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犧牲不同於工傷認定!如何認定和補償?

因公犧牲不同於工傷認定!如何認定和補償?

公職人員因公犧牲認定標準的相關規定是由所在軍隊團級以上政治機關,按照民政部規定的條件審查認定,其他更加詳細的認定標準就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了。具體來說,因公犧牲的認定標準其實基本上就是由所在部隊裁定的。

因公犧牲不同於工傷認定!如何認定和補償?

一、公職人員因公犧牲認定標準的相關規定是什麼?

1、因公犧牲、病故的認定

現役軍人(含武警指戰員)因公犧牲,因病死亡或因意外事故死亡不屬於因公犧牲範圍的,以及因人民內部矛盾問題自殺身亡的,經所在軍隊團級以上政治機關,按照民政部規定的條件審查認定,由發放一次性撫卹金的民政部門負責複核,實施監督。

2、因公犧牲證明書、病故證明書的制發

1981年解放軍總政治部制發了《革命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革命工作人員病故證明書》;民政部印發了《革命工作人員犧牲病故證明書》式樣,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統一印製。 1985年總政治部修改印製了《革命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革命軍人病故證明書》、《革命工作人員因公犧牲證明書》、《革命工作人員病故證明書》,其中革命工作人員犧牲、病故證明書使用範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制序列內無軍籍正式職工。 1995年民政部為加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犧牲病故證明書的規範化管理,重新設計並統一印製了《人民警察因公犧牲證明書》、《人民警察病故證明書》、《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公犧牲證明書》、《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病故證明書》。犧牲、病故證明書由死者所在縣團級以上單位填寫,發至家屬居住地的縣(市)人民政府轉給死者家屬。發證順序參照《革命烈士證明書》發放順序。

因公犧牲不同於工傷認定!如何認定和補償?

二、因公犧牲補償規定

因公殉職賠償最新標準,職工因公死亡應發給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發卹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具體標準如下:

1、喪葬補助金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的標準發給。

2、供養親屬撫卹金髮給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死者的親屬。其標準為:配偶每月按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中月平均工資的40%發給,其他供養親屬每人每月按30%發給,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加發10%。撫卹金總額不得超過死者本人工資。當供養親屬喪失其供養條件時,不再享受該項撫卹金。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48個月至60個月的金額,具體標準為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至殘一級致四級而享受傷殘撫卹金期間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按金額標準的50%發給。

因公犧牲不同於工傷認定!如何認定和補償?

三、公職人員去世撫卹金多長時間能發放?

退休公務員死亡撫卹金的審批工作是由本單位人事科工作人員在工資系統裡打出相關表格交給人社局工資福利科審批,審批很快的,蓋個章就行,只是人事科工作人員要帶上死亡人員的火化證或者死亡證明,審批通過後把表格交給本單位財務,財務會把撫卹金打到死亡人員的工資卡上。

撫卹金髮放標準必須是法律、法規規定發放的;代表政府發放撫卹金的是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企事業單位發放的撫卹金的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範圍;“沒有依法發給”是指拒絕發給或者沒有按照規定的對象、範圍、標準、數額、時限等發放。

撫卹金是發給傷殘人員或死者家屬的費用。撫卹金是國家按照相關規定對特殊人員撫慰(撫慰包括精神撫慰和物質撫慰等)和經濟補償。

享受撫卹金的人,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死者的直系親屬,二是這些親屬主要依靠死者生前扶養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單位是依據有關法規、規章及政策發放的,如何分配,授予對象,這些相應規定的,主要由發放單位或其他相關部門負責。

因公犧牲不同於工傷認定!如何認定和補償?

關於公職人員因公犧牲,其實主要泛指武警、軍人或者是緝毒警察等這些高危崗位。因公犧牲的認定標準和普通的工傷認定標準不是一回事,對於因公犧牲的這些國家公職人員,一般所在單位為其發放烈士證書,因公犧牲的話,也是可以獲得一次性撫卹金,工亡補助金,傷亡補助金等這些賠償。

如果您有法律問題想要諮詢,可關注我們的頭條號律師365,私信諮詢。也可以直接點擊文章末尾左下方的“瞭解更多”,即刻在線免費諮詢專業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