的設計等。進入2020年,5G手機很有可能在銷量上實現一定突破,蘋果也需要快馬加鞭推動它在這個產品線上的動作。

蘋果多元化營收正逐漸釋放增長潛力 服務營收有可能帶動股價又一輪增長

新財報表現“中庸”股價卻反勢走高,為何投資者這麼偏愛蘋果?

站在客觀的角度看,蘋果這次的財報業績並不是很亮眼,但仍然有不少分析師對它持看好態度。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凱蒂-休伯蒂對蘋果蘋果的評級為"增持",目標價為289美元,這一目標價在華爾街分析師中是最高的。D.A.Davidson分析師湯姆-佛特將蘋果的股票評級設定為"買入",目標價為270美元。瑞銀集團(UBS)的分析師蒂莫西-阿庫裡將蘋果的股票評級設定為"買入",目標價為275美元。

目前來看,蘋果逐漸在降低對於iPhone硬件產品營收的依賴,這也有利於讓它轉型到互聯網行業的道路上,根據蘋果目前的發展來看,它在接下來的財報業績還是值得期待。

為取悅中國市場,蘋果在雙11之間首次官方降價,這一舉措將會很大程度上刺激到中國市場的果粉的購買慾。同時第四季度蘋果迎來美國市場的購物季,它在這個季度的營收預期將會更高。近日有外媒報道,分析師預測2019年第四季度iPhone出貨量將與去年持平,為6500萬臺,其中新款iPhone佔比為72%,約4700萬臺。在下個季度,iPhone的營收還是有可能實現增長。

隨著蘋果多元化的穩步推進,它的軟件服務很有可能在後續將會成為吸引投資者的一個重要數據。不論是流媒體服務還是蘋果支付等業務,都強調了蘋果在服務上的商業探索的潛力,在後續很有可能會在營收上有更大突破。憑藉蘋果在全球的影響力,它的軟服務還有很大的發展機遇,多元化業務營收就會更有想象力。

另外,在這個季度,來自於可穿戴設備、家用產品及配件的營收為65.20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42.23億美元,這也再次肯定了它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地位。新AirPods 的表現達到了歷史新高,希望這一表現可以延續到第一財季。目前,蘋果在可穿戴領域的競爭優勢還是很明顯,隨著消費者對於身體健康意識提高,蘋果的可穿戴設備銷量增長還是有一定潛力。

今年,蘋果是繼微軟之後,第二個登上萬億美元市值大門的科技股,並且維持這個市值也有不少時間,一定程度上說明投資者對於蘋果的擔憂減少,對它的信任在增加。根據蘋果目前的業務發展來看,它也逐漸走上軟硬兩手抓的道路,尤其是服務營收將會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期待它在下個季度上交一份好看的財報數據。

本文來源:華爾街那點事/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http://www.meigushe.com/——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