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的現狀與未來發展

無人駕駛作為汽車未來的研究方向,其對於汽車行業甚至是交通運輸業有著深遠的影響。無人駕駛汽車的來臨將能夠解放人類的雙手,降低發生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保證了人們的安全。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傳感檢測等核心技術的突破和不斷推進,無人駕駛必將更加智能化,同時也能夠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產業化。但是任何技術的出現都是循序漸進不斷革新的過程,無人駕駛從出現到成熟再到能夠在世界範圍內運用,需要每一個汽車人的不懈努力。

無人駕駛汽車的現狀與未來發展

國內外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現狀

1、國外無人駕駛汽車發展現狀

美國谷歌公司作為最先發展無人駕駛技術的公司,其研製的全自動駕駛汽車能夠實現自動起動行駛與停車。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重組為一家名為Waymo的獨立公司。Waymo於2017年11月7日對外宣佈,將對不配備安全駕駛員的無人駕駛汽車進行測試。預計無人駕駛汽車測試活動將在2018年加速,2018年Waymo可能將會在公路上部署更多完全無人駕駛汽車。除了傳統汽車業強國與谷歌等互聯網企業已經開始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並且已經取得了相當好的成果之外,蘋果、Uber等也已經將業務範圍向無人駕駛汽車傾斜。

2、國內無人駕駛汽車發展現狀

目前,國內的百度、長安等企業以及國防科技大學、軍事交通學院等軍事院校的無人駕駛汽車走在國內研發的前列。例如長安汽車實現了無人駕駛汽車從重慶出發一路北上到達北京的國內無人駕駛汽車長途駕駛記錄。百度汽車同樣在北京進行了初次無人駕駛汽

車在北京道路的實驗並且取得了成功。而到2020年,無人駕駛車輛有望在北京到崇禮的延崇高速路上實現道路測試。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無疑為無人駕駛的未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無人駕駛的未來發展

未來的某天,當無人駕駛汽車普及,很多現有的社會制度將會受到強烈的衝擊,比如人們不再需要駕照與保險這個硬性規定。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無人駕駛汽車必將會與移動通信技術相連接,無人駕駛汽車通過移動通信可隨時保持聯繫。如果是電動無人駕駛汽車,或許從國家電網公司購買電動汽車也不再是遙不可及,油費將會被電費取代,加油站也將會被拆除。馬路上的出租汽車也不需要“的哥”,出租車司機這個職業將會漸漸消失。無人駕駛的出現,帶給了我們無限美好的憧憬。

1、無人駕駛的未來設想與目標實現

最近,國內一則奧迪的汽車廣告所展現出來的情景及功能是奧迪對未來無人駕駛的設想。新一代的奧迪A8搭載了Level 3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目前世界上率先達到此級別的一臺自動駕駛汽車。Level 3自動駕駛技術事實上正是自動駕駛技術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是“自動輔助駕駛”和“無人駕駛”的區別。Level 2多對應的是目前常見的ADAS(高級智能駕駛輔助)技術。包括了諸如ACC(自適應巡航)、AEB(緊急制動剎車)和LDWS(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的輔助駕駛功能,車輛的駕駛者必須還是駕駛員本人。Level 3的出現,允許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放開方向盤,轉移注意力,甚至在關鍵時刻由AI取代駕駛員來駕駛汽車。這個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更符合我們對“無人駕駛”所持有的想象。

2、無人駕駛汽車未來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目前國內無人駕駛技術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並且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得到了公眾的認可,但是要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化仍然需要很長的路要走,關鍵技術水平不高,零部件非國產化嚴重、政策法規空洞需要完善等等問題依然需要汽車人的不斷努力。

(1)技術問題。目前對於國內無人駕駛技術的探索仍然是以國外已經出現的技術為藍本,其主要分為2種格局,一種是汽車企業主要是以美國Tesla技術為範本,另一個以谷歌技術路線為標準進行探索。精確定位與導航是實現無人駕駛最為重要的部分,只有實現精確定位與導航的精細化才能保證無人駕駛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目前由於技術因素,高精度GPS受制於國外限制,無法在民用汽車上應用,但是普通民用 GPS敏感度有缺陷,無法保證實現精確定位。雖然我國自主研製的北斗導航系統已經投入使用,但是其要想追上GPS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是與電子地圖測繪企業進行合作,通過其來獲得定位的相對準確性。車載傳感器與高精度激光雷達作為汽車的眼睛,國內無法保證其精度要求仍然受制於人。如何實現車輛控制技術的國產化,不僅僅是實現無人駕駛不可避免的問題,同樣也是中國汽車行業走向世界所必須解決的問題。

(2)政策法規。雖然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鼓勵無人駕駛技術的高速發展,但是其也對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行駛做出了明確的限制於規定。無人駕駛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是必須面對的問題。無人駕駛汽車要想合法上路行駛,首先要解決政策法規的問題。無人駕駛汽車實際行駛過程中難免會因為某些原因而產生事故,如何劃分事故責任,如何做到公正裁決等等這些都是要進行深入討論與驗證的問題。目前並沒有那些國家對無人駕駛汽車專門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規,要想真正的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化,這是一個必須解決並且需要格外小心的問題。

(3)困難和難點。無人駕駛的一個很重要的用途是用於某些特殊的環境下,由於在某些特殊的環境下,人員生存困難,無人駕駛能克服這些問題,但是其也要解決例如極寒、道路條件複雜等各種極端環境的影響,這同樣也是無人駕駛未來發展所有面臨的困難。

在高速公路上,無人駕駛的汽車主要是保證按照道路安全標誌與車輛識別等信息行駛,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高速公路行駛由於疲勞等因素造成的危險。在城市路況行駛中,路況主要是環境複雜,人員流動性大,機動車行駛時更加要時刻注意路面信息,對於感知和人工智能控制算法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環境下的無人駕駛是對於無人駕駛技術的更大挑戰,如何提高駕駛機動性與安全性,將是未來無人駕駛要攻克的難點。

結束語

未來的汽車已經不僅侷限於一種交通工具,更多的是向新一代互聯網終端發展。無人駕駛汽車將感知、決策、控制與反饋整合到一個系統中,實現了汽車脫離駕駛員而能保證其駕駛操縱性與安全性。無人駕駛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汽車的控制方式,對於交通系統的安全性與通行效率有了較大保障。隨著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的不斷深入發展,無人駕駛汽車的性能將會更加完善,我們相信在未來的不遠,無人駕駛汽車將會奔馳在中國的大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