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進:一場號啕大哭,竟然讓一個鄉村老教師的人生逆襲

周進:一場號啕大哭,竟然讓一個鄉村老教師的人生逆襲

周進是《儒林外史》正文中的第一個人物(王冕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他的故事屬於“楔子”),作者以他為開端引線,牽出了後面形形色色的各種儒林人物。從一個窮困潦倒的鄉村老教師到教育部高官,周進的故事又悲傷又奇幻,讓人唏噓又引人深思。

1、一個沒用的、盡人可欺的鄉村老教師

周進是個屢次不第的老童生,原本在山東汶上縣裡一個大戶人家做家庭教師。可教了三年,他的學生都考中了秀才,他還是沒有一點進步。

青出於藍已經勝於藍,周進當然不能再教這個比自己學歷都高的學生了。正好這時有個“薛家集”的村子,農人們打算集資請一位老師來教孩子讀書,於是周進被人推薦來到這裡。

他出場時是這樣的:“頭戴一頂氈帽,身穿元色綢直裰,那右邊袖子同後邊坐處都破了;腳下一雙大紅綢鞋,黑瘦麵皮,花白鬍子。”走入我們視線的周進,不僅衣衫破舊,言語舉止也是拘謹畏縮的,是一個呆板無趣的老腐儒的形象。

雖然周進混得很糟糕,但淳樸的農民們還是挺尊重這個先生,為他開了一桌接風宴,還特意請了鎮上剛剛考中秀才的梅玖來做陪。這梅玖得知周進還是個童生,便十分看不起他,言語之中處處譏諷。得知周進吃齋時,便當眾唸了一句順口溜:“呆。秀才。吃長齋。鬍鬚滿腮。經書揭不開。紙筆自己安排。明年不請我還來。”惹得眾人大笑不止。周進當然聽出來這是諷刺自己,“臉上羞的紅一塊,白一塊”,卻也不敢說什麼,唯有忍耐下去。

周進:一場號啕大哭,竟然讓一個鄉村老教師的人生逆襲

讀書至此,讓人不能不感嘆,真是人窮志短啊。

此時周進已經六十多歲了,無妻無子,來到這個鄉村民辦小學後,只能寄住在觀音庵裡,靠著家長們七湊八湊的一點微薄錢物勉強餬口。這些農村孩子既不聰明又很淘氣,周進“一時照顧不到,就溜到外邊去打瓦踢球”。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師,每日管教這些頑皮的孩子,實在很辛苦。

2、儘管處處小心忍辱,還是丟了飯碗

這一日,周進任教的庵中來了一位貴客,是不久前考中舉人的王惠。庵中的和尚和周進客氣地請他入座,陪著閒聊。這王惠不過三十多歲,意氣風發,對周進自是十分倨傲。這時周進的一個學生送來作業,王惠偶然伸頭一看,是“荀玫”兩個字,不覺大驚。原來不久前王惠做夢,夢見自己中了舉人,同時也看到一個同縣的“荀玫”,名次還在自己之上。如今看到周進的一個學生正好叫這個名字,深感奇怪。

周進:一場號啕大哭,竟然讓一個鄉村老教師的人生逆襲

不過奇怪歸奇怪,他依然瞧不起周進這個老童生。當夜他留宿庵中,自己大魚大肉地吃,根本連請周進一起共餐的客氣話都沒有。周進只能寂寞地吃自己的“一碟老菜葉,一壺熱水”,兩相對比,好不淒涼。這王舉人吃完也不收拾,第二天便瀟灑離開。留下滿地的“雞骨頭,鴨翅膀,魚刺,瓜子殼”,周進不得不“昏頭昏腦,掃了一早晨。”

雖然王舉人的怪夢只有周進和和尚聽見,但還是很快傳遍了全村,他們開始笑話荀老爹。更有人說,這哪裡是王舉人說的,一定是周進,看到荀家有錢,故意奉承他家的——聽到這些話,別的家長都不高興了。勉強湊合了一年,便辭退了他。

周進也是飽讀詩書半輩子的儒生,一定曾有過無盡夢想和抱負。然而現實卻是如此殘酷,忍盡各種諷刺羞辱,時時處處小心翼翼,可最終連“鄉村教師”的卑微工作也保不住,讓人情何以堪?

他已經六十多歲了,就算在現在這個人均壽命大大提升的時代,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年人了,何況是清朝?他的姐夫、小商人金有餘看到周進已經淪落到衣食無著的狀態,便對他說,看起來你也難以再讀書求功名了,我和幾個人一起合夥做生意,正好缺一個記賬的人,吃穿都免費,你跟我來吧。

窮困潦倒至此,周進已經無法再挑剔什麼了,當即應允,便跟著商人們一起去省城進貨。

周進:一場號啕大哭,竟然讓一個鄉村老教師的人生逆襲

3、一場號啕大哭,竟然讓人生逆襲

一日來到省城,周進無事閒逛,竟然走到了貢院門前。貢院是各地的秀才來省城考舉人的地方,周進一看這個自己大半生都走不進來的地方,不覺大有感慨,就想進去看看,裡面到底是什麼模樣?

然而,就周進這個落魄的樣子,看門人哪裡會放他進去,一記鞭子就給他打了出來。還是金有餘有辦法,他塞給門人幾個錢,便帶著周進和其他合夥人們一起進來參觀。沒想到,當週進走進考場,多年的壓抑心酸,多年的悲愴屈辱一起湧上心頭,他忽然覺得生無可戀,便“一頭撞在號板上”不省人事。同行的人給他灌水按摩,好容易救醒了他。不想周進站起身來,轉頭看著號板,又是一頭撞過去,然後放聲大哭,滿地打滾,大家又拉又勸,卻怎麼也止不住周進的痛哭,直哭到口中“吐出鮮血來”……

得知了周進悲傷經歷,同行的這幾個商人不覺動了俠義之心,他們一起湊了二百兩銀子,讓周進捐了個“監生”的身份,這樣就不必再考秀才,可以以“同等學歷”直接參加舉人的考試了。

周進感激涕零,立刻“爬到地上,磕了幾個頭”,他終於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

周進考了幾十年秀才都考不上,不想第一次考舉人竟然一舉得中,隨即又考中了進士,成為御史。誰也沒有想到,已經到了暮年的周進,竟然還能鹹魚翻身,從一個下崗的鄉村教師成為省部級官員,簡直太奇幻了。

周進:一場號啕大哭,竟然讓一個鄉村老教師的人生逆襲

後來周進出任廣東學道,就是他錄取了與自己命運相似的范進,使得他瘋魔一場,成為婦孺皆知的經典人物。再後來,周進升國子監司業(大概相當於教育部副部長),這個時候,他已經八十多歲了,從此再無故事。

傳奇的周進退出了江湖,可江湖上仍有他的傳說。

感於周進的知遇之恩,當范進來到山東做考官時,特意尋找關照周進的學生荀玫;那個曾經嘲笑周進的秀才梅玖,文章越寫糟糕,被范進申斥並要責打,危急時刻,梅玖謊稱自己是周進的學生,才得以逃脫;周進曾經任教寄宿的薛家集觀音庵中,供起了他的長生牌位;他當年隨便寫下的對聯被小心取下,精心裝裱……

周進再也沒有回到這個見證他潦倒落魄的小村莊,渾然不知這些曾經輕慢他、羞辱他的人們,都已經以曾經結識他為榮了。

世事滄桑,雖多辛苦磨難,亦有奇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