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公元前247年,時值北非強國迦太基與意大利強權羅馬共和國之間戰爭的第18年,一個30歲的迦太基年輕人,不得不接受命令,留下才剛剛呱呱墜地的兒子漢尼拔,前往位於東北方的西西里戰場。十多年前,因為西西里強國敘拉古入侵鄰邦墨西拿,致使後者向羅馬求援,羅馬共和國於是趁機將勢力擴張至西西里島。

一開始,敘拉古同早就佔據西西里西部的迦太基合作對抗羅馬人,但是,在遭到羅馬軍隊的猛攻後,敘拉古軍隊很快便敗逃,並且敘拉古甚至在之後直接同羅馬議和,只剩下了迦太基對抗羅馬共和國。然而,立國已久的迦太基卻是一個紙老虎,雖然號稱海軍大國,但是卻在羅馬人成立自己的第一支海軍後屢戰屢敗。而迦太基陸軍更是一盤散沙,完全無法與羅馬軍隊匹敵,如果不是斯巴達僱用軍官贊提帕斯臨危受命,率領迦太基軍隊擊敗登陸北非的羅馬執政官雷古魯斯,那麼,迦太基甚至在公元前255年,可能就已經走向失敗了。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第一次布匿戰爭的海戰

而哈米爾卡要去的西西里,情況也好不了多少。迦太基在當地的第一重鎮兼良港巴勒莫已經淪陷,除了馬爾薩拉城以及特尼帕尼之外,迦太基機會已經失去了西西里島上的所有城市,一旦這兩座城市再淪陷,羅馬軍隊就可以將西西里的軍隊直接送到北非去,到時候,迦太基就真的徹底輸掉了。

從這個方面而言,迦太基高層送哈米爾卡到西西里,其實已經是病急亂投醫的行為了,時年28歲的哈米爾卡此前並未有過知名的戰績,此前西西里的迦太基將領,已有數人因戰敗而遭到重罰,甚至有人被處死,哈米爾卡面對的,就是這樣的絕境。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哈米爾卡·巴卡

抵達西西里島的哈米爾卡,首先做的事情,就是重整西西里島上士氣低迷的迦太基軍隊,他首先改變迦太基軍隊單調的部隊構成,參考羅馬人曾經的死敵-希臘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的軍隊構成,組織出了一批多兵種協調配合的軍隊,並且,由於當時迦太基軍隊中有著大量的僱傭兵,他們時常在戰場上一觸即潰,哈米爾卡明白這是因為僱傭軍不願意為不多的費用搏命,於是他索性壯著膽子承諾了一大筆佣金,從而把這些僱傭軍的積極性也調動了起來。

重整完部隊以後,哈米爾卡面臨下一個問題,那就是選擇哪裡作為自己的大本營。很多士兵都認為,哈米爾卡勢必會選擇馬爾薩拉和特拉帕尼中的一個,畢竟在城市中能有城牆的保護。但是哈米爾卡反其道行之,就是不選城池,反而在探查地形後,選擇在羅馬人的跟前,已經歸屬羅馬的巴勒莫城附近的佩萊格里諾山。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第一次布匿戰爭海戰極為頻繁

哈米爾卡並非莽撞,而是經他的仔細研究,他發現在這裡有三大好處,首先,這裡的地勢之高,使得迦太基人可以很輕鬆地看到羅馬軍隊在巴勒莫城附近的一切軍事調動,其次,這座山有一塊通往特拉帕尼城的大平地伸向大海,使得哈米爾卡可以同時保證特拉帕尼的補給。而最最關鍵的是,就在這座山沿著海岸線靠西邊的地方,有一處被懸崖擋住的海灣,迦太基的船隻,可以在這裡安全停靠而不用擔心被發現。哈米爾卡英名的是,直到他在這座山完成紮營後,羅馬人才慢慢發現了這裡的險要之處。

不過,哈米爾卡選擇在山上紮營的原因,不僅是這座山本身的優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不打算死守,而是準備主動攻擊羅馬軍隊,而他採取的戰鬥方式,就是後世熟知的遊擊作戰。利用山勢,他往往能夠及時發現羅馬軍隊的動向,但他也不早早出擊,而是等待羅馬軍隊進攻馬爾薩拉等城市時,他才下山,從羅馬軍隊的背後襲擊,而當羅馬人調轉槍頭後,他又立刻帶著部隊回到了易守難攻的山上。同時,他也常常帶著部隊主動進攻羅馬控制下的部分城市,並且在海上,他也利用手頭僅有的少數戰船對羅馬人及其同盟的商船進行襲擊,最遠的時候,就連意大利本土的海港重鎮布林迪西都遭到過哈米爾卡的部隊騷擾。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哈米爾卡之前的迦太基陸軍完全不是羅馬人對手

哈米爾卡的戰術對之前進展順利的羅馬軍隊影響極大,整整6年的時間裡,羅馬軍隊幾乎無法在西西里島取得任何進展,陸地上的戰鬥完全陷入了膠著。而這時候,迦太基和羅馬的軍隊構成不同,就導致了兩邊對膠著戰況的態度不同了,迦太基的軍隊,僱傭軍佔比極高,因此,國內的經濟活動幾乎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可是羅馬軍隊大多是公民兵,士兵們平時是農民、商人和工匠等等,因此,如果戰鬥遲遲無法取得進展,不斷損失的士兵和耽誤的時間,都會對羅馬國內的經濟產生影響,所以,迦太基可以拖,而羅馬不能拖,戰爭持續了24年了,羅馬國內的經濟已經快亂套了。

於是,羅馬人開始試圖做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不再理會陸地上狡猾的哈米爾卡了,而是集中力量,從海上打破僵局。羅馬人明白,只要吸引迦太基殘存的海軍主力,並在海上徹底消滅他們,就能斷絕哈米爾卡所部與迦太基本國的一切聯繫,並切斷哈米爾卡的補給,為此,羅馬人決心孤注一擲,他們耗盡國庫,併發行大量國債,替換了早已老舊的海軍船隻。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羅馬軍隊再次從海上取得突破

於是,公元前241年,馬爾薩拉城的港口外,一支嶄新的羅馬海軍從海面而來,開始向馬爾薩拉港口發動攻擊,守衛馬爾薩拉的迦太基海軍不堪一擊,很快就讓羅馬海軍佔領了港口,隨後,一隊又一隊羅馬士兵從船上跳了下來,向城市中心挺進,在這樣的突襲之下,很快,羅馬從陸地上6年都沒有攻佔的馬爾薩拉城淪陷了。

馬爾薩拉城是迦太基在西西里少有的良港城市,一旦失去這裡,兵員和糧草補給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奮戰在西西里島前線的哈米爾卡部,也會飽受補給不足之苦。哈米爾卡雖然驍勇善戰,但是,面對這個局面,他不過是迦太基方在西西里的陸軍將領,要求得生機,只能依靠本國的海軍的努力。

公元前241年3月早春,迦太基本國做出決斷,派遣超過200艘戰船以及無數補給船隻,一口氣為哈米爾卡提供鉅額補給,然而將希望全部寄託在哈米爾卡身上。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是因為羅馬執政官一般會在這個時候換屆,而軍隊也常常在這個時候換防。可惜,一旦敵方的特點眾人皆知,那麼這個特點往往就不再有用了,果不其然,就在這一年,老執政官在新執政官到來之前,依然率領著上一年的海軍部隊駐守在迦太基艦隊的必經之路上……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迦太基海上決戰再次失敗

哈米爾卡在佩萊格里諾山上的營中靜靜等待著本國艦隊的消息,他衷心期盼著同僚能送來最後的補給,然而,只等來了噩耗,迦太基艦隊慘敗,合計有120多艘戰船葬身大海,無數珍貴的補給化為烏有。從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一刻,已經在西西里奮戰6年的哈米爾卡頹然癱坐,他明白,戰爭到這裡就結束了。

極為恥辱的是,迦太基本國內,或許是在與巴卡家族為敵的漢諾家族等其他家族的授意,迦太基上層沒有直接與羅馬人談判,而是派出特使,勒令羅馬人的死敵哈米爾卡與他的手下敗將卡圖盧斯談判。因他人的失敗而向自己的死敵屈服,是人生的奇恥大辱,但這就是哈米爾卡此時的遭遇,在羅馬人鄙夷和嘲笑的目光中,哈米爾卡完成了堪稱他人生最漫長的談判。迦太基人失去了經營百年多的西西里島,永遠不得對羅馬盟國發動攻擊,賠償鉅額的戰爭賠款。而曾經在西西里力敵羅馬的哈米爾卡,只能灰溜溜地帶著自己的軍隊離開,哈米爾卡的餘生再也沒有登上西西里島。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僱傭軍發動叛亂

戰爭結束了,但迦太基面臨的問題並沒有結束,在這場長達20多年的戰爭中,迦太基招募了大量的僱傭軍,現在戰爭結束了,這些僱傭軍需要解散,但是卻因為與迦太基上層無法談攏,而發生了暴亂。一般人的討薪最多也就是騷亂,但是僱傭軍的討薪,那就是叛亂了。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由於迦太基戰後需要恢復元氣,因此加重了各個城市的賦稅,導致這些城市離心離德,他們一看僱傭軍跳出來叛亂,於是也紛紛支持,一時間,迦太基國內,竟然湧現出來了高達5萬人左右的叛亂僱傭軍部隊。

面對規模如此巨大的叛軍,迦太基高層能想到的唯一的應對人選,自然是曾力克羅馬軍隊的哈米爾卡,但是,叛軍5萬人,哈米爾卡得到了多少人呢?1萬2000人。然而,面對擁有絕對數量優勢的僱傭軍,哈米爾卡卻百戰百勝,初戰就擊殺6000叛軍,俘虜2000餘人。哈米爾卡看到叛亂的僱傭軍,內心非常複雜,因為,這當中,也有不少人是當年和他一同在西西里島奮戰的戰友,於是他派出一個高官,試圖去和僱傭軍達成協議。但他得到的,確實一個噩耗,僱傭軍不僅拒絕投降,還對迦太基使者施加酷刑折磨後活埋,哈米爾卡於是沒有選擇,只能殲滅全部的叛軍。

此後,他採取小規模作戰,一步一步將叛軍主力誘導到一座荒蕪的山上,迫使對方走向了斷水斷糧的絕境。叛軍飢渴難耐,甚至一度殺人取食,正在這時,哈米爾卡派人喊話,說只要叛軍願意投降,先派10位領袖下山談判,那就可以饒他們一命。叛軍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立刻派出10位領袖下山。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戰象是哈米爾卡平定戰爭的利器

這10個人之後一直沒有回去,因為他們一下山後,就立刻就被殺死。遲遲等不到消息的叛軍最終認為10位領袖和哈米爾卡達成了協議,將他們出賣了,面對所有情報可能都已經洩露的威脅,叛軍於是決定下山決一死戰。可當他們剛剛來到山下,就遭到了哈米爾卡的迎頭痛擊,他安排許多大象從四面八方圍攻叛軍,在戰象的鐵蹄之下,超過4萬名叛軍士兵戰死,而支持叛軍的城市聽說這個消息後,紛紛投降,於是,在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1年後開始的叛亂,在延續3年又4個月之後,被哈米爾卡平定了。

但是哈米爾卡卻高興不起來,反而勃然大怒,因為,他這時候知道了一個消息,那就是在他平叛之時,迦太基在撒丁島的領土也爆發了叛亂,而亂軍面對迦太基的軍隊,選擇了向羅馬投降,於是,就在雙方已經處於和平的情況下,羅馬從迦太基這裡奪取了撒丁島,此後,連相鄰的迦太基的科西嘉島也被羅馬人所控制。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擁有西地中海最優秀騎兵的努米底亞人

失去了西西里、撒丁島、科西嘉島,迦太基也就失去了西中海的三個重要據點,這同時意味著西地中海的制海權已經淪落到了羅馬人之手。迦太基人是航海民族腓尼基人的後裔,海洋正是他們的母親,對於哈米爾卡·巴卡家族這樣以航海貿易起家的人而言,更是至關重要,哈米爾卡在經歷戰爭失敗的苦楚後,再次遭到羅馬重創,他內心對羅馬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熊熊燃燒。而此時的迦太基,面對這位在先後力敵羅馬、平定叛亂的英雄,卻有了不安的想法。以漢諾家族為首的上層迦太基貴族,擔心哈米爾卡威望過高,威脅到了各個家族的聯合統治,於是再次將他調到了西面,去對付努米底亞王國。

哈米爾卡收到命令,他早已看清迦太基上層的懦弱無能,於是,他決定在西方開創不受迦太基本國染指的地盤,在那裡,積攢力量,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再戰羅馬,取回屬於迦太基人的一切。他藉著對付努米底亞王國的機會,在擊敗對方後,沒有回到本國,而是度過了直布羅陀海峽,進入了當時蠻族盤踞的西班牙半島,決定在那裡開創新的天地。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漢尼拔從此走向了與羅馬對抗的道路

據說,在他準備領軍從迦太基城離開的前夕,他9歲的愛子漢尼拔找到了父親,希望能夠和哈米爾卡一同出征,哈米爾卡百感交集,是否要將兒子也捲入自己宏大卻又看不到頭的計劃中去呢?於是他帶著兒子來到神殿,鄭重其事地告訴兒子,如果真的想追隨自己,那就在神殿中立下誓言,此生與羅馬不共戴天。漢尼拔就這樣在神殿中立下了此後畢生奉行的誓言:

“我漢尼拔,神前謹奏:強梁羅馬,國之世仇。終此一生,不與為友。志滅此邦,兩存為羞。永明此誓,除死方休。背斯言者,諸神不佑!”

隨後,漢尼拔便跟隨著父親哈米爾卡,來到了遍佈蠻族的西班牙。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迦太基人的城市

哈米爾卡帶領迦太基軍隊來到西班牙之後,除了安排跟隨而來的平民開墾農場、建設城鎮和礦場之外,還主動與一些比較友善的西班牙蠻族結交,甚至為漢尼拔和他的弟弟哈德斯巴魯迎娶了當地蠻族酋長的女兒。於此同時,他還主動率領軍隊進攻那些有敵意的蠻族,在哈米爾卡的領導下,迦太基軍隊百戰百勝,在8年的征戰後,他已經在西班牙建立起了一個富裕的獨立王國,據說就連50年後來到西班牙的羅馬元老議員老加圖,等驚訝於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成就。

哈米爾卡在達成這一切後,依然沒有停下他的腳步,他繼續擴張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勢力,並將鉅額財富分為三分,分被用來獎勵士兵、上繳本國國庫以及維持與本國的關係,即使掌握了獨立王國,但除了用來做對抗羅馬的基業之外,哈米爾卡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迦太基人,而不是一個西班牙的國王。

抱憾離世!名將漢尼拔之父,羅馬人無法擊敗的天才戰將

哈米爾卡最終死在了戰場上

可惜的是,儘管哈米爾看苦心準備與羅馬人再次決一雌雄,命運卻已經決定要收走這位名將的生命了。由於哈米爾卡領導的西班牙迦太基勢力在8年內就擴張得如此龐大,一些當地的蠻族國王及酋長聯合了起來,在公元前228年的戰鬥中,他們在戰鬥前偷偷佈置裝滿木材的牛車,當他們的部隊與哈米爾卡的軍隊大戰不敵而敗退時,趁機在後撤的時候點燃了木材,牛群於是受驚狂奔,從而打亂了迦太基軍隊的陣型,蠻族人於是趁機衝殺,亂戰之中,47歲的哈米爾卡不幸戰死,早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哈米爾卡死了,在距離下一場對抗羅馬的大戰只差10年的時候死了,他為迦太基雪恥的夢想也跟著戛然而止了。他的女婿暫時頂替了他在西班牙的位置,而他的兒子們牢牢記住了他的遺願,10年後,年近30歲的漢尼拔,將如同他的父親一樣,為了迦太基而與羅馬人大戰,只是哈米爾卡已經看不到這一幕了。試想哈米爾卡如果沒有死在蠻族亂軍之中,那第二次布匿戰爭,擁有父子兩位名將的迦太基,是否能有戰勝羅馬的可能?遺憾的是,歷史最終將所有的重任,都交到了漢尼拔的身上,而給了半生準備的哈米爾卡永恆的寧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