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的父親,都會告訴孩子這7個人生真相

何為美好人生?可以想象的最好的生活會是什麼模樣?

中年為父的作家苗煒在《給大壯的信》裡給出了他的回答。兒子大壯出世後,苗煒陸陸續續寫了三十八封信,有長,有短,點點滴滴,回憶自己的成長,記錄某些片段中的體驗,唯願孩子將來有一天,遇到某些麻煩的時候,可以透過這些記錄,知道自己並不孤獨。這些長長短短的信,圍繞著四個主題詞:智識、美、道德感、家,這也是大壯父母寄予孩子美好人生的四要素。

聪明的的父亲,都会告诉孩子这7个人生真相

苗煒與大壯

回望這些信,苗煒說:“起初全是生命的喜悅,後來流露出了一些傷感,一些悲觀。我遇到過一些委屈,也遇到過許多快樂,我沒經過什麼大事,不過看了幾本文學書,我把書本上的經驗和現實生活中的經驗講給你,像打開積攢多年的寶貝盒子:兒子,過來,不怕你笑話,給你看看。”

聪明的的父亲,都会告诉孩子这7个人生真相

NO.1 有些東西是註定得不到的

我小時候,電視機是一個稀罕物。鄰居家買了一個,我就吵著要買一個。我爹借了五百塊錢,買回家一臺三洋電視機。我本以為電視是最神奇的快樂之源,有了它我就會非常快樂。可是電視擺到家裡的櫃子上,卻帶來一種巨大的傷感。

我體會到真實世界是怎麼回事了,我們負擔不起這個電視,它讓我難受。於是我學會降低自己的慾望,不看了。這件往事想起來還有點兒心酸,假設有一天,你吵著要買一個昂貴的玩具,我該怎麼回覆你呢?我該怎樣讓你明白,有些東西是註定得不到的呢?

你要知道,學會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比得到一個虛假的短暫的滿足重要得多。一個小孩子,會源源不斷地提出各種要求,完全以快樂原則行事,以為生活就是不斷得到滿足。你應該早一點兒認識到,學會控制自己、能夠延遲滿足、學會等待,能接受挫折,也不強求他人理解,是一個人具備理性的重要標誌。這個認清現實的過程,危機四伏,充滿了委屈,它開始得非常早,持續得又特別長,我希望能幫到你。

NO.2 如果教育總是簡單有趣,

那麼只能學到膚淺

還有一個偉大的英國爹是老穆勒,他的兒子叫約翰·斯圖爾特·穆勒。老穆勒是一個文人,前半輩子都以賣文為生,寫了一本《英屬印度史》。小穆勒三歲時開始學希臘語,接著就讀《伊索寓言》《回憶蘇格拉底》等希臘作品。八歲學拉丁語和數學,接著讀維吉爾的詩和西塞羅的演講……他後來成為一個大學問家。

聪明的的父亲,都会告诉孩子这7个人生真相

約翰·穆勒

老穆勒大概也愛兒子吧,但他過於嚴格了。他相信正直和節制的價值,鼓勵孩子一生懸命,不要放縱和懶惰,他認為生活中的失敗,大多來自對快樂的過高估計。像典型的英國人那樣,他不太流露自己的情感,卻深知一個人若失去旺盛的好奇心,生命就會變得枯竭。老穆勒對兒子期許過高,逼著他走上學術之路,弄得兒子一度精神崩潰,靠文學之美和妻子的愛,才緩過勁兒來。小穆勒著有一本《我的知識之路》,其中說到,僅憑溫柔的言語,無法讓一個孩子投身於枯燥單調的學習,如果教育總是提倡簡單有趣,那麼孩子學到的也就是一些膚淺的東西。

NO.3 成年人都明白,

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痛苦

有一本書叫《為什麼長大》,作者說,現在的社會並不鼓勵一個人走向成熟,因為孩子更容易成為消費時代和娛樂王國裡順從的公民。成長比你想象的難太多了,難到你想要抗拒。當一個有自我意識,有責任感,有精神追求的成人,太累!世上那些聰明人,給你設計好遊戲,編好故事,縱容你懶惰的天性,鼓勵你買買買,買一個手機或汽車就能獲得自我認同。他們希望你永遠興高采烈,因為孩子遵循快樂至上的原則,成年人都明白,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痛苦。

創造,能獲得最好的心流體驗,得到的滿足比打遊戲更長久更刺激,你想一遍又一遍地得到。從事一項體育運動,從事一項科學研究,學習一門語言,都能獲得類似的體驗。希望你能有這樣高級的享受。

NO.4 世界上最深刻的憎惡,

是對醜的憎惡

你爹不算太難看,你媽有個外號叫李天仙,所以你不會難看。我們會照料好你的牙齒,必要的時候戴牙箍,看牙醫,還會讓你鍛鍊身體,有漂亮的肌肉,讓你有得體的衣服。我還會提醒你,美與精神上的高貴是一致的,照料好自己的身體,也意味著一個美麗的心靈,不要變醜,不要放縱自己的身體,這樣的自律是高尚的。哲學家尼采是這樣說的,醜是衰退的表徵,枯竭、笨重、衰老、疲憊,每種身不由己,都能引起“醜”這個價值判斷。世上最深刻的憎惡,就是大家都憎惡醜的東西。

聪明的的父亲,都会告诉孩子这7个人生真相

古希臘人受美麗外形的影響巨大

還有一位哲學家叫蘇格拉底,長得很難看,他說心靈美更重要,有廣博的內心世界比外貌更有吸引力。他說的也不錯,有許多相貌平平甚至醜陋的人,其精神散發出非凡的魅力。

NO.5 如果喪失敏感,

就會變得愚蠢

你看一本叫《時間機器》的小說,未來的世界物產豐富,真成了“豐裕社會”,人類分化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物,一種是埃洛伊人,生活在豪宅中,養尊處優,飽食終日,由於很少思考,更不會審視自己的生活,他們的智力和體力都退化了。另一種是兇悍粗野的莫洛克人,生活在黑暗的地下世界,整日勞動,養肥埃洛伊人供自己食用。

我拉拉雜雜地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你,現在的社會假裝平等,沒有奴隸,也不分主人和僕人的階級,但還有富人和窮人一說,還有成功者與失敗者一說。自古至今,就有人生活在他人的設定當中,就有人吃人,這種關係的表現有時候殘酷,有時候迷醉。有些父母認為,這些事太複雜,一個孩子想得太多就會過得痛苦,想得簡單才會無憂無慮,他們想讓孩子喪失敏感性。我不同意這種想法,我覺得喪失敏感,就會變得愚蠢。學會審視自己的生活,這將是我送給你的一份禮物。

NO.6 用高觀點來看待事物,

能化繁為簡

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極端聰明的人,在求學時期,就能以極高的智力俯瞰他的同學、他的師長乃至世間事,比如凱恩斯,比如維特根斯坦。後來他們的研究,大概也可以說是高觀點的經濟學和高觀點的哲學。

聪明的的父亲,都会告诉孩子这7个人生真相聪明的的父亲,都会告诉孩子这7个人生真相

有一年我去劍橋採訪,專門去拜訪了維特根斯坦的墓地,說實話,我看不懂他的書,但知道世上有這樣絕頂聰明的人,就會心生敬畏。我不奢望你成為那樣的聰明人,但希望你以後在某些地方能用高觀點來看待事物,紛繁事物會變得簡單一點。還有就是,知道世上諸多領域有許多高明的人,能讓我們更謙虛,更愛學習。

NO.7 不去取悅他人,

只做讓我們自己開心的事

我們也要學會,不去取悅他人,只做讓我們自己開心的事。我們要學會孤獨。如果你對別人不是那麼感興趣而願意選擇孤獨的生活,那麼要知道孤獨晦暗的那一面是挺難忍受的。孤獨的一個負面效應是損害大腦的自制力,會抽菸喝酒,會缺乏鍛鍊,可能會肥胖,會染上高血壓,這都是發出匱乏的信號,要讓你重新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有一位哲學家叫叔本華,他是這樣建議的——把孤獨帶入社會人群中,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獨。

要學會不把自己隨意的想法告訴別人,對他人說的話也不要太當真。不能對他人有太多的期待,不論是在道德上還是在思想上。對別人的看法,應該鍛煉出一副淡漠的、無動於衷的態度,這是培養寬容的最切實可行的手段。雖然生活在眾人之中,但不可以成為眾人的一分子。與他人應該保持一種儘量客觀的聯繫。這樣才能免遭他人的中傷與汙染。叔本華說,一個人的自身價值越高,越不願意遷就別人。

以上文字摘自苗煒《給大壯的信》一書,有刪減。

三十八封給孩子的信,

濃縮中年父親的成長和人世經驗

娓娓道來美好人生四要素:

智識、美、道德感、家

聪明的的父亲,都会告诉孩子这7个人生真相

書號:9787544776356

出版日期:2019年5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