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硕太火热?如何选择才能一战成功

金融专业一直是考研的热门专业,正是因为报考人数太多,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那么如何选择学校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因为选择可能比努力更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了解一下择校的关键因素。

1.学校背景

如果抛开教育的排名,按照江湖传言(参考各个平台),将金融专硕的学校大致分类:

第一梯队:清华、北大、复旦、人大

第二梯队:央财、上财、对外经贸、上交

第三梯队:西财、中山、南开、厦大、中南财大、西安交大

第四梯队:其他

(江湖传言也有很多版本,这是给出了流传比较多的版本)

当然,每一个同学都想往着第一梯队的高校靠近,按照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报考排名越高的学校,你所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收益与风险共存。

金融专硕太火热?如何选择才能一战成功

2.学校的报考难度

2.1查看报录比

看一个学校的报考难度时,最主要的是看该学校该专业的报录比。一般的学校都会在研招网公布历年的报录比信息,在观看报录比的时候,注意查看除去推免人数以外(部分高校推免人数50%以上,一定要注意)的报录比。

若未公布报录比的学校,小伙伴多留意考研论坛和贴吧信息,以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学校,比如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的金融专硕,这两年报录比都突破10:1,呈现井喷之势,以往网上陈旧的信息,注意及时更新,以免踩雷。

2.2复试淘汰率

复试淘汰率也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一般学校是不会公布复试的淘汰率的,为了深入了解各个高校的复试淘汰率(可以见文章末尾小编总结的五所学校),各位萌新可以登录该学校所招生的学院网站(注意一般是学院网站,非该校的研招网),看历年进入复试名单和最后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就可以大致估算复试淘汰率。

这两年由于金融专硕的学科改革,很多学校新增了非全日制金融专硕。虽然教育部现阶段没有对非全日制的金融专硕的报考条件做限制,即应届生可以就读非全日制,但非全社会认可度并不高,且是周末上课,不太适合于绝大多数应届生报考。

虽然教育部规定一般高校的复试淘汰率为1:1.2,但往往很多高校把复试成绩靠后的全日制考生,调剂到非全日制。比如四川大学2018年的复试,虽然说复试总体淘汰近30%,但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被调剂到非全日制,全日制录取39人,非全录取30人(均为调剂),如果把仅计算全日制淘汰率,复试淘汰率64%,是非常高的淘汰率了。

金融专硕太火热?如何选择才能一战成功

2.3关注其他信息

a.上条中谈到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虽然教育部现在进行改革,明确了非全和全日制的同等学历地位,但社会第非全的认可度仍然不高,所以建议应届报考非全的同学需谨慎。

b.某些学校的报录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比如西财金融专硕的非全日制,往年的报考人数显示100多人,最后录取20人,但这录取的20人,几乎都是从全日制调剂过去的。

3.学校的考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首先就公共课而言,不同的学校的公共课科目不同。公共课绝大多数学校均是英语二、数学三、政治,但部分学校不考查数学三,考查396,比如人大、湖大等,极个别学校考查英语一,所以20萌新们一定要上目标学校研招网,查看该校研究生招生简章。(需注意的是注意与金融学硕的差异,一般高校“金融学”专业指的是金融学硕,“金融”专业才指的是金融专硕)

专业课各个学校的差异也非常大:

a.参考教材

一般参考教材学校官网会给出,但很多学校官方是不指定教材的,除去北清考查比较宽泛,绝大多数的高校都是有默认的教材的。

比如西财,即使官方未给出参考教材,但根据西财本科生的教材及历年的命题趋势,默认的教材是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和罗斯的《公司理财》。一般询问上一届学长学姐,或在网上搜索经验贴,即可查询到目标高校的参考教材。

不同的教材在课本的重难点、阐释性语言、学科架构上有非常大的差异。此外,小编认为,教材的版本差异不会特别大,比如罗斯《公司理财》第9版和第11版,都是完全适用于考试的,不用在教材版本上担心。

金融专硕太火热?如何选择才能一战成功

b.专业课考纲

市面上流传着一份《431金融学考纲》,是教育部2011年发布的,这便是2011年金融专硕开始招生以来,绝大多数学校参考的考纲。(很多市面上没有区分学校的专业课资料,什么科兴的资料,就是按照这份考纲编写的)

需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金融专硕教育教学的发展,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公布了自己的考纲。比如西财,与这份全国考纲有非常大的差异,意味着专业课的重难点和考试倾向也有具有自己的特点。

20年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去查询自己的目标高校是否有自己的专业课考纲,比如去年就出现了快考试了很多西财很多同学竟然都不知道西财有自己的考纲,还按照非西财的专业课资料复习,浪费了非常多的时间,得不偿失。

没有公布专业课考纲的学校可以按照这份全国考纲复习,但也要明确目标高校的专业课特点。此外,也要注意每年高校9月公布专业课是否有相应的变化。

c.专业课难度

每个高校的专业题型与结构差异很大,难度差异更是很大。在面临大部分高校公共课相同的情况下,专业课难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报考难度的高低。小伙伴在决定目标高校的时候,一定要去看下历年的专业课题目情况反馈,某些好学校报考人数很多,但收分总体不高,那就是专业课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也请各位客观认识专业课难度,比如西财,很多往年的帖子都说专业课压分,难度高。但平心而论,西财专业课试题总体来说难度适中,重难点清晰,只要掌握好相关技巧,得高分并不难(推荐自家辅导班)。

金融专硕太火热?如何选择才能一战成功

4.学费、奖学金等其他信息

4.1学费是关键

读金融专硕,首先必须关心的是金融专硕的学费。比如复旦金融专硕两年16.8w-24.8w不等(传闻该校今年部分学院金融专硕不再提供住宿),按照上海的基本物价计算,读研两年,基本的生活学费开支在30w以上。在哪里去查学费信息,请登录各高校的财务处网站,查询相关资讯。

4.2奖助学金政策

国家会对每个研究生至少6000元/年的补贴,此外,学校奖学金政策也是不容忽视的。

5.就业展望

很多人在问学校的时候,还会顺带两个问题:

1.该校金融专硕就业情况怎么样?

2.平均薪资多少钱?

这些问题,在我考研的时候,也是常常会问的问题,所以非常感同身受。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就业报告,出给研究生平均薪资好几千,怎么怎么的。作为一个反鸡汤者,今天给点实际的建议。

1.现阶段研究生越来越多,稍微好一点的企业招聘,研究生文凭已经不具备绝对的优势;

2.就现阶段的就业情况,之前举例的前三梯队的高校,都是具备进入投行等顶尖金融机构的资格的,所以就不要再问“XX学校能不能去投行?之类的问题”。

3.学校给出的就业报告永远是非常好看的,但就业质量高低,感受都在于自己。个人能力的差异,才是决定就业的根本。比如复旦,每年进投行的人很多,但是仍然会有找不到工作的。

4.关于薪资,这里想告诉大家,读研究生永远不是发家致富的道路,只是给你更多的机会和筹码,关于平均薪资,各大花里胡哨的就业报告都有写,我觉得这些“平均薪资”,对大家来说没有参考价值。

5.关于地域优劣势,也是很多小伙伴担心的。我们认为,至少在我们举例的前三梯队的高校,都不存在绝对的低于劣势。

6.写在最后

每年到10月份都有同学换校,10月份开始新的专业课,远远被人甩在了起跑线。由此可见在最开始的选择尤为重要,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最优的学校,有问题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我一定会尽力回复的。

平静点,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大家加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